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融合、無邊界競爭時代已經來臨!
決勝無邊界競爭才能占領未來企業的制高點!
基本介紹
- 書名:無邊界競爭:企業如何應對失控的未來
- 作者:石澤傑
- ISBN:978-7-111-51925-6
- 定價:58.00元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1月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目錄,前言,導 論,
內容簡介
在無邊界競爭時代,很多企業開始迷茫和焦躁不安。但這是一個優勝劣汰的年代,企業如果想要突圍,就必須突破邊界,重新定義自己的市場。本書共分為五篇,第一篇分析了變幻莫測的現實環境,第二篇分析了無邊界競爭戰略產生的基礎條件和無邊界競爭戰略的內涵,第三篇闡述了無邊界競爭的思維方式,第四篇給出了無邊界競爭的實操指南,第五篇描述了在無邊界競爭時代我們應有的思維變革。
企業之間的競爭跨越了邊界之限,市場界限越來越模糊,那些新型的企業大都突破了原有的行業界限,進入了無邊界競爭狀態。企業如果想要持續發展,就必須保持不斷的創新。傳統行業的競爭已經基本飽和,企業如果要獲得持續發展空間,就必須轉向邊界之外進行創新。毫無疑問,我們已然進入了一個顛覆創新的競爭時代,而顛覆創新的基礎,便是無邊界延伸、跨行業融合。在這個產能過剩的時代,跨越邊界,進行行業融合,將會激發無限的新創意和新商業模式,為消費者創造更多、更優的價值,自然也將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
作者簡介
石澤傑
華智晟遠(北京)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董事長;
華智晟遠(北京)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北京速智通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EMBA班課程講師;
國家科技部專家庫專家評審;
“無邊界競爭理論”“正向創新邏輯理論”創立者;
創辦中國第一家商業模式研究諮詢公司,中國最早從事商業模式創新的研究者。
主要著作有:《行銷戰略升級與模式創新——開創企業價值行銷新時代》《開放式戰略——網際網路+商業模式顛覆式創新》。
專注研究領域:商業模式創新、平台戰略、產業網際網路、傳統企業網際網路轉型、電子商務戰略規劃、公司治理與運營管理、資本運營、供應鏈管理、供應鏈金融。
輔導過數百家企業進行商業模式創新,已有數十家企業實現上市目標。
目錄
前言 失效的邊界
導論 競爭“黑洞”
第一篇 瞬息萬變的環境
第一章 戰略失控 /
● 信息對稱 /
● 競爭對稱 /
● 戰略崩潰 /
● 思維泥潭 /
● 企業競爭的四個階段 /
第二章 無邊界的世界 /
● 競爭從四面八方湧來 /
● 越來越短的生命周期 /
● 無法界定的邊界 /
● 一切皆可量化的數字時代 /
● 超越常規將成為新常態 /
第二篇 無邊界競爭戰略
第三章 無邊界競爭的基礎條件 /
● 無邊界競爭的戰略要點 /
● 摩爾定律 /
● 資源大爆炸 /
● 知識集體更新 /
第四章 無邊界競爭理論 /
● 專注“致死” /
● 無邊界的市場 /
● 無邊界競爭戰略框架 /
● 競爭力群組與競爭指數 /
第三篇 無邊界競爭思維
第五章 超越競爭 /
● 競爭的本質 /
● 顛覆自己還是顛覆對手 /
● 發現新的市場空間 /
● “從1到N”是“從0到1”的開始 /
第六章 開放式創新 /
● 全球化視野 /
● 社會化生產 /
● 整合資源 /
● 創新,由外而內 /
● 不要自我設限 /
第七章 生態戰略 /
● 為企業的戰略設計戰略 /
● 平台思維 /
● 價值網與分工協作 /
● 時刻變化 /
第八章 顛覆式邏輯 /
● 超越常規的創新思維 /
● 邏輯閉環 /
● 平衡利益,各取所需 /
● 顛覆,不是誰都可以 /
第九章 正在消失的網際網路 /
● 網際網路是思維還是工具 /
● 各個行業正在被網際網路侵吞 /
● 不可忽視的大數據 /
第四篇 無邊界競爭路線圖
第十章 邊界突圍 /
● 自我變革,勢所必然 /
● 基因突變,脫胎換骨 /
● 在試錯中修正 /
● 尋找下一個周期 /
第十一章 由上而下突圍 /
● 無限連線 /
● 重組資源 /
● 重建混亂的秩序 /
● 創新商業模式 /
● 重組產業價值鏈 /
● 供應鏈管理將是下一個競爭熱點 /
第十二章 由下而上突圍 /
● 打破需求邊界 /
● 打破客戶邊界 /
● 打破組織邊界 /
● 跨越行業邊界 /
● 發現行業需求 /
第十三章 重建邊界優勢 /
● 系統制勝 /
● 阻隔競爭 /
● 兼併收購 /
● 產業與資本結合 /
● 競爭與合作、聯合 /
