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烏騾壩村
- 別名:烏騾壩社區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黔西縣杜鵑街道
- 電話區號:0857
- 郵政區碼:551500
- 地理位置:貴州畢節市黔西縣縣城南面
- 面積:6平方公里
- 人口:560人
- 車牌代碼:貴F
- 行政代碼:520522004
建制沿革,村名來歷,農村建設,地圖信息,
建制沿革
烏騾壩建寨史於明代洪武年間(1375年),距今已有635年的歷史。
村名來歷
關於烏騾壩的來歷,寨子有傳說,奢香夫人回到貴州後,一面宣揚朝廷的威德,人心安定;一面履行諾言,刊山通道。奢香親率各部,組織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開闢“龍場九驛”,路經此地在“養龍山”得一匹全身烏黑神駿寶馬,此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又因地勢開闊賜名“烏騾壩”。
農村建設
一是大力調整產業結構。
根據黔西縣“54321”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戰略,烏騾壩村因地制宜,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引進貴州津汕現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實行訂單農業。引進畢節泰豐公司投入資金6500餘萬元,建設占地2000畝的水西泰豐現代科技示範園區。大力發展乾果和鮮果產業,種植經果林800餘畝。引進金大地肥業有限公司,流轉土地200餘畝種植金銀花和蔬菜。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008年的2180元增加到2011年末的4880元,年均增長900元。
二是加大生態建設力度。
進行山頭綠化200畝,庭園美化種植各類花草樹木8000餘株,水源淨化1處,飲水安全惠及農戶263戶1000餘人,產品無公害化種植750畝,實行“三荒”拍賣200畝,種植皮球桃和晚24號桃8.25萬株,建成1713畝水果標準種植示範園。通過整治,增加耕地205畝;新建斗渠、農渠22條17.3千米。建成沼氣池126口、垃圾池128個、污水收集池165個、人工濕地121平方米。生態建設循環發展,人居環境明顯改善。
三是大力夯實基礎實施。
積極爭取中央、省、市、縣及社會各界投入資金2000餘萬元,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建設田間道3條2564.76米、新建生產道17條6567.7米。新修通村油路6.5公里,新修連戶路和院壩硬化2.22萬平方米。建成生態小公園、文體活動小廣場、農家書屋、文化活動室、衛生計生綜合室。村綜合辦公樓、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站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農民生產生活環境不斷改善,農村面貌發生顯著變化。
四是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積極發揮布依民族文化優勢,著力打造布依民族風情村。建成布依寨門、水車廣場、銅鼓廣場和布依族文化長廊等景點設施;成立了農村文藝宣傳隊1個,編排各類文藝節目20餘個;調頻廣播設施健全,接收設施完善,電視入戶率達95%以上;開展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和健身運動,民眾參與率達80%以上;農家書屋每周正常開放,圖書借閱率達70%以上;村青壯年文盲掃盲率達100%。
五是大力改善民生事業。
實施農村危房改造116戶,解決了農民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問題。建立了治安聯防隊伍,村民社會治安安全感達到90%以上。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做到應保盡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5%以上,常住人口重檢對象婦檢率達100%,達到鄉鎮計生合格村標準。制定了符合法律法規、符合實際的村規民約,健全和完善了村務公開、財務公開、村民代表議事會、黨員代表議事會等規章制度,實現村務公開率達100%,重大村務決策村民代表議事會成員參與率達90%以上,村民對村“兩委”滿意率達到90%以上。
地圖信息
地址:畢節市黔西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