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區劃
全鄉轄光明、 保平、德安、新政、古德、馬街、可保、衛國、紅星、發達、保台、和平、華山13個村委會、222個自然村、290個農業小組。
人口民族
居住著漢、彝、白、哈尼、傣、苗、傈僳、佤、納西、回、布朗11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17382人,占總人口的49.1%;全鄉居民9444戶,35384人,人口密度140.4人/平方千米。
自然地理
無量鄉海拔1446—2790米,境內山巒起伏,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氣候宜人,冬暖夏涼,盛產茶葉,素有“茶鄉”之稱。茶樹栽培歷史悠久,早在唐朝就有“擺衣茶”、“古德茶”等茶史記載。古德茶場旁有一棵栽培大茶樹,樹高11.8米,基圍1.71米,樹幅65平方米,主幹直徑52厘米,樹枝茂盛,年產量達40—50千克,號稱“無量鄉茶王”。古德茶場出產的“無量山茶王”,華山茶場出產的“華山雲霧”,顯秀挺毫,條索緊結,湯色俱佳,回味無窮,久遠盛名,產品遠銷省內外,倍受廣大消費者青睞。全鄉現有茶場18個,面積1699.95畝,年產50多萬千克,面積、產量位居全縣第一,是無量鄉的一大支柱產業。
人文藝術
位於無量鄉西部的靈寶山,
海拔2400米,高陡險峻,雄奇壯觀
,山巒起伏,雲海萬傾,山中奇石嶙峋,造型精巧,典雅古樸。7萬多畝的原始森林逶迤茫茫,古木參天,林中有修建於宋代的靈寶山石建築群,金庸先生在《天龍八部》中也多處有敘說。這裡現已建成的靈寶山國家森林公園,集自然景觀與人為景觀為一體,園內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熊、猴、麂子、龍棕、無量含笑、
桫欏樹等多種珍稀動植物。舉目遠眺,白
雪皚皚的蒼山和漫灣電站“高峽出平湖”的秀麗景色盡收眼底。無量人民受到無量山和哀牢山的浸潤,多姿多彩的民間文化,創造了燦爛的民族優秀文化。此地彝族,屬漢
藏語系藏緬語族彝語支,崇虎、敬虎,自詡是虎的民族。在無量豐富的民族文化百花園中,虎
圖騰歷史文化可稱得上是彝鄉藝苑中的一朵奇葩。從境內的祭虎、畫虎、跳虎和製作虎頭小帽等系列崇虎活動中即表現出了彝族生龍活虎的特性。民間流傳的舞蹈有圖騰崇拜的跳虎,有從原始部落狩獵和戰慶活動的敬奉行為開始的“南澗跳菜”和彝族打歌舞;有流傳廣且影響深的熱烈奔放的山歌對唱,古樸渾厚的彝腔小調,優美動聽的吆牛歌,和風細雨般的催眠曲等。彝族“火把節”、“朝立夏”等10多個傳統節日裡通宵達旦的“篝火打歌”中,“阿哥跳穿千層底,阿妹跳爛
繡花鞋”也絕不遜色。尤其是參加全國
服飾展演的紅星彝族服飾色彩斑斕,“小白衣裳青領褂,玉綠褲子逗人愛”,深受國內外專家和來賓的讚賞。抗清英雄
李文學故居遺址和烏龜山李文學殉難地,距今約3000多年前的青銅短劍等文物的出土遺址,令人目不暇接、留戀往返。南詔國鼎盛時期,第二代彝王邏晟炎作為“奉聖樂舞”中一支重要的“奉珍耍雜”隊晉京,並以其奇特的“光頭、羊披、托盤、大耳環”四大特色和幾人重疊的雜技表演亮點而博得大唐皇帝的讚賞。改革開放以來,“南澗跳菜”又走出大山,走向全國,一度成為“雲南舞壇的代名詞”和西部大開發中“一顆璀璨奪目的民間藝術之星”。2001年無量鄉被
南澗縣人民政府命名為“跳菜民間藝術之鄉”。
基礎建設
堅持項目帶動戰略,積極爭取上級扶持,切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道路交通建設方面: 累計新建和修復鄉村組公路135條,長274公里,村組通路率達88%,行政村公路完好率保持在96%以上,新建道路及人行便橋24座,硬化村莊道路及集鎮道路2條16公里。
水利建設方面:建成小水窯3001個、溝渠32條,改善灌溉面積12068畝,建成人畜飲水工程28件,解6858人和3583頭大牲畜飲水困難。
生態環境治理建設方面:堅持“造、封、管、節、治”並舉的方針,按照“生態立鄉”的發展思路,狠抓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年內完成天保造林450.66
公頃,封山育林16公頃,義務植樹9.8萬株,完成森林管護450.66公頃;建沼氣池907口;推廣用煤4950噸;加大林業行政執法力度,嚴防森林火災,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行為。年末森林覆蓋率達38.4%。
電力信息化建設方面:隨著社會的發展,通信、有線電視、計算機等信息基礎設施進入普通百姓家,信息套用水平明顯提高。全鄉自然村通電率100%,程控電話通村率達100 %,行動電話訊號覆蓋率95%以上,“村村通”工程逐步得到實施,廣播電視覆蓋率保持在85%以上。
小集鎮建設方面:完成了無量集鎮、保台馬鹿田商貿區和紅星子午街場的設計規劃。投資25萬元硬化無量集鎮路面,改善了無量街市場條件。
社會事業方面:新建和改建9所國小校點校舍和鄉中學宿舍樓,排除學校危房 平方米,現代遠程教育工程正抓緊實施。完成了鄉水利站、計生服務所、林業站、鄉政府辦公樓的修繕和鄉文化站建設工作,新建了無量衛生院辦公及醫療用房,建成了 個村衛生室。新建了2個村級凍精改良站。鄉菸草站完成辦公用房改擴建工程。總投資81.6萬元,新建馬街、光明、德安、發達村委會綜合辦公樓,古德、衛國、紅星村委會的基層政權建設正在建設中,極大的改善了村辦公用房及住房。
政務公開
建立健全規章制度,完善
目標管理責任制,不斷增強執政能力和服務
