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烏溪江引水工程(簡稱烏引工程),長江以南規模最大的引水項目,1989年動土興建.工程攔截烏溪江,飛越靈山江,橫跨金衢盆地10條大溪,洞穿18座大山,總乾渠達82.7千米,每年可向灌區供水9000萬立方米,它的建成從根本上解決了衢州南部地區55萬畝農田嚴重乾旱缺水的問題.
浙江省烏溪江引水工程灌區是全國大型灌區,它利用烏溪江、黃壇口兩座大型水庫的發電尾水,攔江築壩,開渠引水,集
農業、工業、生態、發電、旅遊和城鎮生活用水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水利工程。灌區設計灌溉面積71.86萬畝。總乾渠全長80公里,橫跨衢州、金華兩市的五個縣(市、區),設計引水流量38立方米/秒。灌區的建成運行,為浙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建設歷史
1994年8月4日,烏溪江引水工程衢州段全線通水。滔滔江水歡騰著湧入衢州南部久旱龜裂的土地,並繼續向金華地區奔涌。烏溪江引水工程的建成,從根本上解決了衢南、金華嚴重乾旱缺水問題,這是金、衢人民夢寐以求的大喜事,也是浙江的一件大喜事。
烏溪江古稱東溪,又稱周公源,為衢江一級支流,發源於衢州南部仙霞嶺山脈,流經龍泉、遂昌進入衢州境內,在衢州市東3公里處匯入衢江,全長160公里,流域集雨面積2683平方公里,年均降水量1800毫米,平均流量為94.5立方米/秒。烏溪江引水工程是利用烏溪江、黃壇口兩座大型水庫(蓄水量17億立方米)的發電尾水,攔江築壩,開渠引水,集農業、工業、生態、發電、旅遊和人民生活用水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水利工程。工程乾渠起自烏溪江電廠下游,經柯城、衢縣、龍游、金華,止於蘭溪的高潮水庫,橫跨衢州、金華2市的5個縣(市、區),總長達82.7公里,其中衢州市境內53公里。工程浩大艱巨,被稱為“江南紅旗渠”。
建設烏溪江引水工程,是金衢盆地特別是衢南人民長期的願望。衢州自古多苦難,歲歲洪澇歲歲旱。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曾寫過“是歲江南旱,衢州人食人”的詩句,真實地記錄了衢州大地遭受乾旱的嚴酷情景。
新中國成立後,衢州人民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建成了一批山塘水庫,大大改善了水利條件,但由於受財力和水資源的限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乾旱問題。20世紀70年代,中共衢縣縣委經過調查和論證,決定上馬烏溪江引水工程,得到浙江省和國家水利部的批准。後因經濟調整,計畫未能付諸實施。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隨著農村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和農民生產積極性的提高,對水利條件進行根本性改善的呼聲越來越高。省人民政府在規劃、構想全省經濟戰略格局時,要求加緊開發金衢盆地黃土丘陵,把它建成全省第二個商品糧基地,決定對解決金衢盆地黃土丘陵缺水問題給予全力支持。1984年,省水利廳就烏溪江引水工程規模等問題,組織有關市、縣進行磋商。1985年5月,金華、衢州分設為兩個省轄市。新組建的中共衢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雄心勃勃,開始描繪新衢州的藍圖,烏溪江引水工程重新被提上了重要議事日程。1986年4月,省水利廳召集金華、衢州兩市有關人員開會。1988年7月,副省長許行貫召集省和衢州市、金華市及衢縣、柯城、龍游、金華、蘭溪等縣(市、區)有關部門負責人在衢州開會,專門研究烏溪江引水工程建設問題。1988年9月,省水利廳遵照省委、省政府領導的指示,在杭州召開烏溪江引水工程項目論證會議。同月,省委、省政府批准烏溪江引水工程建設項目為浙江省“八五”重點工程之一。
