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雲頂

烏雲頂

烏雲頂位於奉節縣南岸永樂鎮豐收村,海拔1400多米,烏雲頂有文峰塔身久經滄桑,巍峨挺拔,四周紅葉撩人,令人心醉。山腳秀美僻靜,高山蔬菜清香怡人,農家臘肉味美醇厚,鄉村田園風光優雅恬靜,是市民朋友們周末游、近郊遊的絕好去處。驅車從縣城至山頂不過40分鐘,觸摸秋天、拍照遊玩、摘“烏雲頂蔬菜”、品地道“農家樂”,一定讓你流連忘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雲頂
  • 地理位置:奉節縣南岸永樂鎮豐收村
  • 保護對象:烏雲頂文峰塔
  • 管理單位:奉節縣文物局
名勝古蹟,周邊景點,

名勝古蹟

奉節文峰塔建在縣城東南岸海拔約1200餘米的烏雲頂上,勢若擎天,遠望可及,與雄偉的夔門構成一幅壯麗的水墨山水畫。這個建於同治九年(1870年)、重修於光緒十九年(1893年)的文峰塔通高25米,共5層。站在塔前憑欄遠眺,東迎夔門朝陽,西送古城晚霞,一覽群山逶迤,實在令人襟懷坦蕩,塵慮盡消。2011年9月,奉節縣投資152萬元,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奉節縣文峰塔進行了修繕。

周邊景點

白帝城位於重慶奉節縣瞿塘峽口的長江北岸,奉節東白帝山上,三峽的著名遊覽勝地。原名子陽城,為西漢末年割據地的公孫述所建,公孫述自號白帝,故名城為“白帝城”。白帝城是觀“夔門天下雄”的最佳地點。歷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劉禹錫蘇軾黃庭堅、范成大、陸游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門,留下大量詩篇,因此白帝城又有“詩城”之美譽。
西漢末年公孫述據蜀,在山上築城,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氣,宛如白龍,他便藉此自號白帝,併名此城為白帝城。公孫述死後,當地人在山上建廟立公孫述像,稱白帝廟。由於公孫述非正統而系僭稱,明正德七年(1512年)四川巡撫毀公孫述像,祀江神、土神和馬援像,改稱“三功祠”。明嘉靖二十年(1533年)又改祀劉備諸葛亮像,名“正義祠”,以後又添供關羽張飛像,逐形成白帝廟內無白帝,而長祀蜀漢人物的格局。
2006年05月25日,白帝城作為明至清古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夔門[1](kuí mén),又名瞿塘峽、瞿塘關,瞿塘峽之西門。三峽西端入口處,兩岸斷崖壁立,高數百丈,寬不及百米,形同門戶,故名。長江上游之水納於此門而入峽;是長江三峽的西大門, 峽中水深流急,江面最窄處不及50米,波濤洶湧,呼嘯奔騰,令人心悸,素有“夔門天下雄”之稱。因瞿塘峽地當川東門戶,故又別稱夔門。
夔門雄踞瞿塘峽之首,亦是長江三峽之首,西起重慶奉節縣的白帝城,東至巫山縣的大溪鎮,全長8公里。在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中,它是最窄、距離最短的一個峽,瞿塘峽谷窄如走廊,兩岸崖陡似城垣,郭沫若過此發出“若言風景異,三峽此為魁”的讚嘆。
夔門由兩岸高山凌江夾峙,在巍峨壯麗的白帝城下,是長江從四川盆地進入三峽的大門。夔門兩側的高山,南名“白鹽山”,北曰“赤甲山”,拔地而起,高聳入雲。近江兩岸則壁立如削,恰似天造地設的大門。白鹽山系因粘附在岩石上的水溶液,主要含鈣質,色似白鹽而得名;赤甲山因含有氧化鐵的水溶液粘附在風化的岩層表面,此山土石呈紅色,如人袒背,故名赤甲山。隔江相望,一個紅裝,一個素裹,可謂奇景。兩座山都是石灰岩,長期的風剝雨蝕,使兩岸岩壁好似刀削斧砍一般,形成十分秀麗的片段景觀。面江迎風之絕壁陡岩,雖然寸草難生,而各現異彩,這些色調和晨曦、晚霞、明月交相輝映,形成了“赤甲晴暉”、“白鹽曙色”和“夔門秋月”等勝景。
烏雲頂
耀奎塔
耀奎塔位於奉節縣寶塔坪,其始建於清朝嘉慶三十三年。此塔高28米,因塔身為白色,故當地百姓又稱之為“望江白塔”。耀奎塔是古人祈福川江航行安全的“風水塔”。圖為修葺一新的耀奎塔
鳳凰山健身梯道上的鳳凰塔。2013年5月建成投入使用。鳳凰塔的建成,成為重慶奉節縣城市景觀的一大亮點。鳳凰山健身梯道上鳳凰塔背靠鳳凰山,面朝長江,遙望夔門,是中國傳統建築之經典七層寶塔,系明清建築風格。其主體建築為灰筒瓦屋面,門窗為暗紅色,赭色樑柱,二層及以上為木質仿古欄桿。鳳凰塔建築面積536.92平方米,建築高度34.38米,總投資約800萬元。
烏雲頂
鳳凰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