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全面、深入地介紹了無線接收機和發射機各部分的基本原理、設計方法以及在設計中應考慮的問題。全書共6章,分別為現代收發機總體設計、接收機設計、發射機設計、頻率合成器設計、振盪器設計、寄生與非線性現象,詳細闡述了各部分的原理、設計方法、技術指標。
本書內容豐富、概念清晰、理論分析嚴謹、實用性強,可作為無線通信及相關領域的系統設計師、硬體工程師和科技工作者的業務工具書,也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教師、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基本介紹
- 書名:無線收發機設計——精通現代無線設備與系統設計
- 譯者:宋青平等
- ISBN:9787121306495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01-01
圖書內容,目錄,
圖書內容
本書全面、深入地介紹了無線接收機和發射機各部分的基本原理、設計方法以及在設計中應考慮的問題。全書共6章,分別為現代收發機總體設計、接收機設計、發射機設計、頻率合成器設計、振盪器設計、寄生與非線性現象,詳細闡述了各部分的原理、設計方法、技術指標。
本書內容豐富、概念清晰、理論分析嚴謹、實用性強,可作為無線通信及相關領域的系統設計師、硬體工程師和科技工作者的業務工具書,也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教師、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現代收發機結構
1.1 概述
1.2 接收機結構
1.2.1 超外差接收機(SHR)
1.2.2 零中頻接收機(DCR)
1.2.3 超低中頻接收機(VLIF)
1.3 發射機結構
1.3.1 兩次變頻發射機(TSCT)
1.3.2 零中頻發射機(DLT)
1.3.3 直接調頻發射機(DFMT)
1.3.4 雙連線埠調頻發射機(DDFMT)
1.4 收發機結構
1.4.1 全雙工CDMA/FDMA結構
1.4.2 半雙工/TDMA結構
1.4.3 單工/TDD結構
1.4.4 超寬頻(UWB)系統
第2章 接收系統
2.1 靈敏度
2.1.1 靈敏度的計算
2.1.2 靈敏度的測量
2.2 共信道抑制
2.2.1 共信道抑制的計算
2.2.2 共信道抑制的測量
2.3 選擇性
2.3.1 選擇性的計算
2.3.2 選擇性的測量
2.4 互調抑制
2.4.1 互調抑制的計算
2.4.2 互調抑制的測量
2.5 半中頻抑制
2.5.1 半中頻抑制的計算
2.5.2 半中頻抑制的測量
2.6 鏡像抑制
2.6.1 鏡像抑制的計算
2.6.2 鏡像抑制的測量
2.7 二階失真抑制
2.7.1 二階失真抑制的計算
2.7.2 二階失真抑制的測量
2.8 阻塞
2.8.1 阻塞的計算
2.8.2 阻塞的測量
2.9 動態範圍
2.9.1 動態範圍的計算
2.9.2 動態範圍的測量
2.10 雙工靈敏度下降
2.10.1 雙工靈敏度下降的計算
2.10.2 雙工靈敏度下降的測量
2.11 雙工鏡像抑制
2.11.1 雙工鏡像抑制的計算
2.11.2 雙工鏡像抑制的測量
2.12 半雙工雜散
2.13 鏡像雙工雜散
2.14 傳導和輻射雜散
第3章 發射系統
3.1 峰均功率比(PAPR)
3.1.1 計算準靜態射頻信號的PAPR
3.1.2 PAPR的測量
3.2 非線性度對射頻功率放大器的影響
3.2.1 功率放大器非線性度分析模型
3.2.2 功率放大器非線性度對數字調製的影響
3.2.3 功率放大器非線性度對頻譜形狀的影響
3.2.4 頻譜再生的嚴格約束條件
3.3 功率放大器的非線性特性
3.3.1 互調失真(IMD)
3.3.2 誤差矢量幅度(EVM)
3.3.3 相鄰信道功率比(ACPR)
3.3.4 頻譜限制
3.4 功率放大器的效率
3.5 發射機的瞬態現象
3.5.1 啟動時間
3.5.2 鍵控頻移
3.6 傳導和輻射發射
3.6.1 傳導雜散
3.6.2 回互調
3.6.3 輻射雜散
3.7 增強技術
3.7.1 線性化技術
3.7.2 包絡跟蹤電源
第4章 合成器
4.1 合成器結構
4.2 分數N分頻概述
4.3 分數N分頻理論
4.3.1 雙模分數N分頻
4.3.2 一階???分數N分頻
4.4 多級噪聲成形(MASH)結構
4.4.1 第一級
4.4.2 第二級
4.4.3 第三級
4.5 MASH噪聲分析
4.5.1 偽隨機序列界限
4.6 模擬??? A/D轉換器
4.7 鎖相環基本理論的回顧
4.7.1 整數N分頻的基本構成
4.7.2 整數N分頻瞬態分析
4.7.3 整數N分頻鎖定時間分析
4.7.4 鑒頻鑒相器
4.8 擴展的鎖相環基本理論——分數N分頻
4.9 合成器的測量
4.9.1 鎖定時間
4.9.2 頻率準確度和穩定性
4.9.3 參考雜散
第5章 振盪器
5.1 低功耗自限振盪器
5.2 反饋網路設計
5.3 振盪器噪聲——Leeson方程
5.4 雙極型振盪器
5.4.1 非飽和雙極型理論
5.4.2 雙極型VCO詳細設計
5.5 晶體振盪器
5.5.1 壓電晶體的套用前景
5.5.2 反相器驅動的基本模式振盪器
5.6 晶體參數的測量
5.7 振盪器測量
5.7.1 窄帶FM的相位噪聲
5.7.2 單邊帶(SSB)噪聲
5.7.3 殘留調頻
5.7.4 頻率推移/牽引
5.7.5 輸出平坦度
5.8 分散式諧振器的集總等效
5.8.1 諧振低損耗傳輸線
5.9 諧波振盪器
5.10 振盪器設計的一般方法
第6章 寄生與非線性現象
6.1 振盪器與合成器的寄生效應
6.1.1 注入鎖定
6.1.2 注入牽引
6.1.3 再調製
6.1.4 反向結擊穿
6.1.5 微音
6.1.6 接地電流
6.1.7 寄生極點和鎖相環穩定性
6.2 截點和雜散回響
6.2.1 接收機互調抑制(IMRN)
6.2.2 發射機互調失真(IMDN)
6.2.3 輸入截點的測量(IPNi)
6.3 發射機的寄生效應
6.3.1 功率放大器不穩定性
6.3.2 頻譜凸點
6.4 接收機中的寄生效應
6.4.1 Able-Baker雜散
6.4.2 自消音信號
6.4.3 都卜勒阻塞
6.4.4 斬波器噪聲
6.5 特殊吸收比率(SAR)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