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裘德·弗利是一個不懈努力的年輕人,他如饑似渴地學習以提高自己,並向老師理察·菲洛森學習古典作品及神學。老師要去基督大教堂這個大學城學習。為了生計他成了石匠並離開韋塞克斯來到基督大教堂,他希望一邊幹活一邊繼續學業。他和兩個截然不同的女人的關係阻礙了他的發展。
裘德在到達基督大教堂之前遇到了阿拉貝娜·唐,一個養豬農民的女兒。她當時正在和其他年輕女人洗殺死的豬身上的器官。她把一個公豬生殖器扔到了裘德的頭上以引起他的注意。被她的外貌所吸引,裘德把這串肉還給她,兩人就開始了浪漫的調情,而那串肉被隨手掛在了附近的橋欄桿上。之後不久在阿拉貝娜的引誘下,他們結為夫妻。在最初的激情過後,他倆並沒有共同語言,最終兩人分手。儘管他們已有了孩子。
重獲自由可追求學業的裘德。來到基督大教堂並見到了他的表親淑·布賴德黑德,一個性格上陰柔與陽剛交集的女人。她的才華和她為婦女權利和性別平等做出的努力使她成為一個“新女性”。儘管兩人相愛,淑還是選擇嫁給裘德的老師菲洛森。他們的婚姻並不幸福。在淑離開菲洛森之後,她與裘德生活在一起。他們生了兩個孩子,但孩子都被裘德和阿拉貝娜的孩子法瑟·蒂姆殺死。法瑟·蒂姆也自殺了。淑離開裘德後,裘德又回到阿拉貝娜身邊,但已命不久矣。裘德望著他迫切想要進入的卻拒他於門外的大學而死。死時未滿三十歲。阿拉貝娜發現他的屍體後,決定等到第二天告訴所有的人,這樣她就可以和裘德朋友共享節日之夜了。
作品目錄
第一版序 | 第四部 在沙斯托 |
第一部 在馬里格林 | 第五部 在奧爾德布里克漢及其他地方 |
第二部 在基督寺 | 第六部 重返基督寺 |
第三部 在梅爾徹斯特 | |
創作背景
個人背景
《無名的裘德》書中的地點人物都帶有作者自身經歷的影子。和其他“威塞克斯”小說一樣,其中的主要生活場景都有其一一對應的現實環境。瑪利格林的原型是伯克郡的大福里,是哈代祖父母生活的地方;基督寺是牛津的寫照;梅爾切斯特是威爾特郡的索爾茲伯里;而沙斯頓則是多塞特郡的薩弗茲伯里。哈代於1892年10月和1893年6月分別去了大福里和牛津,而索爾茲伯里和薩弗茲伯里是他熟悉的地方,因此對這些地點的刻畫不僅神似,而且在對地方風貌的描寫上也呈現出了各自的特色。在故事情節方面,哈代也從自己的個人生活中汲取了一些素材。青年哈代與裘德相似,都是工藝匠人卻熱愛學習。哈代曾去劍橋探望朋友莫爾,如同書中的裘德去拜訪菲洛特桑。裘德的不少思想觀點和看法都與年輕時代的哈代相契合。裘德與淑的苦戀可能來自哈代自己年輕時對表親特里菲娜的愛慕。書中還有不少具體的細節都來源於哈代的個人生活,如哈代的妹妹曾在師範學校學習,他去探訪時見識過學校的清規戒律,這些都為哈代創作《無名的裘德》提供了素材。
創作過程
哈代創作《無名的裘德》的時間長達八年之久,從1887年寫完《林居人》之後就開始構思準備,中間還完成了《德伯家的苔絲》。1890年哈代基本完成了自己構想的情節建構,在之後的幾年中,他先後遊歷書中涉及的鄉村和城市,於1893年完成大綱,1894年完成書稿,並在1895年改定。和哈代的其他小說一樣,《無名的裘德》最初也是在雜誌上連載出版的。從1894年12月到1895年11月,小說同時在英國和美國的《哈潑新月刊》上連載,總共十二期。第一期出版時的題目是《愚人》,因為與曾在《哈潑新月刊》上發表的另一篇小說題目相似,從第二期開始題目變更為《心的叛逆》。
人物介紹
裘德
