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期刊)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1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烽火》創刊於1937年,初名《吶喊》,僅出兩期即遭查抄。同年9月5日復刊,改名《烽火》,茅盾主編,巴金為發行人,後因上海淪陷,刊物於11月7日休刊;1938年5月1日由烽火社發行,在廣州復刊,1938年10月11日第20期停刊。連同《吶喊》在內,共出22期。旬刊,是文學社、中流社、文季社、譯文社的戰時聯合刊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烽火
  • 語種:中文
  • 創刊時間:1937年8月
  • 出版周期:旬刊
人員編制,刊登內容,文化傳統,

人員編制

主要撰稿人有茅盾、巴金、王統照、鄭振鐸、劉白羽、田間、靳以等。

刊登內容

該刊是抗戰時期出版最早的重要文藝刊物之一,刊有抗日救亡小說、詩歌、雜文、木刻、報告等多種形式的作品。號召將士和民眾奮起抵抗,為民族的獨立和自由而戰。載文一方面歌頌抗日軍民的英雄業績,為前方的忠勇將士助威,表達後方義憤民眾的心聲;另一方面揭露侵華日軍的暴行,報導國內各地如上海、廣州、塘沽等地的戰況,討論中國的命運,報導人民流亡等情況。為配合形勢,該刊還出版了“雙十節”特輯和“魯迅先生周年祭特輯”。
巴金在《給山川均先生》、《給日本友人》等文中,駁斥了日本所謂宿命論、共存共榮等侵華藉口,痛斥日本軍閥對中國的侵略和日軍的野蠻暴行,指出抗戰是中國人民生存的第一個步驟,表達了中國人民必將抗戰到底的決心。同時也希望日本友人能幡然醒悟,共同反對侵略戰爭,實現日中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局面。鄭振鐸作《失書記》一文,結合自身在抗日戰爭中藏書毀於戰火的經歷,感慨“在沒有國防的國家根本上談不上文化的建設。沒有武力的保衛,文化的建設是最容易受摧殘的”。
同時,刊物還翻譯國外作品,讚頌志願兵、戰士的英勇行為,如Milling,A著、巴金翻譯的連載《一個國際志願兵日記》介紹了西班牙內戰期間,一位國際志願兵為正義事業奮戰前線的故事。
還有一些交流觀點、發表見解的文章,如茅盾的《也談談“周作人事件”》一文,就朱光潛談論周作人事件的文章發表自己的看法,認為不應為周的做法辯護,輿論對周的批評是公正合理的,現今更應擺脫周作人的影響,堅決抗戰到底。
刊物還發表了大量昂揚激情的詩歌,胡風所作的《同志:新女性禮讚》一詩,就以現代詩歌的形式歌頌了幾千里戰地上不分年齡、職業,不顧危險為了抗戰事業奉獻的女性們。

文化傳統

附:創刊獻詞《站上各自的崗位》
大時代已經到了。民族解放的神聖的戰爭要求每一個不願做亡國奴的人貢獻他的力量。
在這個時候,需要熱血,但也需要沉著;在必要的時候人人要有拿起槍來的決心。但在尚未至此必要時,人人應當從容不慌不迫,站在各自的崗位上,做他應做的而且能做的工作。
我們一向從事於文化工作,在民族總動員的今日,我們應做的事也還是離不了文化——不過是和民族獨立自由的神聖戰爭緊緊地配合起來的文化工作。我們的武器是一支筆,我們用我們的筆曾經畫過民族戰士的英姿,也曾經描下漢奸們的醜臉譜,也曾經喊出了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下的同胞的憤怒,也曾經申訴著四萬萬同胞保衛祖國的決心和急不可待的熱忱,而且,也曾經對日本軍閥壓迫下的日本勞苦大眾申說了他們所應做的事,寄予了兄弟般的同情。
這都是我們所曾經做的,我們今後仍將如此做。我們的能力有限,我們不敢說我們能夠做的好,但我們相信我們工作的方向沒有錯誤!
中華民族開始怒吼了!中華民族的每一兒女趕快從容不迫地站上各自的崗位罷!
向前看!這有炮火,有血,有苦痛,有人類毀滅人類的悲劇!但在這炮火,這血,這苦痛,這悲劇之中,就有光明和快樂產生,中華民族的自由解放!
只有爭取獨立自由的中國,才能保障東亞的乃至世界的和平。同胞們!認識我們的光榮偉大的使命!被壓迫的日本勞苦大眾和被驅遣到戰場來的日本士兵們:也請認清了你們的地位,堅決地負起你們自己解放的任務,讓亞洲兩大民族達到真正的共存共榮!
和平,奮鬥,救中國,我們要用血淋淋的奮鬥來爭取光榮的和平!同胞們,站上各自的崗位,向前警戒!一百二十分的堅決,一百二十分的謹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