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起源
烏木木雕藝術的起源與馬孔德部落的興衰遷徙密不可分,馬孔德部落有幾個分支,其中以烏木雕見長的馬孔德人原本聚居於現今莫三比克東北部的喀伯-戴爾嘎多地區。由於非洲南部班圖族人的向北擴張,喀伯-戴爾嘎多的馬孔德人於1800年左右開始向北遷移迴避,直到歐洲殖民者完全占據東部非洲後才停止。隨著烏木雕的商業化進程,烏木雕藝人逐步向城鎮集中,其中在坦尚尼亞的三蘭港集中了大量的馬孔德烏木雕藝人及其後代。
烏木木雕的技藝從家族式父子傳授逐漸發展成作坊式師徒傳授,而木雕造型從一脈承襲、模仿托生為主到銷售商根據買主要求而設計造像。
坦尚尼亞三蘭港和阿魯沙等地的烏木木雕作坊,由於作坊主以較雄厚的資金控制了原材料和製作工具,從而控制了坊中的工匠及其技藝。
烏木是一種質地密實的木材,木色黝黑,重如鑄鐵,國際市場上1立方米烏木材的售價在2萬美元以上。
雕刻界一致認為,儘管擅長烏木雕刻的馬孔德人也遷徙到了東非其他國家,但主要還是定居在坦尚尼亞境內的這支馬孔德人。在過去100年中,隨著社會經濟文化的變遷、思維方式的改變和創作動力的變化,他們形成了獨具一格的烏木木雕風格。這種風格既顯示著馬孔德人的內心世界,又體現出外部世界對世間萬物的認知。
烏木雕的製作
由於烏木堅硬,雕刻極其困難。雕刻前,工匠先根據烏木的形狀在腦海里構思出輪廓,然後用斧頭砍出粗糙的外形,再用鑿子、銼刀等工具雕刻出細節,最後是用砂紙等進行長時間的打磨,一件烏木雕要花去匠人一兩個月的時間。由於都用簡單的工具手工製作,烏木雕造型簡單,自然質樸,許多工藝品還保留著原木的痕跡。這些民間藝術家們運用誇張變形的手法,概括而簡約的造型,來表現原始的唯美和寧靜,詮釋他們對事物的獨特理解和對生命的關注。烏木雕藝術折射了生活,融入了自然,再現了夢想。
烏木雕的分類
非洲烏木雕大致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人物雕像,如頭像、胸像、男人狩獵、少女頂水、母親哺嬰、藝人擊鼓、僧侶念經等,表現了人的生存、人的追求、人的憧憬與人與自然的和諧。第二類是動物雕像,如獅子、犀牛、大象、長頸鹿、河馬、羚羊等,這些憨態可掬、性情靈動的野生動物,被刻畫得栩栩如生,具有獨特的活力和美感。第三類是圖騰,非洲有各種原始宗教,烏黑光亮的烏木圖騰更現神秘。第四類是器具,這類雕刻包括非洲人民的勞動工具和生活用具。
走向國際市場
馬孔德烏木雕分為實用木雕和藝術木雕兩大類。流行於東非烏木雕坊間的藝術木雕的雕刻主題主要體現出東部非洲歷史上的3個主要時期:前殖民時期、殖民時期和獨立後時期。
前殖民時期的木雕主題多是部落禮儀性質,如少男少女成年禮上使用的禮儀器物,具有濃厚的部落道德規範、原始宗教教義和禮儀繁文縟節的色彩。例如在實用性木製用品上,花紋圖案的多寡、器形的大小、額外裝飾的有無,均是體現馬孔德部落中長幼男女尊卑有序的標誌。
馬孔德早期少有的動物造像雕刻主要是用來驅邪避疫、招財祈福。此類木雕主要是供放置在屋頂或家中特定位置,或者嵌於其他家具中。
葡萄牙殖民者以及後來先後統治東非地區的德國和英國殖民者是東非烏木木雕最早的出口推銷者。在上個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不少馬孔德木雕藝人來到坦尚尼亞東南部的馬薩西,並且逐漸在這個毗鄰莫三比克的地方聚集成一個莫三比克馬孔德移民的小“國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隨著更多歐洲人和南部非洲歐洲移民後裔布爾人湧入坦尚尼亞,馬孔德烏木木雕的成品量開始增加,其中尤以動物和人物的造型為主。而此時的烏木雕成品也開始批量向葡萄牙、義大利、德國和英國出口。
獨立後時期烏木雕造像最主要的變化就是,人自身開始成為烏木雕刻的主題:人類生活的百態、人類喜怒哀樂的表情、人類的各族各行各業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如傳遞訊息的信使、哺乳中的母親、抽水煙談天的長者們。
精品烏木木雕必須是在完整的木材上完成,不能有斷裂、不能有拼接、不能雜以樹皮的雜色。但是隨著烏木資源的減少,不少工匠開始以其他木材“魚目混珠”,他們用黑色鞋油把木雕塗抹打磨得與烏木十分相似,唯獨在重量上與真正的烏木難以相比。即使是質地同樣密實的柚木,在重量上還是難與烏木相提並論。
在東非3國中,坦尚尼亞和肯亞是集烏木雕製作和銷售於一身的國家,其他東非國家主要是轉賣烏木雕成品。隨著旅遊業的逐漸發展,東非烏木雕也隨著遊客向更多的國家流傳,越來越多的人通過耳濡目染,漸漸了解到東非木雕和馬孔德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