主人公裘德從小到大,勤奮好學,有理想和抱負,他一心想上大學,以便今後被授予聖職當牧師。可是他出身於貧困的家庭,沒有金錢沒有地位;儘管他刻苦自學各種知識,不斷努力——在馬車上的那種自學精神令人感動不已——但大學的門始終不為他打開,道道高牆永遠把他擋在外面。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里,大學的門是為有錢有勢的人開的,儘管他們不一定十分珍惜;平民百姓難以進去,不管你多么勤奮刻苦。求學無門,缺少必要的大學招牌,裘德的理想難以實現,精神受到極大打擊。裘德不僅在事業上失敗,在婚姻上也不成功,所以他遭受了雙重的打擊。
阿拉貝娜
阿拉貝娜是個十分粗俗、講求實際、工於心計的女人,以裘德的個性而論,他並不應該與她結婚。但是正值青春年少的他缺乏自制力,一時衝動之下偷吃禁果;而狡詐的阿拉貝娜則以此欺騙他,在社會觀念的影響下老實的裘德只好為自己的行為承擔後果,於是一個沒有愛情的婚姻悲劇便產生了。阿拉貝娜才不管什麼愛情不愛情,她注重的是實際,一旦對方不會給自己帶來好處了她可以隨時撒手而去。所以她後來便去了國外與另一個男人結婚。到最後,為了滿足世人的思想觀念,她又玩弄手段趁裘德酒醉之機千方百計與他復婚,但使她意想不到的是裘德後來的身體竟然每況愈下,她覺得他倒撿了個便宜——找到一個廉價的護士——於是置病危的裘德於不顧,自己出去尋歡作樂,還與那個江湖醫生維爾貝特關係曖昧。
淑
淑最初出現在讀者面前時,是一個熱情真誠、性格樂觀、思想開放的女子,她對舊的傳統習俗曾具有勇敢的反叛精神。比如她把那些為社會所不容的小塑像帶回屋裡即為一例。她不顧學校反對,大膽地與裘德來往,成為一名與眾不同的女子。連裘德都說她“太具有伏爾泰精神了!”這對她是一個很好的概括。但她也正如裘德一樣,是無法與強大的社會勢力抗爭的,因此她也受到一個又一個打擊。她處處遭人唾棄,被學校關起來,最後逃跑。但是她仍無法與裘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卻嫁給了自己並不喜歡、比她大許多的菲洛特桑——裘德的國小教師。這時淑已完全變成另一個人,非常拘泥於傳統守舊的東西了,她以前熱情、樂觀、開放的精神蕩然無存。所以淑同裘德一樣也是舊的傳統習俗的一個犧牲者。
菲洛特桑
裘德的國小教師菲洛特桑,他的命運也很不幸。早年他同樣富有遠大的理想和抱負,希望在教會或文學上有所建樹。可是若干年後裘德發現他仍然像過去一樣在國小教書,而且以前那種崇高的追求根本沒有了。他甚至把時間用去研究古蹟——這不是說研究古蹟不可以,而是表明迫於舊的傳統勢力,他是多么無奈。他與淑結合後又離婚,使他的社會地位、工作條件受到嚴重影響,因為當時當地離婚被人們認為是大逆不道的,不管還有沒有感情基礎。後來淑離開裘德,他迫於社會的壓力只好與淑復婚,結果他便受到了人們的尊敬,一切條件便開始好轉。裘德比他年輕,裘德的悲劇實際上是在步老師的後塵——在那樣的社會環境條件的束縛和壓制下,可想而知不幸者有多少,而裘德他們這樣的人不過是一些典型的代表罷了。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裘德和淑對抗的分別是傳統的社會階層既定秩序和女性社會角色,而他們不為社會所接受的同居關係則是對整個社會宗法、倫理的挑釁。裘德出身貧苦,一心向學,他對知識的追求具有一種單純的熱情,雖然他也不乏對完成學業後功成名就的憧憬,但就他的人生軌跡來看,他對基督寺的神往更多的是對知識本身的渴望,而不是完全為了改變自己的生活,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然而,整個社會的既定秩序決定了不同階層的不同命運。小說中一位大學院長給裘德回信,讓他不要痴心妄想,安守自己的本分,也就是說,勞工階層的人不應該奢求精英階層才能享受的高等教育。哈代所批判的不是牛津抑或整個英國的教育制度,也並不是在抒發自己青年時代的苦楚,他的矛頭所指是整個社會階層秩序的僵硬和荒謬。這個既定秩序扼殺的不僅僅是裘德這樣的年輕人,而是所有中下階層對生活的希望和理想。
