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鴉反哺

烏鴉反哺

烏鴉反哺,成語,比喻奉養長輩的孝心。出自《本草綱目·禽部》載:“慈烏:此鳥初生,母哺六十日,長則反哺六十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鴉反哺
  • 外文名:crow feedin
  • 出處:《本草綱目·禽部》
  • 作者:李時珍
  • 創作年份:1590年
基本信息,傳說考證,考證疑點,類似詞語,其他知識,

基本信息

烏鴉是一種通貌醜陋的鳥,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的厭惡,但他們卻擁有一種真正的值得我們人類普遍稱道的美德——養老、愛老,在養老、敬老方面堪稱動物中的楷模。據說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不能覓食或者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它的子女就四處去尋找可口的食物,銜回來嘴對嘴地餵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並且從不感到厭煩,一直到老烏鴉臨終,再也吃不下東西為止。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烏鴉反哺”。

傳說考證

考證疑點

這種傳說過去除《本草綱目》中提及以外,當時無任何其他證據出現。同時,包括《本草綱目》在內,都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這種現象的普遍存在,以及這種行為的科學解釋方法。將鳥類的這種行為模式解釋為報答母恩,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道德綁架模式,其特點是以低級生物行為模式引喻高級生物行為模式中受人推崇的行為方式,相近詞如“羊羔跪乳”等。正常的、可接受的一種解釋是作為群居鳥類,烏鴉是有可能在自己吃飽的前提下將食物分給其他無法獨立獲取食物的同類。但暫時沒有辦法分辨這種行為只是一種單純的反射性行為還是具有高度邏輯思維與高級情感的共同作用的後果。但就腦容量與腦結構而言,鳥類應在智商、情商等各個腦功能領域居於低級水平,以此來推斷,烏鴉反哺現象的最合理的解釋應該是這只是烏鴉的一種反射性行為模式,與它的思想道德標準及它與老烏鴉之間應該沒有什麼關係。

類似詞語

鴉反哺,羊跪乳,王祥臥冰求鯉
羊羔跪乳,烏鴉反哺,做人之本,王祥臥冰求鯉孝敬父母。
在傳說中,烏鴉反哺的故事是最讓人感動的一個故事,對烏鴉懂得孝敬“老人”這一點,深感敬佩。烏鴉——是一種通體潦黑、面貌醜陋的小鳥,因為人們覺得它不吉利而遭到人類普遍厭惡,正是這種遭人嫌惡登不了大雅之堂入不了水墨丹青的小鳥,卻擁有一種真正的值得我們人類普遍稱道的美德——養老、愛老。據說這種鳥在母親的哺育下長大後,當母親年老體衰,雙目失明飛不動的時候,小鳥便將覓來的食物餵到母親的口中,回報母親的養育之恩。

其他知識

鄧鐘岳(1674~1748) 清代官員。字東長,號悔廬。今東昌府區人。鄧基哲子。他博覽群書,尤對《易》、《禮》有深入研究。康熙四十七年(1708)中舉人,六十年(1721)登進士一甲第一,入翰林。雍正元年(1723)充江南副考官道,以母喪歸,四年後起任江蘇學政,刊《近思錄》、《白鹿洞規》等書以教育士子。七年(1729)以少詹學士任廣東學政,不久,遷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鄧為政清廉,謹慎守禮,所奏為政之道首要的是正風俗、杜邪訛,得到雍正帝讚許和採納。十一年(1733)任禮部右侍郎。充《大清一統志》總裁,轉左侍郎。以事降為太常卿。乾隆間歷浙江學正、通政司參議,再晉禮部右侍郎、左侍郎,於乾隆九年(1744)、十二年(1747)兩次充任江南正考官。在浙江時,曾訓示諸生:“恥為羞惡之本,乾謁標榜、頌辭連篇,或因細故,骨肉成隙,恥何在焉。”十三年(1748)曾隨乾隆帝東巡。當年夏,以疾致仕,卒年74歲。鐘岳工書,能詩文,康熙對他有“字甲天下”之譽。著有《知非錄》、《寒香閣詩集》4卷,《文集》4卷。
以下是鄧在沈氏兄弟的家產案中所寫批文!這則批文實在就是一篇妙文,今抄錄於此:
“鵓鴿呼雛,烏鴉反哺,仁也;鹿得草而鳴其群,蜂見花而聚其眾,義也;羊羔跪乳,馬不欺母,禮也;蜘蛛羅網以為食,螻蟻塞穴以避水,智也;雞非曉而不鳴,燕非社而不至,信也。禽獸尚有五常,人為萬物之靈,豈無一得乎!以祖宗遺產之小爭,而傷弟兄骨肉之大情。兄通萬卷應具教弟之才,弟掌六科豈有傷兄之理?沈仲仁,仁而不仁,沈仲義,義而不義!有過必改,再思可矣!兄弟同胞一母生,祖宗遺產何須爭?一番相見一番老,能得幾時為弟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