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干達伊斯蘭教
- 位置:非洲東部
- 面積:241038平方公里
- 人口:1640萬
伊斯蘭教,其它,
伊斯蘭教
11世紀末,伊斯蘭教由阿拉伯商人開始傳入烏干達(史稱布乾達國),國王大衛二世改宗伊斯蘭教後,使其地位大為增強。此後,蘇丹和努比亞穆斯林又將伊斯蘭教傳入烏干達西部。19世紀70年代,國王穆台薩宣布伊斯蘭教為國教,但不久發生了基督教、天主教與伊斯蘭教之間的連年戰爭,布乾達王國迅速衰落,伊斯蘭教幾無發展。代之而起的是得到英國殖民當局保護的基督教和天主教。1971年阿明軍政府執政後,為爭取阿拉伯國家的支援,曾藉助政權力量強制民眾信奉伊斯蘭教,並把基督教學校改為伊斯蘭學校,引起不滿。1974年全國9省省長中7位是穆斯林。伊斯蘭教界一直積極地支持阿明政權。1979年阿明政權解體後,幾萬名穆斯林逃到鄰國薩伊、蘇丹等地。現今的烏干達政府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承認了伊斯蘭教為主要宗教之一。烏干達穆斯林多屬於遜尼派的沙斐儀教法學派,少數為艾哈邁迪亞派信徒。主要組織有:烏干達穆斯林最高理事會、烏干達最高伊斯蘭教大會(1972年成立,為全國伊斯蘭組織的最高領導機構)。穆斯林在政治上有一定影響,不少人在政府、軍隊中任中高級職務。絕大多數穆斯林經商。全國約有2千多座清真寺,以坎帕拉老城的清真寺(1916)、納卡斯羅清真寺(1918)、努爾班博清真寺(1920)較為著名。各清真寺都開辦伊斯蘭講習班。
其它
此外,還有為數不多的經文學校。宗教法官負責處理穆斯林的內部事務,伊瑪目除領拜外,還為穆斯林主持婚禮。每年約有2千人去麥加朝覲。烏干達穆斯林組織與伊斯蘭世界聯盟、世界伊斯蘭大會均有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