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車間環境污染及控制技術進展》是董宋萍2007年所作的論文。
摘要:從焊接車間的環境污染因素分類、成因、特性及對操作者健康的危害機理入手,在充分借鑑國內外相關處理技術與設計理念的基礎上,針對我國一般工業企業的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治理方法。對焊接車間環境污染控制技術的發展進行了展望。提出焊接車間環境污染控制工程的設計原則。為完善現有治理理論和提高現有設計的處理效率提供科學參考。
關鍵字:焊接車間污染因素防治對策
1引言
焊接是利用電能加熱,促使被焊接金屬局部達到液態或接近液態,而使之結合形成牢固的不可拆卸接頭的工藝方法。它是一種在工廠極為常見的機械工藝方法。
焊接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種類多、危害大,能導致多種職業病(如焊工矽肺、錳中毒、電光性眼炎等)的發生,已成為一大環境公害。隨著相關研究的深入,治理技術日趨完善,焊接污染已得到了相對有效的控制。本文依據我國焊接車間具體情況,結合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實用技術,從焊接污染的形成、特點及危害入手,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治對策。
2國內外焊接車間污染控制技術的現狀分析
國外對焊接污染研究開始得比我國早,處理技術相對先進、成熟。焊接污染處理設備從單一性、固定式、大型化,向成套性、組合性、可移動性、小型化、資源低耗方向發展。對主要污染焊接煙塵的處理採用局部通風為主、全面通風為輔的手段,以此改善作業環境的污染。
我國對焊接污染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在充分借鑑國外相關產品設計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形成了適合我國國情的設計思想。但由於整體水平上的差距,導致在處理設備設計製造、運行費用控制以及處理效果上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3焊接車間污染
焊接車間的污染按不同的形成方式,可以分為化學有害污染和物理有害污染兩大類。
3.1化學有害污染
化學有害污染是指焊接過程中形成的焊接煙塵和有害氣體。
3.1.1焊接煙塵
焊接煙塵是由金屬及非金屬物質在過熱條件下產生的蒸氣經氧化和冷凝而形成的。因此電焊煙塵的化學成分,取決於焊接材料(焊絲、焊條、焊劑等)和被焊接材料成分及其蒸發的難易。不同成分的焊接材料和被焊接材料,在施焊時將產生不同成分的焊接煙塵(見表1)。表1常用結構鋼焊條煙塵的化學成分(mg/m3)
焊接煙塵的特點有:
(1)焊接煙塵粒子小,煙塵呈碎片狀,粒徑為1μm左右。
(2)焊接煙塵的粘性大。
(3)焊接煙塵的溫度較高。在排風管道和濾芯內,空氣溫度為60~80℃。
(4)焊接過程的發塵量較大。一般來說,1個焊工操作1d所產生的煙塵量約60~150g。幾種焊接(切割)方法施焊時(切割時)每分鐘的發塵量和熔化每千克焊接材料的發塵量(見表2)。表2 幾種焊接(切割)方法的發塵量
3.1.2有害氣體
有害氣體是焊接時高溫電弧下產生的,主要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物及氯化物等。
3.2物理有害污染
物理有害污染包括:噪聲、高頻電磁輻射和光輻射。
3.2.1噪聲
焊接車間的噪聲主要是等離子噴塗與切割過程中產生的空氣動力噪聲。它的大小取決於不同的氣體流量、氣體性質、場地情況及焊槍噴嘴的口徑。這類噪聲大多數都在100dB以上。
3.2.2高頻電磁輻射
高頻電磁輻射是伴隨著氬弧焊接和等離子焊接的擴大套用產生的。當等離子焊和氬弧焊採用高頻振盪器引弧時,振盪器要產生強烈的高頻振盪,擊穿釷鎢極與噴嘴之間的空氣隙,引燃等離子弧。另外,又有一部分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向空間輻射,形成了高頻電磁場,對局部環境造成污染。高頻電磁輻射強度取決於高頻設備的輸出功率、高頻設備的工作頻率、高頻振盪器的距離、設備以及傳輸線路有無禁止。
3.2.3光輻射
在各種焊接工藝中,特別是各種明弧焊、保護不好的隱弧焊以及處於造渣階段的電渣焊,都要產生外露電弧,形成光輻射。光輻射的強度取決於以下因素:焊接工藝參數,焊接方法,距施焊點的距離以及相對位置,防護方法。
4焊接車間污染對操作者的危害
焊接職業病的發生是各種焊接污染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焊工職業病包括焊工塵肺、錳中毒、氟中毒、金屬煙熱及電光性眼炎等。其中化學污染(焊接煙塵和有害氣體)的醫學臨床表現為咳嗽、咯痰、胸悶、氣短以及有時咯血。物理污染的醫學臨床表現則多種多樣。噪聲可導致操作者煩躁、頭痛;高頻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主要作用為神經衰弱綜合症,例如頭昏、頭痛、乏力、心悸、消瘦、脫髮等;焊接過程中光輻射會導致電光性眼炎的發生,輕者眼部不適、有異物感,重者眼部有燒灼感和劇痛。
