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蠻

烏蠻

“烏蠻”,是古代中國西南諸族的泛稱。隋唐時期,華夏民族將中國西南一帶社會發展水平低於中原的群體泛稱為“烏蠻”、社會發展水平與中原相近的群體泛稱為“白蠻”,“烏蠻”與“白蠻”不是專指哪個民族,只是特定時代對特定人群的一種泛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蠻
  • 外文名:Backward nationality
  • 出處:《新唐書·南蠻上》
洱海六詔,相關古族,社會發展,

洱海六詔

公元7世紀時期,洱海周邊有6個勢力較大的邦國,洱海北岸為“邆賧”,“邆賧”以北的洱源盆地南部是“浪穹”,洱源盆地北部是“施浪”,洱海東岸、賓川盆地、喬甸盆地一帶為“越析”,洱海西岸、西洱河、漾濞江一帶為“蒙嶲”,巍山盆地、彌渡盆地一帶為“蒙舍”;洱海北面的“邆賧”、“浪穹”、“施浪”為河蠻人邦國,合稱“三浪”,洱海西面及南面的“蒙嶲”、“蒙舍”是哀牢人邦國,洱海東面的“越析”是磨些人邦國;靠近唐朝的“邆賧”、“浪穹”、“施浪”、“越析”等國河蠻人、磨些人被唐朝稱作“白蠻”,離唐朝較遠的“蒙嶲”、“蒙舍”等國哀牢人被唐朝稱作“烏蠻”。
關於洱海周邊這6個邦國,《新唐書·南蠻上》這樣記載:“南詔,或曰鶴拓、曰龍尾、曰苴咩、曰陽劍,本哀牢夷後,烏蠻別種也;夷語王為詔,其先,渠帥有六,自號六詔,曰蒙嶲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兵埒,不能相君,蜀諸葛亮計定之。蒙舍在諸部南,故稱南詔。”

相關古族

“烏蠻”還包括很多消失的古族,比如:爨族、乾羅羅族、魯機族、孟族、披沙族、披族、招服族等等。
爨族,是以南中大姓爨氏為主的部落族群,分為東爨和西爨,東爨為“烏蠻”、西爨為“白蠻”。道光《雲南通志·南蠻志·種人》說:“爨,無姓氏,其稱爨者,從主姓耳。”
乾羅羅族,道光《雲南通志》記載:“居尚樓屋,食貴鹽,蒜人貌,皆黑。男子束髮纏頭,耳綴圈環,衣花短衣,披羊皮,用麻布裹脛,著草履。婦女以白麻分辮、束髮,頂綴海巴。其婚嫁奢侈相夸。每食,插箸飯中,擎拳默祝,以為報本。性勇好鬥,不通華言,頗勤耕織、樵採,歲輸賦稅。”
魯機族,又稱“母雞”,據說是因其男子頭上總是“標以雞羽”的緣故;也可能“母雞”是“魯機”的音訛。乾隆《東川府志》記載:“魯機,本一地名,居魯機村,有趙、李、楊三姓,至.今子孫蕃盛。”《皇朝職貢圖》等書記載,魯機族居住多選擇山崖溝壑險要之處,以竹建屋,喜遷徙。男子頭插雞毛,著短衣,赤足。婦女挽髻,脖頸上垂掛著珠玉串成的裝飾品,短衣長裙,衣裙上有剌繡的花邊。耕植以種蕎為主,農閒則“佩利刀,負強弩毒矢”狩獵,尤其善於捕捉猴子。獵捕到的動物,喜生食。遇事難以決斷時,均用雞骨占卜。
孟族,傳說是三國時孟獲、孟琰的部族。諸葛亮南征,“斬雍凱,釋孟獲,擢孟琰”。孟獲官至蜀漢政權的御史中丞,孟琰官至輔漢將軍。
披沙族,男子身材高大,挽髮髻,插銅簪子,衣著多為氈製品,披氈衫,赤足,善走山路。婦女穿戴與婦女相近。居山地,以蕎麥為主食,常用皮囊、水桶背水。畜牧業在經濟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不論寒暑,男婦共牧”。
披族,村寨多在山上,而田地多在河谷,春播後即牧畜、狩獵,秋收時再下山收割。社會經濟發展水平滯後,但交際和待客卻極有禮貌。衣著與披沙族相類。據《東川府志》記載,披沙族和披族居住在今東川至西昌途中金沙江邊“小地名披沙處”,故以“披沙族”和“披族”見稱。
招服族,《東川府志》記載:“居住在東川巧家廳二十一寨……地約三百里,村落不滿百家……其地又名木期古,有土城……”。招服族的生活習俗,未見有記載。

社會發展

“男則髮髻,女則散發,見人無禮節跪拜,三譯四譯乃與華通”。
“大部落有大鬼主,百家二百家小部落亦有小鬼主。一切信使鬼巫,用相制服。土多牛馬,無布帛,男女悉披牛羊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