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水閣

江南水鄉烏鎮的傳統民居,歷史悠久;在河床中打下的木樁或石樁上架橫樑擱木板建成,三面有窗,憑窗可觀市河風光,具有江南典型建築特色。歷史上曾開河、疏浚等原因,部分水閣被毀,但大部分保存完整,成為烏鎮建築的獨特景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鎮水閣
  • 外文名:Wuzhen Water Pavilion
  • 認證級別:省級
  • 項目分類:傳統技藝
  • 國家:中國
  • 認證時間:2007年
  • 認證批次:第二批
  • 申報地區:中國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
簡介,歷史淵源,基本內容,基本特徵,

簡介

烏鎮是江南水鄉,當地居民世代依水而居,臨河建屋。民居的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樁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橫樑,擱上木板,形成具有江南典型建築特色的水閣。

歷史淵源

烏鎮古民居歷史久遠,距今至少已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烏鎮水閣起於何時,沒有文字記載,水閣的出現是和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商業交易密切相關的。烏鎮作為江南水鄉,具有獨特的地理位置。十字形的主河道將烏鎮自然地劃分成四條長街,水路航運發達。自古以來,當地人的交通工具都是以船為主,水閣就是他們的停船庫,類似現在的汽車庫,掀開水閣中的活動蓋板,即可汲水洗滌。水閣三面有窗,窗旁有門,門外有石階,石階一直延伸到水下。支撐水閣的石柱可以繫船停舟,在水閣下的河埠可以臨河打水,也可以洗衣洗菜。水閣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
傳說水閣是由一位機智的豆腐倌的違章建築而來,可是隨著時間的遷移,許多歷史都已煙消雲散,唯有這集生活的實用與享受於一體的建築形式因著人們的喜愛而得以保存和延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水閣是烏鎮的靈氣所在,雖然它沒有奢華,難比高樓。有了水閣,烏鎮的人與水更為親密;有了水閣,烏鎮的風貌更有韻味;有了水閣,烏鎮的氣質更為悠雅;有了水閣,烏鎮的歷史添了一份委婉。水閣是烏鎮的獨創,是烏鎮的魅力所在。

基本內容

烏鎮與眾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樁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橫樑,擱上木板,人稱“水閣”,這是烏鎮所特有的風貌。水閣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憑窗可觀市河風光。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這樣描述故鄉的水閣:“……人家的後門外就是河,站在後門口(那就是水閣的門),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夢回,可以聽得櫓聲唉乃,飄然而過……”
烏鎮水閣因三面有窗,憑窗眺望,水上風光一覽無遺。每當夜色降臨,河邊萬家燈火,水面波光粼粼,小橋、流水、人家,仿佛槳聲燈影中的秦淮河。烏鎮的市河交易也與水閣緊密關聯。舊時,四鄉八鄰的鎮村居民攜帶家裡的蔬菜、家畜搖船出市,逐漸形成集市。臨河的居民只要吆喝一聲,船就會搖到水閣邊,不出門也可以買到新鮮的食物。烏鎮西柵的水上市場被稱“水市口”,被一條東西走向的木棧橋一分為二,水域東西兩側臨河都建有水閣。
出生於烏鎮的茅盾先生對此情有獨鐘,他在離別家鄉五十年後還記憶猶新,在《大地山河》一文中留下了一段鄉情濃郁的文字:“人家的後門外就是河,站在後門口(那就是水閣的門)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夢回,可以聽得櫓聲欸乃,飄然而過……”水閣主要分布在烏鎮鎮區市河沿岸,東柵、西柵、南柵、北柵隨處可見,尤以西柵規模最甚,蜿蜒數里。在歷史上,因開河、疏浚等原因,一部分水閣建築被毀掉,但大部分保存完整,成為烏鎮建築的獨特景觀。

基本特徵

水閣的構造比較特別,在傍河的房屋背後,利用木樁或石柱打入河床,上架橫樑,擱上木板,懸空建房於河面。水閣具有三面臨河、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特點,人居其間,憑窗眺望,水上風光一覽無遺。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在水閣里納涼,休息,河上涼風吹來,十分愜意。冬天則可在水閣里曬太陽,和鄰居聊天,不亦樂乎。水閣也非常實用,舊時,當地人的交通工具是以船為主,水閣下面便成了他們的“停船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