第五篇 有所變,有所不變
第十四章 競爭,要著眼於未來 /
● 競爭短視症 /
● 洞察力決定成敗 /
● 成為超級競爭者 /
● 拆掉思維的邊界 /
● 戰略關聯度 /
第十五章 不忘初心 /
● 企業願景 /
● 企業家使命 /
● “瘋狂”的資本 /
● 中國的產業轉型升級靠什麼 /
● 中國“智造” /
● 小成與大成 /
後 記 思維比工具更重要 /
前言
失效的邊界
市場邊界已經失效!這絕對不是危言聳聽。
科技、信息、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如同架起了一座可以暢通於任何行業和企業間的橋樑,使得各個行業相互融合、相互滲透。特別是那些擁有網際網路背景的新型企業組織,我們已經很難界定它們的邊界在哪裡。
蘋果公司以電腦起家,卻興盛於智慧型手機,如今又延伸進入可穿戴設備領域。以搜尋引擎起家的谷歌,不僅在全球搜尋市場擁有巨大的優勢,同時它又是一家廣告公司,在廣告市場也同樣有著絕對的優勢,目前已延伸到了無人駕駛汽車、手機等領域,它又稱得上是一家科技公司。
我們正處在一個瞬息萬變的環境裡,各種新型企業組織的湧現打破了過去的競爭法則,企業的界限已被徹底打破,企業的發展再也無法遵循傳統規則。傳統的企業競爭要追求企業定位,只有定位準確,產品才能搶占市場,企業才能在商戰中勝出。而今天,這一邏輯顯然已經失靈,企業連自己的界限都很難劃分清楚,更遑論定位。
過去,做企業強調要專注,講究謹慎延伸。之前,專注或許是保持企業競爭力的好方法,而在今天的新商業環境之下,未來有著太大的不確定性,過度專注甚至可能將企業推向萬丈深淵。那些轟然倒下的巨頭,如諾基亞、柯達、索尼等,就是因為太過於沉湎於自己的界內優勢,沒有把目光轉向界外,從而未能及時進行轉型。之所以“不識廬山真面目”,或許正是因為“只緣身在此山中”吧。
我們發現,顛覆本行業的企業經常來自於外部。人們憧憬新能源電動汽車的時候,它的幕後推手不是老牌的福特、通用,也不是以精細管理著稱的豐田,而是來自行業之外、名不見經傳的特斯拉。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具有壟斷優勢,可微信卻從電信邊界之外異軍突起,使得人均簡訊套用量下降了20%,通話時間減少了5%,競爭力不可小覷。
我們發現,新商業時代誕生了一些新型的企業組織。而這些新型企業組織具備一個共同的特性:沒有邊界。
企業之間的競爭跨越了邊界之限,市場界限越來越模糊,這些新型的企業大都突破了原有的行業界限,進入了無邊界競爭的狀態。如果蘋果公司不是跨越邊界進行技術整合,把電腦技術和思維套用到手機領域,這家公司或許早已經不存在,更不要談它會改變人類的生活方式了。
毋庸諱言,我們已然進入了一個顛覆創新的競爭時代。而顛覆創新的基礎,便是無邊界延伸,跨行業融合。在這個產能過剩的時代,跨越邊界,進行行業融合,將會激發無限的新創意和新商業模式,為消費者創造更多、更優的價值,自然也為企業、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從而促進中國企業的轉型。
在過度競爭的今天,企業如果想要持續發展,就必須保持不斷的創新。而傳統行業的競爭已經基本飽和,企業如果想要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就必須轉向邊界之外進行創新。
在網際網路時代,企業的市場也無邊界地延伸到了全球的各個領域。蘋果公司在2004年花費15億美元研發的第一代iPhone手機,上市後就賣掉610萬部。iPhone是創新產品的成功,更是以全球無邊界的市場作為基礎的成功。
紐約理工大學商學院劉賢方院長曾經說過:“歷史上一些革命性的技術進步,大多來自於極少數天才人物的創新。可是,一個行業,隨著發展,逐步邁入成熟期後,重大的技術發明也就越來越鮮見,因為技術和產品都很完善了,且因為前人的無數努力,幾乎所有可以深挖潛力的路子都已被探索過,再要創新也難。那么,重大突破往往產生於跨行業的整合——或者技術,或者其他資源。”
毫無疑問,無邊界競爭的趨勢將會越來越明顯。因為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推動了知識的進步,知識的進步也必然推動人們思維意識的變化,人們思維意識的變化當然會促進各種現有事物的結合。
正因為人的需求無邊界,所以企業的發展自然也無邊界。如此看來,無邊界競爭戰略將是企業勝出的唯一路徑。
石澤傑
導 論
競爭“黑洞”
有市場就有競爭。過去的競爭對手對市場是蠶食,而今天競爭對手的競爭可能是顛覆式和破壞式的,這就形成了競爭“黑洞”。
中文百科對黑洞(black hole)的解釋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記憶體在的一種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天體,所有的物理定理遇到黑洞都會失效。
