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斑沙蜥

無斑沙蜥

無斑沙蜥(學名:Phrynocephalus immaculatus)為鬣蜥科、沙蜥屬的爬行動物。無斑沙蜥與變色沙蜥相似,但頭背呈灰黃色而無任何斑紋。除頸後的兩肩間及兩腿之間各有1對小形褐斑外,背部僅具3對大形對稱而間隔寬闊的橫斑。前額骨眶上突短鈍,其外側不伸出上頜邊緣。前頜骨鼻突較長,往後伸達鼻孔後緣。

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四川等地,多生活於鑲嵌在亞高山草甸草原中的沙丘間、海拔高約3500m以及植被稀疏而低矮。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四川紅原。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科學研究,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形態成蜥全長99-125mm,尾長53-72.5mm,約占全長的56%。體軀及尾基部平扁,往後略皇圓錐形,尾梢尖細。頭形似蟾,寬略大於長,呈倒心臟形,吻端圓鈍,吻鱗方形,稍大於兩側的上唇鱗,俯視只能見到包圖鼻孔的白色上鼻鱗,鼻間鱗2-3枚。額部有2對大鱗,位於鼻間鱗後方。頂眼大,四周圍有細長的小鱗,前方及其兩側的鱗片較大,排列成輻射狀,頂眼後有1對呈V形排列的大形頂鱗。眼間兩側隆起而正中呈溝狀凹陷,上睫鱗8枚,覆瓦狀排列,突出了眼眶上緣呈棱脊狀。上、下眼瞼被粒鱗,上瞼緣鱗及下瞼緣鱗外側尖出或鋸齒形,下瞼鱗與上唇鱗之間有縱列鱗3行。上唇鱗12-14(15)枚,鱗列下緣間有明顯的缺刻,下唇鱗(11)12-13枚,上緣平齊。須鱗大,略呈五角形,前緣寬闊,後方兩側各有與下唇鱗平行的大鱗2-3列,自額鱗至喉褶一縱列鱗(35)40-45枚。喉褶顯著,後緣有鱗間塊刻。
頭部和背、腹部的鱗片平滑,也不形成鱗叢。胸鱗和腹鱗菱形,末端尖出。前、後肢之間的腰側有縱行的膚褶。前肢貼體前伸時,第3、第4指的指端超過吻端,指長順序4-3-5-2-1,後肢前伸時,第三、第四趾的趾端逾越喉褶,趾長順序4-3-2-5-1,第四趾外側櫛緣發達,趾下瓣13-16枚,爪細長尖出。脛部背面外側3-4列鱗中,雜有後半部帶弱脊的棱鱗。雄斯尾基部膨大,兩側鱗片的末端尖出成細刺狀,肛孔後有一橫凹,尾往後變圓漸呈鞭狀。尾腹面自基部三分之一起至尾梢被棱鱗,背面中段的鱗具弱脊。頭部背面無任何斑紋,眼下有2條後行的黃白色斜紋,上唇飾有深色垂紋。軀幹部除兩肩和後肢間各具1對三角形褐色小斑外,僅有3對大形對稱而間隔寬闊的褐色背斑,有玫瑰紅腋斑,腰側前、後膠間有1褐色縱紋,除第一、第二指及第一趾外,四肢各部飾有褐色橫紋。尾背有1對褐斑、2條橫紋和3個褐色環紋,末端黑色,尾的腹面黃白色,後段三分之一二有黑、白兩色相間的環紋。
無斑沙蜥
雌蜥的形態特徵與雄體相同,唯其尾部較短,約占全長的52%,尾基不膨大,前肢貼體前伸僅第二、第三指的指端抵達吻端,而後肢只有第四趾前伸至肩部。幼蜥的四肢健長,前肢貼體前伸除第一指外,余均超越吻端,後肢前伸時腳趾逾越喉褶而幾達眼的後緣。尾部腹面具黃、黑兩色相間的環紋,尾端黑色。

生活習性

生活在陰山山脈北部的荒漠草原地帶,棲息於生長著戈壁針茅及芨芨草等優勢種植物的高平原台地,並不向其周圍地區延伸至乾草原、荒漠、黃土高原等地帶。與無斑沙蜥同域分布的爬行動物有變色沙蜥、密點麻蜥、麗斑麻蜥、白條錦蛇、黃脊游蛇、蝮蛇等,然其數量則明顯地少於麗斑麻蜥和近似種變色沙蜥。洞穴結構、浦食行為、避敵方式、生殖季節、幼蜥孵化、冬眠出蟄等生態習性,均與變色沙斯大致相仿,有關該蜥的研究專題至今尚無報導。

分布範圍

地理分布僅見於內蒙古陰山山脈以北的烏蘭察布盟西部地區,主要分布在集(寧)二(連)鐵路西側的四子王旗和達爾罕茂明安聯合旗。國外未見報導。
無斑沙蜥

科學研究

分類討論無斑沙蜥於Bedriaga所著《普熱瓦爾斯基第三次中亞調查成果》( X07---1}0})一書中附有插圖,但作者將該蜥視作為變色沙蜥的體紋變異個體。然而,這兩種沙蜥除了具有玫瑰紅腋斑及幼蜥尾的腹面呈現黃、黑兩色相間環紋的共性外,在體紋圖案及額骨結構方面卻存在著明顯差異。此外,還發現於該蜥生殖季節期間捕獲正在交配的兩性個體,全部都是形態特徵相同的個體,絕無與同域分布的變色沙蜥或草原沙蜥進行雜交的現象,而且也從未在分布區內見到過兼有變色沙蜥和草原沙蜥特徵的過渡類型個體,這就充分表明它們在自然界中存在著生殖隔離的不同物種。因此,無斑沙蜥是客觀存在的有效種,應由原歸於變色沙蜥中分出而單立成種。

保護級別

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評估等級:無危 LC。2000年8月1日列入中國林業局頒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注意:非法捕殺受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將受到刑法制裁。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13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近危(NT)。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