水平;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傾聽民眾呼聲,體察民眾實情,深入基層為民眾辦實事、辦好事,全鄉幹部職工公僕意識明顯增強,工作效益不斷提高,機關作風建設穩步推進。全鄉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謀發展,聚精會神搞建設的良好局面。
無量鄉四班子名單公示
姓 名 職 務
劉增武 中共無量鄉委員會書記
豐崇武 中共無量鄉委員會副書記、鄉人民政府鄉長
李平山 中共無量鄉委員會委員、鄉人大主席
羅汝鈞 中共無量鄉委員會副書記
楊澤新 中共無量鄉委員會掛職副書記
劉春華 中共無量鄉委員會委員、紀委書記
常玉春 中共無量鄉委員會委員、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羅正宏 中共無量鄉委員會委員、武裝部長
李 學 中共無量鄉委員會委員、組織委員
段易君 中共無量鄉委員會委員、宣傳委員
自明成 中共無量鄉委員會委員、派出所長
李明權 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楊麗娟 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吳加周 鄉人民政府副鄉長
張紹明 鄉人民政府掛職副鄉長 羅應傑 鄉人民政府掛職副鄉長
農村經濟
2006年,無量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9774萬元,比上年8865.58萬元增908.42萬元,增10.2%;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達327萬元,完成預算數259萬元的126.3%,比上年260萬元增67萬元,增長25.7%;農村信用合作社各項存款餘額2720萬元,同比增長30.3%,各項貸款餘額2302萬元,同比增長37.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1536元,比上年的1414元增122元,增8.6%。 ——糧食生產。實現糧食總產量1188.39萬公斤,同比增加49.79萬公斤,增長4.3%;認真落實各項補貼政策,兌付退耕還林糧食折現資金152萬元,兌現農民種糧綜合補貼資金23.5萬元。
——烤菸產業。2006年,全鄉烤菸面積達6600畝,收購菸葉1.83萬擔,實現產值1003.614萬元,上繳菸葉稅200.7萬元,實現了國家、企業、菸農效益同步增長;
——肉牛產業。大牲畜存欄17245頭,同比增長0.8%。新建肉牛養殖示範村2個、肉牛養殖示範戶52戶,使全鄉肉牛養殖示範村達10個,肉牛養殖示範戶達200戶。完成肉牛凍精改良2661頭,種植牧草750畝,畜牧業產值達2640萬元.
——茶葉產業。完成低產茶園改造1200畝,新發展花園1602畝,其中無性系良種茶412畝,茶葉產量達79.86萬公斤,產值1197.9萬元,同比增加102.9萬元,增長9.4%.
——泡核泡產業。年內種植泡核桃9143.6畝,使全鄉泡核桃面積達到84818.6畝,實現了人均2畝的目標,進入盛果期的面積達5700畝,產量40萬公斤,產值480萬元,農民人均泡核桃收入達136元。
——勞務輸出產業。共輸出剩餘勞動力3596人(其中以勞動就業局和政府牽頭輸出171人),實現年勞務收入1798萬元。
特色產業
無量鄉特色產業在縣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有關部門的大力幫助和全鄉廣大幹部民眾的共同努力,通過典型引路,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產業發展思路積極發展
特色產業。
無量鄉海拔1446—2790米,年平均氣溫15℃,年降雨量平均在1250毫米,乾濕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熱同季、霜期短、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的氣候特點。
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進步為動力和比較優勢為原則,在具體工作中,做到一是搞好市場信息服務;二是搞好宣傳發動;三是抓好示範引導。始終把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作為政府工作的重點,用現代工業理念謀劃農業發展,用抓工業的手段來抓農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區域優勢農業產業帶和優勢農產品,不斷提高農業效益,促進農民增收。
烤菸、茶葉、泡核桃、白雲豆、冬早蠶豆、豌豆等經濟作物已成為無量的優勢特色農產品,向產業化發展。
文化教育
有鄉文化站1個,圖書室1個,村文化室13個,農村業餘文藝隊13支、民族民間藝人2人,民間藝術大師1人,打歌、跳菜藝術村11個,跳菜世家8戶,打歌世家5戶,音樂世家6戶。2004年被省體育局表彰為“基層體育健身指導站”,並榮獲雲南省第一批“特色體育鄉鎮”稱號。 全鄉有初級中學1所,村級國小14所,幼稚園2所。九年制義務教育在普及的基礎上得到鞏固和提升,2006年全鄉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鞏固率100%,畢業率100%。
地圖信息
地址: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彝族自治縣第三中學南(無量線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