在哈代的小說創作中,淑是一個獨特的女性角色。她從年輕時的不羈,到為生活所迫的辛酸艱難,直到最後經歷重重打擊而頹唐,展現出社會轉型期女性獨立意識的萌動和消弭,以及傳統對女性的限制和束縛,與易卜生筆下的新女性頗有契合。淑從小就具有男性氣質,敢於冒險,獨自闖蕩倫敦,並不缺少社會經驗。在師範學校受罰,就跳窗涉水逃跑;和菲洛特桑先生結婚,要求裘德來做主婚人;和裘德私奔,又要菲洛特桑先生明確贊同;即使為生活所迫在集市做小生意,也依然維持著自己的尊嚴。淑的行為是對傳統女性角色的顛覆,她不再是為男性所控制、所操縱的馴服的維多利亞女性,而是力求與男性享有平等權利的新女性。對於婚姻和家庭的看法,她比裘德更為激進;在性格上,她也更為堅毅。可是生活的壓力和孩子的去世給了她最沉重的打擊,也促使她放棄自己的信念,重拾曾為自己唾棄的舊生活。淑的悲劇是社會轉型時代新女性的悲劇,具有廣泛的代表意義。
哈代質疑的不僅是社會的階級秩序和女性角色,還有作為整個社會結構基礎的婚姻關係。裘德和淑對於婚姻的厭棄並非來自所謂的家族厄運,而是由於他們對傳統婚姻關係的不認同。他們對傳統婚姻關係的蔑視和否定是對教會、政府和社會秩序的挑戰。裘德和阿拉貝娜先後兩次結婚,淑和菲洛特桑也先後兩次結婚,而這兩對男女之間都沒有真正的情感交流。真正相愛的裘德和淑從未結婚,卻因此而受到社會的責難和唾棄;視婚姻如兒戲的阿拉貝娜反而一直生活得如魚得水,正是對傳統婚姻關係的莫大諷刺和嘲弄。
藝術特色
《無名的裘德》中主人公裘德愛情的幻滅、職業的失去、理想的破碎、孩子的死亡都使他鬱郁不得志。而小說的另外一個主人公淑也活得無比痛苦。好像不食人間煙火卻為世間的種種束縛所因擾,活得無比痛苦。另一個不同常人的形象是小時光老人——裘德與妻子阿爾貝娜的孩子。他仿佛是來自另一個星球的小怪物,小小年紀就陷入絕望之中,最後殺死了襲德和淑的孩子並自殺,造成無法挽回的悲劇。這種種不自由的境遇和精神枷鎖所導致的無助、孤獨和絕望,與存在主義哲學所揭示的現代人的生存狀態極為相似,表現出存在的荒誕感。這一表現手法極大地符合存在主義哲學的一些特徵。因此,小說已經表現出存在主義的思想傾向。
小說名字中的“無名”是對裘德本人的性格、命運和他的社會地位的描述。單詞“obscure”還可用於對裘德形象的描寫。“obscure”在英語詞典中的釋義有多條:黑暗的、接近黑色的、昏暗的、陰沉的、難以看見的、光照不足的、暗淡的、模糊的、憂傷的等。在故事的開頭,年幼的裘德在打聽基督寺在何地時,他所看到的是“荒地的盡頭是一片荒涼寬廣的斜坡”,裘德與阿拉貝娜的兒子——“時光小老人”到他的新家時看到的是:“房子也好,柳樹也好,遠處茫茫田野也好,他顯然沒把它們看成磚砌的住宅、柳樹和綠油油的牧場,而是抽象化了的人類的居處、—般的植物和廣袤的一大片昏黑。”這段缺乏生機的對自然環境的描寫,無疑是在暗示當時黑暗的社會現狀及主人公灰黑色的前途和命運。
在故事的開頭,哈代在描寫原野的景色時這樣寫道:“麥田褐色地面的四周高高隆起,似乎上與天齊,這時由於霧氣迷茫,把它的實際邊緣籠罩起來了,所以本來的景象也就隱沒在霧中,而且使這個地方的孤寂淒涼更為深沉。”
