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煙中藥雷火灸艾

無煙中藥雷火灸艾是艾草深層發展的一個優良品種,取之於南陽伏牛山純陽艾草,深層處理而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無煙中藥雷火灸艾
  • :菊科
  • :蒿屬
  • 分布區域:主要分布於河南南陽伏牛山
基本信息,屬性列表,形態特徵,用途,

基本信息

無煙中藥雷火灸艾是艾草深層發展的一個優良品種,取之於南陽伏牛山純陽艾草,深層處理而來。自古至今以有幾千年的歷史,生長與南陽伏牛山,特殊的純陽之地氣才能生長,獨特的花色,葉片比較肥大,生命力比較堅強,采於五月中旬,先用腳把其整棵艾草踩到在地,到第二天他能夠自己在向上生長起來,採取純陽之精華,濃縮加入特製的中藥秘制配方,無煙中藥雷火灸艾是艾灸療法中最有功效的艾草品種之一。素有:北有天津針,南有江西灸,中原有無煙艾。艾是百草之王,陽是生命之本,灸是扶陽之泉,無煙中藥雷火灸艾—五月純陽,傳氏千年,專屬秘制配方---無煙中藥雷火灸艾---功效強。現在無煙中藥雷火灸艾市場上主要有無煙中藥雷火艾-祛痛灸,無煙中藥雷火灸艾-美容灸,無煙中藥雷火灸艾-風濕灸,無煙中藥雷火灸艾-扶陽灸,無煙中藥雷火灸艾-美麗女人灸等。

屬性列表

種中文名:無煙中藥雷火灸艾
種別名 無煙中藥雷火灸艾(河南南陽),艾蒿(爾雅、本草綱目),白蒿[神農本草經(部分)、本草綱目(部分)],冰台(爾雅),醫萆(名醫別錄),甜艾(本草求原),灸草(埤雅)、白艾、大葉艾、大艾、艾絨、無煙艾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拉丁名:Artemisia
拔:中低海拔
命名來源:(植物名實圖考)[]
系中文名:真艾系
系拉丁名:Set.1.Umbrosae (Pamp.) Y.R.Ling in Bull
組中文名:艾組
組拉丁名:Sect.3.Artemisia
亞屬中文名:蒿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Artemisia
亞族中文名:菊亞族
亞族拉丁名:CHRYSANTHEMINAE O.Ttoffm.
族中文名:春黃菊族
族拉丁名:ANTHEMIDEAE Ca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形態特徵

艾(原變種)圖版11:8—16var.Argyi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主根明顯,略粗長,直徑達1.5厘米,側根多;常有橫臥地下根狀莖及營養枝。莖單生或少數,高80一150(一250)厘米,有明顯縱棱,褐色或灰黃褐色,基部稍木質化,上部萆質,並有少數短的分枝,枝長3—5厘米;莖、枝均被灰色蛛絲狀柔毛。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並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密絨毛;基生葉具長柄,花期萎謝;莖下部葉近圓形或寬卵形,羽狀深裂,每側具裂片2—3枚,裂片橢圓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每裂片有2—3枚小裂齒,乾後背面主、側脈多為深褐色或銹色,葉柄長0.5一o.8厘米;中部葉卵形、三角狀卵形或近菱形,長5一8厘米,寬4一7厘米,一(至二)回羽狀深裂至半裂,每側裂片2—3枚,裂片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長2.5—5厘米,寬1.5—2厘米,不再分裂或每側有1—2枚缺齒,葉基部寬楔形漸狹成短柄,葉脈明顯,在背面凸起,乾時銹色,葉柄長0.2一o.5厘米,基部通常無假託葉或極小的假託葉;上部葉與苞片葉羽狀半裂、淺裂或3深裂或3淺裂,或不分裂,而為橢圓形、長橢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頭狀花序橢圓形,直徑2.5—3(一3.5)毫米,無梗或近無梗,每數枚至10餘枚在分枝上排成小型的穗狀花序或複穗狀花序,並在莖上通常再組成狹窄、尖塔形的圓錐花序,花後頭狀花序下傾;總苞片3—4層,覆瓦狀排列,外層總苞片小,草質,卵形或狹卵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綿毛,邊緣膜質,中層總苞片較外層長,長卵形,背面被蛛絲狀綿毛,內層總苞片質薄,背面近無毛;花序托小;雌花6一1O朵,花冠狹管狀,檐部具2裂齒,紫色,花柱細長,伸出花冠外甚長,先端2叉;兩性花8—12朵,花冠管狀或高腳杯狀,外面有腺點,檐部紫色,花葯狹線形,先端附屬物尖,長三角形,基部有不明顯的小尖頭,花柱與花冠近等長或略長於花冠,先端2叉,花後向外彎曲,叉端截形,並有睫毛。瘦果長卵形或長圓形。花果期9—10月。

用途

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歷代醫籍記載為“止血要藥”,又是婦科常用藥之一,治虛寒性的婦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與哮喘,煮水洗浴時可防治產褥期母嬰感染疾病,或製藥枕頭、藥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氣管炎或哮喘及虛寒胃痛等;艾葉曬乾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萆作殺蟲的農藥或薰煙作房間消毒、殺蟲藥。嫩芽及幼苗作菜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