基本介紹
- 中文名:山東省煙臺第二中學
- 英文名:Yantai No.2 Middle School of Shandong Province
- 簡稱:煙臺二中
- 校訓:誠、勤、愛
- 創辦時間:1866年
- 所屬地區:山東省煙臺市
- 類別:公立高級中學
- 學校類型:綜合
- 學校屬性:省級重點中學
- 現任校長:蔡潤圃
- 校歌:風華一代
歷史沿革,辦學條件,硬體設施,辦學規模,文化傳統,校訓,校歌,學校標識,社團活動,
歷史沿革
山東省煙臺第二中學,開創綿遠,歷史悠長,始建於1866年,經歷了清朝晚期,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幾個歷史時期。1866年(清、同治五年)12月,學校前身“文先書院”(只收男生)、“會英書院”(只收女生)建立於風景秀麗的毓璜頂東北坡。
兩校是煙臺1861年開埠後首創的新型學校,開設課程有:數學、格致、史地、化學、英語等學科,並輔之以“四書”,因系教會創辦,開設“聖經”課。學校創辦人為美國牧師,郭顯德(Huntey Coybett)博士。
煙臺開埠後,國際貿易和翻譯人才缺乏。經山東長老會差會和本地士紳集資,由1894年來煙的美國人韋豐年先生(George Cornwell)在毓璜頂西南坡興建校舍,1897年(清,光緒二十三年)校舍竣工,創辦“毓璜頂英文學館”以造就本埠英語商貿人才。
1909年英文學館創辦人兼校長韋豐年逝世,後由美國人畢維廉(Eilliam C.Booth.M.A.)先生繼任校長。為擴建校舍,畢維廉發起募捐,1911年增築校舍落成,為紀念創辦人韋豐年先生,定名為“思韋堂”(現煙臺警備區軍人禮堂處)。畢接任校長後,改善課程,提高程度,學校聲譽日高,學生有所增加。此時,學生註冊人數增至185名,教員15人,多為外籍。英文館,各科皆用英文課本,學生英語程度甚高。
1920年郭顯德博士逝世,享年85歲。是年4月長老會議定,將會文書院和實益學館合併,取“實益”的“益”字、“會文”的“文”字,定名為:“私立煙臺益文商業學校”。合併後由畢維廉任校長。為擴大學校規模,發起募捐擴建新校舍。校址選擇在毓璜頂南坡,即現煙臺二中校址。1922年新校舍落成。
1926年,當時北京政府頒布法令,限制外國人在中國開辦學校,規定中國小校不得以傳播宗教為宗旨,不得將宗教課列入必修課。在中國師生的堅決鬥爭下,美國差會不得不由中國人充任校長,畢維廉辭去校長職務。1920年由中國人羅希嘏應聘任校長,為該校第一任中國人校長。羅任校長時、為“益文”鼎盛期。因受排擠,加上聘期滿。1932年羅希嘏辭校長職去上海。
1932年,由福州協和大學畢業的林求源接任校長職。林是一忠誠基督教徒,唯聽命於長老會是從,且拉攏親信排斥、打擊愛國師生,開除進步學生,終釀成學潮,學生罷課紛紛離校,學校曾一度關門。於1936年林求源被迫辭職。1936年秋,汪祥慶接任校長。汪為河北省人士,燕京大學畢業。“七、七”蘆溝橋事變後,抗日烽火起,日寇飛機經常飛臨煙臺上空盤旋。汪祥慶校長周旋於日偽憲警之間,維持學校,勉強圖存。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美籍教員被拘押送濰坊集中營。次年春,日偽接管“益文商專”,改為“煙臺市市立第二中學”,校長汪祥慶離煙他去。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8月煙臺解放,人民政府接管了市立二中並與市立女二中合併,成立毓璜頂中學。1947年國民黨向膠東解放區發動重點進攻,9月國民黨軍占我煙臺,根據市委決定學校撤到乳山縣。1948年9月煙臺第二次解放,學校遷回,改名為“煙臺市立第一中學”。按省、市委指示,立即復學開課。
1950年9月,學校由"煙臺市立第一中學"改名為 “山東省煙臺第二中學”為省屬學校。學校採取一系列措施,充實師資隊伍,改進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工作的總結檢查、使學校工作迅速轉入以教學為中心。遵照上級黨委指示,學校黨支部公開,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成立了新民主主義青年團總支委員會,(1957年改為共青團)在學生中大力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重視體育、文娛工作的開展,學校成立了體育、文娛指導委員會。組建成各項體育代表隊和劇團、歌詠、雅樂、軍樂等團隊。 在1950年下半年開始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該校廣大師生積極回響黨的號召,踴躍報名參加軍幹校,準備赴朝參戰,保家衛國。到1951年7月,全校先後有844名同學報名分三批共批准91名,其中女生20名,奔赴祖國需要的戰鬥崗位,顯示了解放後全校同學的革命覺悟和愛國精神。