此外,白色的路碑,棕色的房子,阿拉貝娜褐色的皮膚,與“城市之光”相關聯的淑的那張蒼白的面龐,這種黑暗與光明形成的鮮明對照,皆映射出了主人公的命運多舛,以及他們與傳統的道德規範之間的衝突與不和諧。
作品評價
《星期六評論》:工人階級隊伍中一個富有雄心的青年幾乎不能忍受的困難,如陷阱、障礙、無窮無盡的排斥和屈辱等,在英國文學中第一次得到了充分的描寫。小說表現了一個受過教育的無產者的聲音。的確,這個男子既是個人又是典型。在當今在世的小說家中,沒有誰能夠用同樣深厚的感情、淵博的知識、強大的力量來創造裘德。
英國作家D·H·勞倫斯:“對於淑,婚姻不是婚姻,而是屈服,一種服務,一種奴役。她的女性精神沒有和男性精神交織,她認為男性的精神是至高無上的,她渴望自己的精神能變成男性精神。”
英國女作家伍爾夫《論托馬斯·哈代的小說》:“《無名的裘德》是哈代所有小說中最令人痛苦的一部,在《無名的裘德》中,爭論被允許凌駕於印象之上,結果雖然這部書是極端悲慘的,它卻不是悲劇的。當災難一場接著一場發生,感覺到這個指控整個社會的案例並不是被公平地討論著,或者在爭論之時並沒有理解到各種事實。在這兒,並沒有像托爾斯泰批評社會之時使他的指控強勁有力的那種廣度、力量和對於人類的知識。在這兒呈現在人們面前的,是人類的渺小的殘酷,而不是神靈的巨大的不公正。
出版信息
出版過程
1895年,小說以《無名的裘德》為題出版單行本,哈代撰寫了前言,記敘創作過程。單行本重新加入了雜誌連載時的刪改,恢復了小說的原貌。小說在1903年和1912年兩次再版時,哈代對小說略有修改,但不涉重大情節,只是在1912年的“威塞克斯小說”版本中加入後記,回顧了小說出版後所遭遇的批評和攻訐。通行的版本基本是包含前言與後記的“威塞克斯”版。
中文譯本
1958年,《無名的裘德》, 張谷若譯,人民文學出版社、百花文藝出版社(1981) |
1999年,《無名的裘德》,都興都譯,南方出版社 |
1999年,《無名的裘德》, 劉榮躍譯,中國和平出版社,新世紀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北嶽文藝出版社(2000) |
1999年,《無名的裘德》,洗凡譯,譯林出版社 |
1999年,《無名的裘德》,秭佩、張敏譯,花城出版社 |
2000年,《無名的裘德》, 李建利譯,世界圖書出版 |
2000年,《無名的裘德》, 方華文譯,陝西人民出版社 |
2010年,《無名的裘德》, 耿智、 蕭立明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
作者簡介
托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英國作家。生於農村沒落貴族家庭。1861年去倫敦學建築工程,並從事文學、哲學和神學的研究。當過幾年建築師,後致力於文學創作。他的小說多以農村生活為背景,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文明和道德作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但帶有悲觀情緒和宿命論色彩。晚年轉向詩歌創作。代表作為兩部長篇小說:《苔絲》和《無名的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