在競爭殘酷的今天,那些新型的企業組織在新興的領域中如同“黑洞”,所有的管理理論和戰略指導在無邊界競爭時代都失去了作用。
細分市場理論、定位理論、麥可·波特的戰略理論,統統失效了。定位理論的套用,是在一個經濟尚不飽和的環境裡。筆者在2013年出版的《行銷戰略升級與模式創新》一書中曾提出過,隨著商品的“泛濫”,市場區隔“過度”,消費者選擇將會“失衡”,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會更難識別,細分市場和定位心智理論將會失去意義。
小米手機從新品上市到達到100億元銷售額只用了一年的時間,我們無法分析它的定位是什麼,我們在傳統的行銷渠道更看不到它的蹤影,我們也沒有看到先建樣板市場、再循序漸進的傳統競爭模式。也就是說,小米的成長几乎是爆發式的。
導航儀作為路線指引必備的物品,曾經大受駕駛者們的喜歡,在任何環境下,它都能夠自動生成路線,為駕駛者提供導航服務。隨著行業內企業的不斷繁衍,導航儀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為了贏得市場,不得已進行價格競爭,致使利潤急劇下降。正當行業內企業焦頭爛額,為使產品越來越美觀、外觀越來越小巧、容納的信息量越來越多,而不斷地尋求競爭方案時,導航儀市場卻遭遇了競爭“黑洞”——猛然間,智慧型手機出現了。
通過智慧型手機,駕駛者不用花費任何代價就可以下載一款免費的地圖,而且可以通過這款地圖進行導航。
從第一款導航儀出現到銷售300萬台,用了整整10年時間。而谷歌針對蘋果手機推出的新版地圖,其下載量達到1000萬時僅僅用了48小時。智慧型手機上的谷歌地圖擁有GPS集成、實時交通路況、搜尋、通訊錄以及電子郵件服務,最重要的是它能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幫助人們搜尋賓館、飯店,並直接獲取導航指引。無論是步行、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還是駕車,都可以給出最佳路線。谷歌地圖利用雲計算等功能,還可以進行實時更新、儲存數據,並不會占用智慧型手機內的任何空間。
同樣,實體店競爭“黑洞”,也是來自行業之外的網際網路領域。在網際網路時代,一切實體店生存的法則統統不靈驗了。消費者坐在家裡便能瀏覽任何類型的商品,不用像逛商場那樣勞心勞力地貨比三家。因為在網際網路上,搜尋引擎功能可以提供全球最具性價比的產品,你足不出戶便可坐等商品上門。
總之,凡是這些來自邊界之外的新型競爭者,我們均稱之為競爭“黑洞”。
過去,我們將百億元級別的公司稱之為龐然大物,它們有遍布全球的工廠,數十萬人的組織,以及遍布傳統渠道的產品。而今天,對於那些新型競爭者打造的千億元、萬億元級別的企業,你卻看不到它們的渠道在哪裡,也無法看清它們所延伸的領域。
競爭“黑洞”的出現,從來不會遵循任何傳統的競爭規律,對行業內所有企業幾近破壞式的顛覆,導致原有行業內的企業一片混亂,直至讓這個原有的行業最終消亡。
競爭“黑洞”能夠重組原有行業內的價值鏈,重建行業秩序,重組行業資源,形成開放的企業結構和新型的企業組織。競爭“黑洞”不會將行業內的企業視作競爭對手,它們以超越所有邊界的思維意識,整合重組全球任何可用的資源,形成全新的經營形態,進而創造出全新的產品,來滿足消費者未被滿足的、更為精準的需求。
競爭“黑洞”不僅善於顛覆,還善於合作和整合。這些競爭“黑洞”能夠無限制地進行邊界延伸,以最敏銳的嗅覺找到最佳利潤空間,並將其收入囊中。甚至可以說,哪裡有高利潤,“黑洞”就會在哪裡出現。
這些跨越行業界限的“黑洞”具有強大的“吸力”,能夠將界內市場在短時間內吸附到它的周圍。當競爭“黑洞”出現時,行業內的企業根本不能運用傳統的商業邏輯作出回應,想要獲得企業“新生”,必須轉向行業界限之外,進行無邊界競爭,製造屬於自己的“黑洞”。
行業內企業的競爭幾乎處於同一平面,而超越邊界的這些競爭“黑洞”根本不與行業內的企業處於同一個競爭量級。行業內的企業過去時常尋找標桿企業,模仿或者跟進,而在無邊界競爭時代,面對競爭“黑洞”,行業內的企業根本無從下手,因為你根本不知道它們的邊界在哪裡,更不知道它們的市場重心在何方。
無邊界競爭時代,讓很多企業開始迷茫和焦躁不安。但這是一個優勝劣汰的年代,企業如果想要重生,就必須突破邊界,重新定義自己的市場。
本書共分為五篇,第一篇分析了變幻莫測的現實環境,第二篇分析了無邊界競爭戰略產生的基礎條件和無邊界競爭戰略的內涵,第三篇分析了無邊界競爭的思維方式,第四篇給出了無邊界競爭的實操指南,第五篇描述了在無邊界競爭時代,哪些思維需要及時更新,哪些思維需要我們繼續保持。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開啟無邊界商業思維之旅吧。
石澤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