1952年秋,開始招收高中一年級學生,高、國中在校生達到了1031人。學校自1952年始,貫徹國家教育部頒發的《中學暫行規定(草案)》、《中學教學計畫(修訂草案)》和回響毛澤東主席提出的“身體好、學習好、工作好”三好號召,鼓勵學生創“三好”全面發展。實行人民政府制定的《人民助學金實施辦法》,招收農村學生,使廣大工農子女入學就讀。為增強學生體質、實行“勞衛制”鍛鍊,減輕學生負擔,改善學生健康狀況,貫徹《中學生守則》進行德育教育。在黨和政府各項方針政策指導下,全校師生精神面貌為之一新。學校始終抓住以教學為中心的工作環節,開展教育理論學習,深入研討教學大綱,鑽研新教材,改進教學方法,開展集體備課,觀摩教學、製作教具、圖表標本等一系列有力措施,提高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教學效果顯著,工作成績斐然。在建國後的短短几年裡,使學校工作走上了向規範化發展的軌道,形成了以教學嚴謹,考試嚴格,管理有序而著稱的良好校風,至今綿延下去。
1955年首屆高中畢業生80人參加全國高考,錄取76人,占報考學生的93%。同年還選送五名出國留蘇學生。此後,至1960年曆屆高考山東省煙臺第二中學升學率,皆占報考學生的90%上下,1961年至1965年國家調整招生名額,大學招生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該校升學率仍始終居省重點中學前列。使學校聲譽大振。校體育代表隊參加省、市體育競賽多次獲團體第一,多次打破省、市記錄,先後有十數名運動員輸入省隊,學校航模小組,參加全省比賽榮獲第一名。使學校聲譽大振。
1957年始,學校貫徹執行毛澤東主席提出的:“我們的教育方針,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成為有社會主義覺悟,有文化的勞動者”。1958年提出的“教育為政治服務,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採用土洋結合的辦法大辦工廠”的指示。積極開展勤工儉學、大辦工廠。先後辦起13個小工廠,1959年合併成9個,並有農田、菜地24.7畝,把生產勞動列入正式課程。1958年選派30名高一新生,到市內幾個工廠培訓技術骨幹、建立起校辦工廠“煙臺二中機械廠”,並由小到大,自製車床,不斷取得教學,生產和科技成果。學校規模亦在不斷擴大,1958年秋招收高中一年級8個班,574人高中入學,高中達到16個教學班,全校36個班,高、國中在校生達1741人,住宿生最高達600人。教職工增至102人,其中教師73人,為煙臺地區最大規模學校。
1959年煙臺二中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省重點中學。秋季開學、招收教改一級新生兩個班入學,使用《十年一貫制》部編教材授課。後相繼招收教改二、三、四、五級各兩個班,1965年改為教改試驗六年一貫制,招收教改六級共6個班入學。學校始終把思想政治工作擺在首位。在校黨支部領導下,發揮團委會、學生會、工會等組織的作用,進行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教育學生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樹立革命的人生觀。1964年學校定“團結、緊張、艱苦、樸素”為校風。煙臺二中的學生,大多都具有堅定的政治方向,把革命利益放在首位,盡能服從黨和國家的需要,遵紀守法,回響號召,積極行動。自1955年國家《兵役法》公布後,歷年都有一批優秀學生應徵入征,或入軍校深造,有的走上軍、師級領導幹部崗位。廣大師生在參加歷次的政治運動,以及校內外社會活動,生產勞動和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皆能奮勇當先,有突出表現,深得社會各界讚譽。