衢州市各級領導機關和廣大幹部民眾迅速行動起來,市、縣(區)都相繼成立了工程指揮部,爭分奪秒地做好前期準備工作。1989年8月8日,烏溪江引水工程渠首樞紐工程破土動工。1990年1月2日,衢州市委在渠首工地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在全市範圍內實行全黨動員,全民發動,全力以赴地投入工程建設。衢州市委、市政府發出兩個一號檔案,號召全市人民發揚艱苦創業精神,黨員幹部帶頭,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物出物,勒緊褲帶,背水一戰。一次次會戰、攻堅在總乾渠全線展開,市、縣、鄉、村各級領導帶頭上陣,柯城、衢縣和龍游的廣大幹部民眾,市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幹部職工,人人爭著為工程建設出錢出力。“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烏引精神”不斷被發揚光大。烏溪江引水工程建設自始至終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協的領導多次深入工地,視察和指導工作。省委書記李澤民先後四次到工地視察,副省長許行貫十多次來到工地。省政府除按民辦公助的性質及時撥給補助經費外,還在物資、技術等方面給予幫助。省水電勘測設計院的工程師們到工地現場設計;省政府辦公廳、省計委、省水利廳、省財政廳、銀行、省電力局、省物資局等部門領導多次深入工地,為工程排憂解難。建設工程還得到了駐浙人民解放軍的大力支持,人民子弟兵奮戰在工地上不下1萬人次。得民心、順民意,烏溪江引水工程得到了當地人民民眾的大力支持。工程建設需征地6000多畝,拆房160多戶,涉及的鄉村、農民顧大局、識大體,從不提過分要求,做到了渠道通向哪裡,土地就徵到哪裡,房屋就拆到哪裡,從沒碰到“釘子戶”。不僅如此,在工程遇到資金缺口時,當地民眾又紛紛集資、捐資或以勞代資。
風雨兼程戰山河,雙手鑿開千層岩。經過4年多時間的艱苦奮鬥,衢州人民投入1000餘萬個勞動日和建設資金9000多萬元,在53公里的總乾渠上開鑿了18個隧洞,總長9863米;架設了6條渡槽,總長1468米;建成了5處倒虹吸,總長708米;還完成了430多處小型建築物,挖填土石方總量達730餘萬立方米,基本完成了衢州市範圍內工程總乾渠的建設任務。工程實際總投資達2.88億元。
1992年8月,從渠首至龍游犁園段總乾渠試通水成功,在農田抗旱中發揮了重要作用。1994年8月初,衢州市範圍內的53公里總乾渠全線貫通。8月4日,省政府在龍游舉行了隆重的烏溪江引水工程衢州通水到金華典禮,以後又陸續將水送到金華的2個縣(區)。
烏溪江引水工程建設的規模之宏偉,施工速度之快捷,工程質量之優質,經濟、社會、生態效益之顯著是少有的。工程的建成,每年可向灌區供水9000萬立方米,從根本上解決了金華、衢州2市5縣(市、區)70多萬畝農田嚴重乾旱缺水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金、衢地區5個縣(市、區)20多個鄉鎮的工業用水及生活用水問題,改善了生態環境,達到了綜合利用水資源的目的。如今的烏溪江引水工程,猶如一條綠色的巨龍蜿蜒在衢南大地,滋潤著金衢盆地數十萬畝良田和數十萬人民的心田。
它是浙江水利史上的豐碑,更是一曲人與自然和諧的頌歌。烏溪江引水工程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浙江水利事業發展的縮影。60年來,浙江水利建設高潮迭起,成就輝煌。
到2008年底,全省水利總投入達1620億元,建成了10萬方以上水庫4057座,總庫容量相當於3800個西湖。這些大大小小的水庫,防洪保護面積達1000多萬畝,灌溉農田1400多萬畝,為70%以上的城鎮提供優質水源,每年向工農業及城鎮居民生產生活供水90多億立方米,年發電量60億度;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中有烏溪江引水這樣的大型灌區11處,修造水閘3100多座,全省有效灌溉面積達到2100多萬畝,占耕地面積的85%,其中旱澇保收田達1500萬畝。全省水利建設正以民生水利為重點,按全面構築防洪保全、水資源、水環境三大保障體系的要求,切實抓好千萬農民飲用水、千庫保全、萬里清水河道及水資源保障百億等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強水行政管理,努力發揮水資源的最大效益,為浙江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服務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