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焦作市特殊教育學校位於中站區新義東路四號(原焦作五中校址),學校占地4.4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是焦作地區集盲聾基礎和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為一體的綜合性特殊教育學校,也是省辦學規模較大的特教學校之一,主要承擔著本地區盲、聾基礎教育、特殊教育研究和殘疾人中等職業技術教育任務,受市教育局委託,還負責對市屬各縣級特教學校的業務指導和師資培訓工作。學校現有學生278人,基礎教育學制九年,職業中專學制三年。學校內設辦公室、教導處、德育處、總務處、團總支五個處室,現有教職工78人,其中省特級教師1人,中高級職稱教師45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65人。
學校前身是焦作市盲人聾啞人學校,始建於1959年3月,校址在解放區王褚鄉小王莊村,辦公室、教室、宿舍等分設在村里各民宅內。學校屬市民政局和教育局領導。
1960年,市縣合併,修武、博愛兩縣的盲聾啞學校併入焦作市盲聾啞學校。同年4月,校址遷至王褚鄉定和村東頭寺廟內,面積約2000m2,有瓦房17間,廟外有菜地10畝。6月學校辦起了烘爐、木工、制釘、縫紉等小工廠。在校學生4個班,51名。其中盲班一個,17名;聾啞班三個,34名學生,全部在校食宿。
學校發展
1962年6月,因國家經濟困難,學校停辦。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國家對特殊教育非常重視,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民政局、市教育局、市聾啞協會的共同努力下,於1981年3月在中站區朱村鄉老君廟村西頭重建焦作市盲人聾啞人學校,由市教育局主管。9月21日正式開學,招收大齡聾生一個班,18名學生,師生在校寄宿。重建校時有教工4名,其中正式工1人,臨時工3人,1982年8月,學校建立黨支部,李增露任黨支部副書記,兼任校長。
1983年後,學校有了較大的發展,每年招收兩個聾班,為適應學校的發展,教工數量不斷增加,主要渠道:一是市教育局統一分配中師畢業生到校任教,二是普通學校調入,三是經市教育局同意,聘用代包教師。任職教師均實行崗前培訓、在職培訓。1989年,學校有教職工36名,其中正式教工25名,代課代包教工11名。教學班九個,在校學生160名,內設辦公室,教導處,總務處,團支部。學校開設的課程主要有語文、數學、美術、體育、會話、職業等,學制8年。使用全國聾教育統編教材,職業課開設有縫紉、腳踏車維修、理髮等。教師主要通過口語、手勢語和書面語進行教學。學校建有校辦工廠和學農基地,為學生實習提供條件。學校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實行軍事化管理,與駐地解放軍三三九八四部隊一營二連結成軍民共建單位。在政府支持和部隊的幫助下,整修校園,硬化路面,修建花牆,建造花池,種植花草樹木,環境得到美化,設施、設備得到充實、師生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1985年3月,學校被市政府命名為“文明單位”。
1990年,經市政府同意,市編委下發焦政編(1990_)59號檔案,“撤消焦作市第五中學、焦作市盲人聾啞人學校,成立焦作市特殊教育學校,為高完中建制,規模24個班,在校學生238名,核定事業編制100名”。學校遷址於中站區朱村工人村(現址),屬市教育局主管,財政全額撥款,教育對象是盲、聾兒童少年,實行全寄宿制。
1990年6月,市教委宣布,成立市特殊教育學校臨時領導小組,組長沈五保,副組長張守彩,成員郭登雲、李振忠、田書奎,負責兩校合併事宜並領導特教學校工作。
1992年6月,市教委主任王同敬,政工科長姜瑞豐到校宣布市特校新的領導班子任命事宜。沈五保,李振忠,張中才任校黨支部委員,沈五保任書記:李振忠任校長,許召勝、王官義任副校長。1992年9月,開辦盲教班。
1995年8月,新一屆領導班子調整,許召勝任校長、黨支部委員;宋國興任黨支部副書記、副校長、黨支部委員,主持黨務工作;高社梅任副校長、黨支部委員,韓麥香任副校長。2001年8月,市教育局任命李東勝為副校長、黨支部委員。2003年6月宋國興任黨支部書記,許召勝同志任校長、黨支部副書記。2005年4月張小根任學校副校長、支部委員。2007年8月,李東勝同志調往市道清學校,毛遠升同志任學校副校長、黨支部委員。同時,高社梅同志不再擔任學校副校長,任副校級調研員,許多同志任學校副校長、黨支部委員。
執教理念