在“文革”前的十七年裡,煙臺二中在各級黨和政府的領導關懷下,學校得以發展,擴大了規模。自1952年起不斷地擴建校舍。先後於1952、1954、1958、1960、1964年擴建教學樓(二層)4幢,平房40間,擴充教室32個,理化、生物實驗室7個,工廠廠房480平方米(包括1978年擴建)。師生食堂伙房250餘平方米。學生宿舍230餘間,學校占地達百餘畝。
自1949年至“文革”止,先後由楊魯光,畢庶山、高潮(1958年第一次到職)張岱、高潮(1969年第二次到職)等同志任校長職務,主持學校工作,先後由楊魯光畢庶山、畢雪芹,牟寧、李超等同志任黨支部書記。他們為學校的發展,在幾個時期里,分別作出了不同的貢獻。
1966—1977 年十年動亂,學校教育備受摧殘。
1966年,6月初,文化大革命烈火始在該校燃起,學校停課,紅衛兵組織成立。煙臺二中這所百年老校,大部分教師、學校領導受到嚴重衝擊,四分之一教師遭受批鬥,抄家等人身侮辱,有的被打入“牛棚”。自1968年,“複課鬧革命”,學制改為國中兩年,高中兩年畢業。至1976年學校先後接受16個年級136個班6800餘名學生入學。貫徹“五、七”指示,學工、學農、學軍、上山下鄉,走“五、七”指示道路,建起農村分校,工廠分校,學軍基地。然而,廣大教師仍盡人民教師的職責,在困境中,仍能抓住各種機會走進課堂,講授文化課,以增強學生的文化知識,培養社會主義建設有用人材。自1970年1月先後由朱永和、蔡志懌、宮本訓等同志作為“三結合”的革命幹部,任煙臺二中革委會主任職。
1976年,10月,黨中央一舉粉碎“四人幫”後,撥亂反正,按上級指示,撤銷農分校、工分校。撤銷連隊、年級組、恢復教研組,建章、建制,迅速整頓並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學校工作開始轉入以教學為中心。1978年學制定為國中三年,高中二年畢業(1981年改為高中三年畢業)1978年秋、開始使用教育部編教材。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學校貫徹黨中央的有關政策、平反“文革”中及其他政治運動中的冤假錯案,改正錯劃的右派分子,貫徹黨的知識分子政策,飽經歷次政治運動風雨的大批教師,喚發起前所未有的青春和活力,不遺餘力地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1980年11月山東省教育廳下發檔案,公布煙臺二中為山東省首批辦好的重點學校。(公布全省十九所)。自1978年起,先後由謝建陛、單旭光、王桂亭、刁玉慶、王華新等同志任校長職務。自此,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里,煙臺二中又掀開了新的篇章,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師勵精圖治痛下決心,把二中辦成省屬一流的重點學校,創造一流的教育質量。
1980年後,得到各級教育領導部門的關心,從市、區各校選調一批骨幹教師充實二中,他們大多成為學科帶頭人。每年從大學畢業生中經過考察,試教,認真篩選,嚴格把關,擇優進校任教,確保新教
師有較高業務水平、工作能力和政治素質。1990年後,大批老教師相繼退休,由於“文革”原因,中青年教師出現斷層,鑒於此,學校把對青年教師培養視為當務之急,實施了青年教師培訓計畫。一是從1979年開始制定“以老帶新”計畫,新老教師搭對幫教,同案備課,聽課、評課,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效果顯著。二是,每學期對青年教師進行“課堂教學評優”活動,使一批青年教師佼佼者脫穎而出,成為骨幹力量。三是支持青年教師在職或離職進修,以提高業務水平和學歷達標,四是,舉辦青年教師學習班,進行系列培訓。此外;還發揮教育工會,教師團支部的民眾團體作用,舉辦,現代教育理論講座和教師職業道德修養講座,制定學校的“教師職業道德準則”全面提高教師隊伍素質,並不斷得到提高,大批中青年教師成為能獨立勝任畢業班教學的骨幹力量。學校教職工283人,其中教師208人,大本114人,專科71,大專學歷占教師的92%。高級教師45人,中級教師74人,特級教師3人。幾年來,湧現一批優秀教師,其中:國家級3人,省級16人,市級29人。一支結構合理,素質高,能力強的一流教師隊伍業已形成。