焊工職業病的發生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焊接
關鍵字:焊接車間污染因素防治對策
1引言
焊接是利用電能加熱,促使被焊接金屬局部達到液態或接近液態,而使之結合形成牢固的不可拆卸接頭的工藝方法。它是一種在工廠極為常見的機械工藝方法。
焊接過程中產生的污染種類多、危害大,能導致多種職業病(如焊工矽肺、錳中毒、電光性眼炎等)的發生,已成為一大環境公害。隨著相關研究的深入,治理技術日趨完善,焊接污染已得到了相對有效的控制。本文依據我國焊接車間具體情況,結合國內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及實用技術,從焊接污染的形成、特點及危害入手,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治對策。
2國內外焊接車間污染控制技術的現狀分析
國外對焊接污染研究開始得比我國早,處理技術相對先進、成熟。焊接污染處理設備從單一性、固定式、大型化,向成套性、組合性、可移動性、小型化、資源低耗方向發展。對主要污染焊接煙塵的處理採用局部通風為主、全面通風為輔的手段,以此改善作業環境的污染。
我國對焊接污染研究雖然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在充分借鑑國外相關產品設計和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形成了適合我國國情的設計思想。但由於整體水平上的差距,導致在處理設備設計製造、運行費用控制以及處理效果上與國外同類產品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3焊接車間污染
焊接車間的污染按不同的形成方式,可以分為化學有害污染和物理有害污染兩大類。
3.1化學有害污染
化學有害污染是指焊接過程中形成的焊接煙塵和有害氣體。
3.1.1焊接煙塵
焊接煙塵是由金屬及非金屬物質在過熱條件下產生的蒸氣經氧化和冷凝而形成的。因此電焊煙塵的化學成分,取決於焊接材料(焊絲、焊條、焊劑等)和被焊接材料成分及其蒸發的難易。不同成分的焊接材料和被焊接材料,在施焊時將產生不同成分的焊接煙塵(見表1)。表1常用結構鋼焊條煙塵的化學成分(mg/m3)
焊接煙塵的特點有:
(1)焊接煙塵粒子小,煙塵呈碎片狀,粒徑為1μm左右。
(2)焊接煙塵的粘性大。
(3)焊接煙塵的溫度較高。在排風管道和濾芯內,空氣溫度為60~80℃。
(4)焊接過程的發塵量較大。一般來說,1個焊工操作1d所產生的煙塵量約60~150g。幾種焊接(切割)方法施焊時(切割時)每分鐘的發塵量和熔化每千克焊接材料的發塵量(見表2)。表2 幾種焊接(切割)方法的發塵量
3.1.2有害氣體
有害氣體是焊接時高溫電弧下產生的,主要有臭氧、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氟化物及氯化物等。
3.2物理有害污染
物理有害污染包括:噪聲、高頻電磁輻射和光輻射。
3.2.1噪聲
焊接車間的噪聲主要是等離子噴塗與切割過程中產生的空氣動力噪聲。它的大小取決於不同的氣體流量、氣體性質、場地情況及焊槍噴嘴的口徑。這類噪聲大多數都在100dB以上。
3.2.2高頻電磁輻射
高頻電磁輻射是伴隨著氬弧焊接和等離子焊接的擴大套用產生的。當等離子焊和氬弧焊採用高頻振盪器引弧時,振盪器要產生強烈的高頻振盪,擊穿釷鎢極與噴嘴之間的空氣隙,引燃等離子弧。另外,又有一部分能量以電磁波的形式向空間輻射,形成了高頻電磁場,對局部環境造成污染。高頻電磁輻射強度取決於高頻設備的輸出功率、高頻設備的工作頻率、高頻振盪器的距離、設備以及傳輸線路有無禁止。
3.2.3光輻射
在各種焊接工藝中,特別是各種明弧焊、保護不好的隱弧焊以及處於造渣階段的電渣焊,都要產生外露電弧,形成光輻射。光輻射的強度取決於以下因素:焊接工藝參數,焊接方法,距施焊點的距離以及相對位置,防護方法。
4焊接車間污染對操作者的危害
焊接職業病的發生是各種焊接污染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焊工職業病包括焊工塵肺、錳中毒、氟中毒、金屬煙熱及電光性眼炎等。其中化學污染(焊接煙塵和有害氣體)的醫學臨床表現為咳嗽、咯痰、胸悶、氣短以及有時咯血。物理污染的醫學臨床表現則多種多樣。噪聲可導致操作者煩躁、頭痛;高頻電磁輻射對人體的主要作用為神經衰弱綜合症,例如頭昏、頭痛、乏力、心悸、消瘦、脫髮等;焊接過程中光輻射會導致電光性眼炎的發生,輕者眼部不適、有異物感,重者眼部有燒灼感和劇痛。
焊工職業病的發生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