多年來,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學校班子成員更新觀念、開拓進取,確立了“以愛為源、以人為本、和諧發展、自強有為”的辦學理念。全體教工充分發揚“艱苦奮鬥、人道奉獻”的特教精神,保持特教人“勤勞、善良、樸實”的特教品質,把創辦全國一流名校作為奮鬥目標,確立了“以德治校、以美育人”的辦學思想,把“學會自理、學會生存、學會幫助、學會做人”作為具體的培養目標,把“先做父母,再做教師,先有愛心,再有事業”作為教師的執教理念,把“問一問:今天工作怎么樣;想一想:明天事情如何做;說一說:無怨無悔無煩惱;笑一笑:有滋有味有健康”作為乾好工作的格言,認真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把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弱勢人群的關愛之情傳遞給每一位殘疾孩子,讓他們在社會大家庭中健康成長。一批批身殘志堅,自強有為,能夠自食其力的畢業生走出校門順利就業,成為社會合格的勞動者和建設者,不斷為我市的經濟建設做出了新的貢獻。目前學校環境優美,規劃得體,綠樹成蔭,花香陣陣,功能完善的綜合樓、寬敞明亮的教學樓設施完備、整齊潔淨的學生公寓高高聳立,微機室、測聽室、語訓室、律動室等教輔設施等比較齊全;校園文化氛圍濃厚,建築小品特色明顯,校園文化長廊和校史展覽室堪稱精品,已經形成了“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園林式格局。
學校成績
近年來,在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有關特教的政策得到了進一步落實,辦學資金到位,在校學生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使殘疾學生能夠“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學校認真實施課程改革,積極實行分類教學和個別化教育,重視康復訓練和缺陷補償教育,加強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注重殘疾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學校還非常重視職業技術教育,經市教育局批准掛牌成立了“焦作市自強職業技術學校”,使廣大殘疾學生學有所長、學有所用,截止目前,已有50餘名學生考入北京、鄭州、長春、洛陽等大中專院校進行深造,其中馮斌同學是我省第一位盲人本科生,郭保利同學是我市第一位聾人大專生。盲生升學率達到90%以上;另有210名畢業生學得一技之長,順利就業,成為社會主義合格的勞動者和建設者。
焦作市特殊教育學校取得的成績,引起了社會的關注,受到了各級領導的高度讚譽,青年教師李陸軍1999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馬自立2000年被
河南省人民政府表彰為“河南省勞動模範”、“五一勞動獎章”,2002年許召勝被評為“河南省特級教師”。學校先後榮獲省級“文明學校”、省級“助殘先進單位”、省級“特殊教育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2002年,學校在連續保持16年市級“文明單位”的基礎上,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級“文明單位”的光榮稱號。2005年被省愛衛會表彰為省級“衛生先進單位”;2006年6月份,被中共焦作市委市直機關工作委員會評為“先進基層黨組織”,9月被
焦作市人民政府評為“十五”全市扶殘助殘“先進單位”。2007年學校再次取得省級“文明單位”的榮譽稱號。
辦學特色
特教精神:艱苦奮鬥,人道奉獻
辦學思想:
以德治校——領導施德政,教師修德行,學生重德育。
以美育人——建設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環境,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美;健全藝術教育的課程體系,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體驗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內外活動,讓學生在具體場景和活動氛圍中創造美。
培養目標:
學會自理,學會生存,學會幫助,學會做人。
1、掌握“四能”:能讀書看報,能寫信寫短文,能做基本運算,能與人交流。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掌握過硬的勞動技能,能夠自食其力、適應社會。
3、到高等學府繼續深造,能夠成為為社會創造財富的人。
治校格言:這裡是愛的家園,這裡是智慧的搖籃,每時每刻,這裡都在創造文明、生產快樂,讓每一種人格都健全,讓每一個心靈都健康。
工作格言:
問一問:今天工作怎么樣;想一想:明天事情如何做;
說一說:無怨無悔無煩惱;笑一笑:有滋有味有健康。
執教理念:先做父母,再做教師;先有愛心,再有事業。
教師自勉:有一副健康的好體魄, 有一個育人的好形象; 有一身紮實的基本功, 有一節快樂的好課堂; 讓一本本好書充實自己; 讓一篇篇文章展示自己; 讓一個個孩子陶醉自己; 讓一次次成功鼓舞自己。
校訓:自強敬業和諧
校風:樸實無私修德
教風:愛生嚴謹創新
學風:勤奮樂學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