1980年前後,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以分管教育教學的校長負責全面,以教導處為主體,輻射教研組和班主任。以召開教研組長、班主任會議指導全校工作。校長,教導主任分別分管教研組和年級組,參加教研組例會,集體備課、聽課、檢查教案、作業批改、深入班級、開展思想教育和紀律教育。學校領導深入到教研組、深入到課堂,具體到教師和學生,使教育、教學工作不斷取得顯著成果。從1978年恢復高考以來,高考升學率均列全區山東省煙臺第二中學第一名。中考成績每年領先其他學校。
1985年後,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全校有教職工220人,高、初46個教學班在校生達2800人。1990年後,現代化教學設施增加,學校內部機構設定有所變化。為適應新的形勢,必須最佳化學校內部管理機制達到科學,有序的管理。建立強有力的教育教學指揮體系,學校成立政教處(後為學生處)、體衛處。實行校長負責下的“一主、兩翼、三線”制的管理系統。即分管教學的副校長負責全面的教育教學工作,其下以教導處為主體,學生處和體衛處為輔翼,輻射到班主任、教研組和班教導會。教導處以教學管理為主,狠抓常規教學,掌管教學和學生學習,分析教學狀況,採取改革措施。學生處和體衛處以學生管理為主,掌管學生思想教育,班級管理,文體活動,後進生轉化教育,學生思想品質鑑定等工作。
1979年教育部頒發《中學生守則》試行草案。1988年中共中央頒發《中學德育大綱》,學校先後圍繞“守則”和“大綱”開展了愛國主義,團隊精神和社會主義思想教育,以及道德情操和日常行為規範教育。加強德育工作隊伍的建設,在校黨委領導下,成立了以分管校長,教導處、學生處、團委、工會及政治教研組等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和“德育工作領導小組”。根據高低年級學生的思想特點,分析學生不同時期的思想狀況,有針對性的開展系列教育。新生入學校,首先進行《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和“樹理想、守紀律”的教育。校團委還開展了“立志、勤奮、達標”等內容的教育活動,為加強法治觀、組織學法、用法、普法摸底考試,有95%以上學生達優秀,參加省團委舉辦中學生法律知識競賽,有4名學生獲獎。1988年以來,貫徹《中學德育大綱》,組織實施《煙臺二中實施〈中學德育大綱〉方案》建立並完善了諸如:學習宣傳,德育評估考核,升國旗、重大節日紀念活動、軍訓、差生轉化等一系列必要的德育工作制度,做到思想政治工作,經常化、制度化。學校注重與社會、親職教育的結合。與當地駐軍、公安派出所建立軍民、警民共建文明單位,進行擁軍、軍訓和法治教育。全校常年有學雷鋒活動小級100多個,有固定服務對象38個,每年服務1200多人次。學生的思想品德、精神面貌不斷發生變化。出現了大量的拾金不昧,扶難救危、助人為樂的好人好事,受到新聞媒體和社會各界的好評。使學校"團結、勤奮、嚴謹、求實"的校風逐漸形成。1985年始,校黨委在高中學生中成立了“黨章”學習小組,在學生中發展黨員。幾年來,先後有8名學生光榮地加入中國共產黨。
學校多次被政府評為“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強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極大地調動了全校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對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成為一股不可估量的推動力。
1980年起,學校開始訂立常規教學管理制度。於1985年,制定並實施《煙臺二中關於加強常規教學的幾項規定》,明確提出落實常規教學的六項要求:⑴加強集體備課,堅持“三定”,“三結合”,“六備”、“四統一”;⑵改進教法、提高課堂效率,向45分鐘要質量;⑶重視學生能力的培養;⑷精心設計和批改作業;⑸教研組與備課組要認真組織好單元考查,切實搞好質量分析、查漏補缺;⑹組織好課外輔導。常規教學
