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月山寺
- 外文名稱:YueShanTemple
- 地理位置: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月山鎮
- 占地面積:9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8:00--18:00
- 門票價格:25
- 著名景點:連環井、七星塔、望景台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河南省焦作市
- 適宜遊玩季節:春秋季最佳
- 始建時間:1158年
- 其他名稱:清風寺、大名禪院、寶光寺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區熱度指數,歷史沿革,當代住持,地理位置,主要景點,歷史文化,
歷史沿革
原名“清風庵”。大定二十年,賜名“大名禪院”。元至正六年,永樂三年,都曾重修,天順戊寅賜名“寶光”。清代以後更名“月山寺”。民國17年改為“中山公園”。月山寺的第一個官名——大明禪院就是金世宗賜的。
月山寺建於金正隆三年,最初稱“清風庵”。 因建於兵荒馬亂的金代初期,沒有官府的批文,是沒有得到官方批准的寺院。沒有官方批准意味著什麼?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歷代統治者為利用佛教來束縛人們的思想,以維護他們的統治地位,對佛教實行有效的管制措施。一方面通過出台優惠政策,如免除賦稅、徭役等措施,大力提倡佛教在中國的傳播;一方面又怕僧尼、寺院過多,影響國家的正常運轉,對僧籍、寺籍、度牒管理極嚴,對沒有寺籍的寺院,輕則責罰,重則驅趕僧尼,勒令取締。
開山祖師空相為名額一事四處奔走。金大定二年(1162年),金世宗完顏雍“詔訪寰宇寺院,有名跡者,鹹敕名額。”於是,空相禪師風餐露宿,一路化緣,徒步行走至中都(北京)陳情,幾經周折,終於恭請金帝完顏雍敕得大明禪院名額(詳見《明月山大明禪院碑記》)。
清風庵被敕為大明禪院後,便成了合法的佛教活動場所,寺院的發展步伐大大加快。通過醫治病痛、舍醫送藥、設棚舍粥、救濟難民等廣結善緣,使方圓數百里的善男信女湧向大明禪院,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一座座殿宇,一排排寮舍在明月山上相繼建成。據金大定十六年(1176)立的《明月山大明禪院記》中載:“在碧溪岩畔,於清風谷內,修一所精藍,大小屋舍,一十四年功將了畢,永為聖跡,將作選佛之場。”
月山寺鼎盛時期是明、清兩代。當時寺院規模宏大,有房舍千餘間,寺僧數百名。清乾隆皇帝與聖母皇太后也曾到此遊覽、拜佛,曾賜匾額和對聯。對聯為:功德水周環金客印月,吉祥雲飄渺寶界凝香。匾額為:慈意雲垂,無盡光明,六通圓滿。並題詩一首,即有詩為證:“月地由來號月山,蜿蜒一逕入雲關。真成七寶光無定,消受三秋趣以閒。平野色含菁峭外,飛泉聲在翠微間。心疑開土幽居處,欲辨殘碑蘚已斑。”“美景一時觀不盡,天緣有份再來游。”
當代住持
釋恆湛法師,祖籍黑龍江哈爾濱市,現任月山寺住持、河南省博愛縣佛教協會會長、博愛縣政協委員、少林寺禪修中心禪修指導法師。
恆湛法師自幼天性穎悟,俱足慧根。十九歲出家後,憑自身的天賦刻苦鑽研,且經過佛學院的系統學習,對佛教的歷史、教義、教規,特別是禪修理論等均有較深的研究與實踐,佛學根底甚為紮實。
恆湛法師有豐富的禪修指導經驗,多次應邀到世界各地講學和參訪,足跡遍布印度、德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奧地利、泰國、緬甸、上海、廣東、廣西、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等地。
法師在泰國阿姜查的巴蓬寺和國際森林道場進行森林苦行禪修訓練,專門參學緬甸禪修中心數月,回來於焦作市石佛寺閉關三個月。2010年4月接任河南博愛縣月山寺住持工作至今,法師立志復興禪宗文化,重振月山寺禪宗道場,並根據自己多年來的研修、教學經驗,創立了月山“明月禪”這一指月之門。2017年3月份開始啟建明月禪林,法師發願指導有緣眾生,遵循佛陀開示的禪修方法,啟迪大眾心智,洞察宇宙人生實相,斷除無明煩惱,獲得人生解脫自在。
地理位置
主要景點
在寺東山坡上(即現在的鐵路學校,月山火車站一帶),還修有東西下院,興辦義學。東下院習文、學醫,西下院習武,傳授“八極拳”。整個寺院除山水秀美,環境優雅外,寺內還有“清風殿、連環井、鳳凰台、蒼公洞、大士閣、望景台、將軍柏、課蜜泉”等8大景和“迎風壁、七皇塔、鐘鼓樓、水龍頭”等7個小景。因此,歷代文人墨客,甚至皇帝常來此遊覽,拜佛者甚多。傳說元末朱元璋遭厄運時曾在此為弟子,其四子朱棣亦在此屯兵(現尚存藏兵洞);明末大書法家、政治家王鐸也曾為“大士閣”題匾“極目中原”。
景區內仙山瓊閣,勝跡薈萃,景致奇異,是一處歷史悠久、風景秀麗的旅遊勝地,為豫北地區最大的佛教活動場所。月山寺依山而建,雄偉壯觀,主要有連環井、七星塔、望景台等景點。
整個寺院除山水秀美,環境優雅外,寺內還有“清風殿、連環井、鳳凰台、蒼公洞、大士閣、望景台、將軍柏、課蜜泉”等8大景和“迎風壁、七皇塔、鐘鼓樓、水龍頭”等7個小景。因此,歷代文人墨客,甚至皇帝常來此遊覽,拜佛者甚多。傳說元末朱元璋遭厄運時曾在此為弟子,其四子朱棣亦在此屯兵(現尚存藏兵洞);明末大書法家、政治家王鐸也曾為“大士閣”題匾“極目中原”。
歷史文化
“八極拳”即發源於此,武林中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優美的自然風光,聞名於世的八極拳術,曾引得不少帝王將相到此觀光朝聖,文人墨客前來駐足賞景。明永樂皇帝、大樂律學家朱載堉以及乾隆皇帝都曾到此遊歷,並留有“日曬青色色愈翠,月照禪堂寺更明。曲徑幽雅賞不盡,不辭勞苦晚登程”名句。
《體育詞典》載:“八極拳,全稱為‘開門八極’,相傳清康熙年間由河南焦作岳山寺傳出,故又名‘岳山八極’。”
《武林》雜誌刊載的《八極拳單練及實用法》中說:“八極拳為我國傳統拳種之一,傳聞最早源於河南焦作月山寺。”“武林界拳諺云:‘文有太極安天,武有八極定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