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尼古拉-夏爾·烏迪諾
- 外文名:Nicolas-Charles Oudinot
- 別名:"法國軍隊的拜亞爾"、擲彈兵之父
- 國籍:法國
- 出生地:法國默茲省巴爾勒杜克
- 出生日期:1767年4月25日
- 逝世日期:1848年9月13日
- 職業:法蘭西第一帝國元帥
- 信仰:基督教
- 主要成就:凱瑟斯勞爾特之戰、烏爾姆之戰、一生負傷三十四次
- 逝世地:法國巴黎
個人簡介,個人榮譽,
個人簡介
1784年6月2日入伍至梅多克步兵團。1787年退伍經商。1789年7月 14日任梅塞志願軍第三營上尉。1791年升任中校。1792年-1793年,他率領志願軍在梅塞和沃斯傑斯地區作戰,後在哈圭瑙之戰中頭部中槍受傷。這是他一生中多次負傷的第一次。1794年6月因他在凱瑟斯勞爾特之戰(5月23日)中的戰功升任準將,時年27歲。此後至1798年,他一直在萊茵和莫塞勒軍團服役,1795年在曼海姆之戰中負傷。10月在烏爾姆之戰中六次負傷,被俘。1796年1月獲釋。9月在因格爾施塔德戰役中被軍刀砍傷四處,大腿被子彈穿透。1799年升少將。在蘇黎世戰役中指揮左翼軍隊,胸部受傷。不久任馬塞納的總參謀長。在這個位置上他受傷不止兩次。
1800年隨馬塞納赴義大利參戰。在熱那亞包圍戰中,他率領一支特遣隊成功地穿越英軍封鎖線,與瓦爾的絮歇將軍會師。1803年任步兵及騎兵總督察長。1805年受命組建擲彈師,隸屬拉納元帥的第五軍,並參加了1805年的戰爭。10月8日參加魏爾亭根之戰,表現出色。10月17日又助戰烏爾姆。11月16日在霍拉布倫之戰中再次負傷。12月2日參加奧斯特里茨會戰。1806年大部分時間用於療傷休養。1807年參加波蘭戰役。2月參加奧斯忒羅倫卡之戰。3月18日-5月27日參加但澤包圍戰,此戰中腿被打斷。未待傷勢痊癒,不屈不撓的烏迪諾就作為拉納軍的一個師長參加了6月14日的弗里德蘭會戰。1808年7月封帝國公爵,並被派至德國,在達武元帥的領導下組建預備隊。1809年以其組建的預備隊組成臨時第二軍並任軍長,隸屬拉納指揮,並參加了4月21日的蘭茨胡特之戰。5月21 -22日。在阿斯派因-埃斯林之戰中手臂負傷,但仍堅持指揮第二軍作戰。7月5-6日,在瓦格拉姆之戰中耳朵負傷。7月12日在戰場上被封為帝國元帥,時年43歲。
個人榮譽
皇帝退位後,烏迪諾任和談代表團成員,同聯軍代表簽定和約。路易十八任命他為皇家擲彈兵軍長。拿破崙一世回國後,他因忠於路易十八被拿破崙流放至自己的莊園。波旁王朝復辟後,任皇家擲彈兵及騎兵指揮兼第三軍區司令、國務大臣、議員、法國貴族。1816年任巴黎國民自衛隊司令兼皇家衛隊司令。1823年任第一軍軍長,入侵西班牙。不久攻占馬德里,並擔任總督。1842年任因瓦里德斯總督。1848年9月13日在任上去世,享年80歲。
1810-1812年在荷蘭服役。1812年指揮第二軍擔任右翼入侵俄國。在8月17-18日的普羅茨克之戰中肩膀被子彈打穿,只得退出戰鬥,將指揮權移交聖西爾並取得了當天的勝利。此後他一直在療傷,直到11月27-28日,在別列津納河之戰中與內伊元帥一起擔任掩護,側背受傷;在被送到醫務所後,又遭俄軍炮擊,房梁落下將他壓傷。1813年4月任第十二軍(25000人,由義大利人和克羅地亞人組成)軍長。5月20-21日作為右翼參加包岑之戰。8月受命統一指揮第四、第七、第十二軍和第三騎兵師約7萬餘人攻占柏林並殲滅聯軍北路軍團(73000名普軍、29000名俄軍和39000名瑞典軍,由瑞典王儲貝爾納多特指揮),雖然烏迪諾率部挺進到距柏林僅12英里的地方,但由於普將馮·比洛放水淹沒了平坦的沼澤地帶,使烏迪諾進軍遲緩,而且不得不分兵兩路;比洛乘機在格羅斯貝倫猛攻雷尼埃將軍的薩克森軍,俘虜1700人和26門大炮;雖然損失不大,但烏迪諾喪失了勝利信心而撤過易北河,本來從漢堡出發以接應烏迪諾的達武得知後,只得也撤回漢堡。法軍共損失近3000人,烏迪諾為這次失敗而引咎辭職。10 月,烏迪諾指揮青年近衛軍作為預備隊參加了萊比錫戰役。1814年法國戰役時期,烏迪諾任第七軍(17000人)軍長。1月29日在布里埃納之戰中雙腿受傷。3月20在阿爾西城下的血戰中,被子彈擊中了胸部,但勳章使子彈偏離了心臟,這是他一生中最後但也是最非同尋常的戰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