六項要求的落實,有力地克服了教學上的自由由主義和無政府狀態,也是衡量教師教學態度的重要標準。同時,還制訂了“班集體百分評比”,“學生五育評比”,“日常行為管理評優”等制度也逐一落實,保障了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
1984年12月市教育局確定煙臺二中為市級實驗學校,承擔各項教育教學改革實驗任務。
1986年7月中共市教育局黨委批准中共煙臺二中總支委員會。1990年4月經市教育局黨委批准中共煙臺二中委員會,同時批准中共煙臺二中紀律檢查委員會。
1987年12月,為進一步加強學校內部的管理體制,在黨委領導下,經校教職工代表大會
審議通過了“煙山東省煙臺第二中學台二中考核,評優表彰細則”,實行以“績”為主,“德、能、績、勤”全面考核,擇優建檔,分類表彰的考核評優制度,對全校教職員工的工作,進行量化和測評相結合評定機制,鼓勵教職員工奮發進取,提高了教學質量,並取得了實效。1992年高考、本科上線53人,保送生24人,應屆生升學率達到81.3%;中考上線174人,考取小中專3人,各科平均分數均列市區第一名。1993年高考、本科上線64人,保送生32人(列全省第一)應屆生升學率達到95%。在市區內創下了應屆升學率最高紀錄。
1994年,遵照市委宣傳部,市教委等六部門下發的《關於中國小內部管理體制改革試點意見》,經市教委同意,煙臺二中作為第一批試點單位率先進行改革試點。經過深入學習有關檔案,吃透精神、調查研究,全校上下反覆討論,反覆論證,統一認識,學校制訂出《煙臺二中關於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意見》,經1994年8月教職工代表大會審議通過,並組織實施。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教職工定編聘任制,全員崗位責任制,校內結構工資制。改革了學校管理體制上多年存在的人事制度上的“鐵交椅”,“鐵飯碗”,分配製度上的“大鍋飯”等舊的管理模式的弊端,初步體現了多勞多得,優質優酬的分配原則。使學校“德、能、績、勤”的考核評優制度得以進一步落實,引發了學校內部管理機制的活力,煙臺二中開啟了前所未有的新階段。
自1980年以後,學校歷屆領導持續不斷地狠抓教法改革,把教法改革的重心放在廢上注入式,提倡啟發式、按認識規律、思維規律教學、把落腳點放在加強“雙基”和知識與能力的結合上,以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組織各科教師深入學習研討《教育學》,教學論。學校發給每人《現代世界先進教學論》一書,並由學校領導,校外教研人員舉行專題講座,以提高全體教師的理論水平。各學科教法改革皆頗具特色。外語教學多年來堅持“聽說領先,讀寫跟上,口語教學為主”的教學方法,以二中學生口語能力強為獨具特色,且教學成績顯著。1984年參加省外語競賽獲團體總分第一,歷屆高考,中考均居省、市、區領先地位。語文教學進行“讀、議、講、練”教法試驗,分為“預習、討論、解惑、作業、小結”五步進行,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做到當堂消化,使學生綜合分析能力,運用知識的能力明顯增強。物理教學的“六階段”教學法,也取得明顯效果。史地教學的“自學輔導法”改變了課堂教學“先生講、學生聽”的沉悶氣氛,使學生學得生動活潑、記憶牢固。化學教學的“一綱多本”教材實驗,數學教學“發現法”教改實驗等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在改革課堂教學的同時,在學生中推廣“預習、聽課、複習、作業、小結”五段學習法,以培養學生“預習,認真聽課筆記,使用課本,先複習後作業,獨立鑽研、積累資料”等六種學習習慣。學生學習習慣的形成,有力地配合教師的教學改革。
自1981年始,學校貫徹執行教育部下發的“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克服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十項規定”。遵照鄧小平同志提出的“三個面向”的指示,採取有力措施率先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
1983年開始,在高中二年級開設人口理論課。1985年,國家教委定為人口教育試點中學。在國中二年級開展青春期教育,舉行生理衛生知識講座,校電影放映隊,定期放映“青春期衛生知識”科教片,進行性心理,性道德教育。
1983年始,高中一年級開設音樂欣賞課,有中國民歌,民族樂器,民族樂曲,創
作音樂,外國音樂等課題。1987年在此基礎上編寫了美育教育大綱和教材。在高中一年級開設美育課,提高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和鑑別能力,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美育課的開設,開各校之先河。
學校自1983年始,開設人民防空三防知識課,多次參加競賽獲獎,1993年被評為“山東省人民防空三防知識教育先進集體”。
學校重視現代電化教學和理化、生物課的實驗課教學。先於1983年建起理化實驗樓,後於1990年又建起五層4737平方米電教科技實驗樓。1984年,全市普通中學第一個64個座位的“語音實驗教室”,第一個計算機機房,安裝完畢,投入教學。在國中一年,高中一年級開設計算機課,並對特長學生集中培訓。在歷屆省、市、青少年電腦程式設計和軟體評選競賽均名列前茅。1986年在北京參加全國電腦程式設計競賽,該校12歲的王魯梅是參賽者年齡最小,為參賽者唯一獲獎的女選手,方毅同志親予授獎並加勉勵。
自80年代初期,在抓好課堂教學的同時,開展“第二課堂”活動,有各個學科等十幾個類型的課外活動小組,常年參加活動的骨幹學生有500人。學校把第二課堂活動列入課程表,定時間、定地點、定活動內容,定輔導教師,做到既有大面積普及訓練又有競賽提高的訓練。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製作能力,搞小發明,小製作,小科技論文等科技活動,據83年統計,共製作各種作品1300多件,小論文51篇、多次在全國、省市競
賽參展中獲獎。第二課堂的開展,培養了學生觀察、想像、思維能力和創造精神,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互為促進,緊密結合、相得益彰。1981年國中三年級學生范紅兵,1986年13歲的魏東分別考入山大,中國科技大少年班。1984年高一學生相鋒在大型文學刊物《未來》第八期發表他獨立創作的8萬字中篇科幻小說《探險號》,85年保送南京大學。1985年1月該校初三學生王志敏、孫洪海、李宏軍三人參加省教育廳等四單位舉行的《飛向明天》知識競賽、通過予賽、複賽、決賽獲得第二名。1983年學校被評為“全國科技活動先進單位”,“山東省青山東省煙臺第二中學少年科技活動先進集體”。
學生文體活動十分活躍。學校運動場地和體育設施齊備,400米跑道的綠茵操場業已完成。
每年春季於煙臺市萊山區體育公園舉行田徑運動會。自1978年以來,校體育代表隊在參加市中學生運動會和籃、足、手、桌球、棋類、航模、海模等國家、省、市各級比賽中,均獲得領先名次。1986年全國中學生運動會,該校侯麗麗,羅吉成兩同學,代表山東省代表隊參賽,分別獲女子標槍,和三級跳遠第一名,羅吉成還參加4×400米接力第一名,獲得了三枚金牌,破四項全國紀錄。該校是山東省籃球傳統項目和高水平運動學校。從1978年到現在先後向國家、省、高校和部隊輸送高水平運動員84人。學校每年五月舉行校園藝術周,師生同台演出精彩文藝節目,同時舉辦書法,繪畫展覽。多次在省、市文藝會演中獲獎。
1995年校舍改建第一期工程全部完成,現學校占地面積60.31畝,總建築面積31000平方米,改建了原“思郭堂”和“維廉樓”為教師辦公樓和綜合辦公樓、國中教學樓和高中逸夫教學樓,共六項工程。(4210
平方米的高中教學樓為香港著名愛國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資建成)。電教,理化、生物等實驗設備已達部頒一類標準,可按二人一組開足實驗課。圖書館藏書10萬冊。籌建學校體育館。1996年全校有初、高中在校生3200人,51個教學班。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學校歷年被評為煙臺市“精神文明單位”,多次被評為煙臺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單位”;1987年被評為煙臺市
“教書育人先進單位”;1992年被評為“山東省規範化學校”。1996年學校載入《全國重點中學通覽》第一卷。
煙臺二中以嶄新的形象昂首於中國名校之林,並以堅定的步
伐大踏步前進!
辦學條件
硬體設施
煙臺二中北校位於風景秀麗的?>毓璜頂南麓,占地面積44083平方米,建築面積40000多平方米,在校學生4100人。校園綠蔭翠蓋,靜謐優雅。科技實驗設施超過部頒一類標準,理化生探究實驗室國內領先。學校科技館、電教中心、校園網、勞技培訓中心、大型珍稀動物標本室等省內領先。2001年又建成6600平方米的現代化體育館、400米標準塑膠跑道操場、2400平方米的室內運動場。圖書館藏書10萬餘冊。
辦學規模
教職工306人,師資力量雄厚,學歷達標率99%,有研究生學歷30多人,有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101人,一級教師90人。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重視對外交流與合作,多次接待國外友人來訪,先後與美國、奧地利、新加坡等知名中學結為友好學校。歷屆高考、中考上線率均居同類學校前茅。本科錄取人數占計畫內招生數的96%以上,其中重點大學占62%,每年被清華、北大錄取的學生在10名左右。每年有20多名學生在省以上學科競賽中獲得一等獎。有30多名音、體、美學生考入大學。
南北校現共有在校學生近9000人。學校教職工584人,學歷達標率100%,有研究生學歷的50餘人,特級教師3人,高級教師206人,一級教師162人。2008年開始建設東校區,設學規模40個教學班,於2010年開始招收國中義務教育生。東校區(萊山校區)於2009年建成,分校共建設 72 個班,在校學生約3900人。並於2011年開始在高新區規劃建設高中部,且已初步建成。
130多年來,已有五萬學子走出校門,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有的成為著名專家學者,有的擔任上級領導職務,有的成為勞動模範和行業骨幹。學校以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受到上級領導表彰和社會讚譽,先後被評為“全國科技活動先進集體”、“全國先進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全國民眾體育先進集體”、“全國創建綠色學校活動先進學校”、“山東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山東省奧林匹克競賽十佳學校”等。
1996年,李嵐清副總理為煙臺二中親筆題詞“努力辦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1997年又親自視察了二中,對學校的教育成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學校領導班子團結務實,銳意改革,以德治教,以德育人,帶領全體師生正信心百倍地建設現代化的二中。
文化傳統
校訓
誠:忠誠不欺
勤:自強不息
愛:博愛為懷
校歌
2010年,煙臺二中有了自己的校歌《風華一代》。內容積極向上,展現了學子風采。
風華一代
感恩聖賢教我自強博愛
忠誠不欺無愧龍的後代
感恩書海給我雲水襟懷
立志有為擔當天下興衰
感恩師長把我深情灌溉
勤奮傲苦方成棟樑之才
感恩母校給我七彩舞台
科學領航走來風華一代
風華一代 風華一代
我們無愧父母之殷殷期待
風華一代 風華一代
求知熱血永遠為祖國而澎湃
風華一代 風華一代
我們傳承悠久的來龍去脈
風華一代 風華一代
智慧青春讓世界為我們喝彩
感恩師長把我深情灌溉
勤奮傲苦方成棟樑之才
感恩母校給我七彩舞台
科學領航走來風華一代
風華一代 風華一代
我們無愧父母之殷殷期待
風華一代 風華一代
求知熱血永遠為祖國而澎湃
風華一代 風華一代
我們傳承悠久的來龍去脈
風華一代 風華一代
智慧青春讓世界為我們喝彩
風華一代 風華一代
我們無愧父母之殷殷期待
風華一代 風華一代
求知熱血永遠為祖國而澎湃
風華一代 風華一代
我們傳承悠久的來龍去脈
風華一代 風華一代
智慧青春讓世界為我們喝彩
為我們喝彩
學校標識
山東省煙臺第二中學弘揚“誠、勤、愛”的百年校訓,以人的健康自由全面發展為辦學宗旨,秉承“以人為本、文化育人”的辦學精神;確立“科學、民主、和諧、創新”的教風,堅持“讓學生健康成長、快樂成長,為每一個學生的終生髮展奠基”的辦學理念;以建設“和諧高效、思維對話”型課堂為基礎,以“踐行誠勤愛的教育,培養未來社會政治、經濟、軍事、科技等方面的領軍人才”為目標,構建尚德尚美的文化校園,實行民主平等管理,保持高遠的辦學境界。
社團活動
學校組建了英語社、辯論社、文藝社、青年志願者協會、環保協會、大眼睛-攝影社等四十多個學生社團;每年組織“地球一小時”“詩意校園”“陽光體育”“海外遊學行”、模擬聯合國、籃球聯賽、成人宣誓儀式等學生活動;建立了張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航天五院“513”所等綜合實踐活動基地。學校辯論社,在“海峽兩岸中學生辯論賽”中,2007年獲冠軍,2010年獲亞軍。山東省高中學生辯論賽中,2011、2013、2014年獲得冠軍,2015年獲亞軍。2018年獲季軍模聯社在2015年第十一屆北京大學全國中學生模擬聯合國大會中獲“最佳組織獎”。
學校國際學術交流活動廣泛,與國外多所知名中學建立友好學校;作為“國家漢辦推廣基地”,學校一直參與“孔子課堂”“國際孔子學院”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