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岡櫟

烏岡櫟

烏岡櫟,殼斗科櫟屬,常綠喬木,高達10米或成灌木狀。葉互生,革質。果長橢圓形,花期3-4月,果熟期9-10月。常生於山地岩石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岡櫟
  • 學名:Quercus phillyraeoides A. Gray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雙子葉植物綱 Dicotyledoneae
  • 亞綱: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 :山毛櫸目 Fagales
  • :殼斗科 Fagaceae
  • :櫟屬 Quercus
  • :烏岡櫟
  • 分布區域:中國遼寧華北華中華南及西南各省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10米。小枝纖細,灰褐色,幼時有短絨毛,後漸無毛。葉卵狀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2-6厘米,寬1.5—2.5厘米,頂端鈍或短漸尖,基部圓形或近心形,邊緣1/4以上有波狀小鋸齒,幼時兩面有毛,後漸無毛或背面中脈基部有絨毛,側脈纖細,6—8對;葉柄長3—5毫米,被柔毛。殼斗碗形,包圍堅果1/3—1/2,直徑1—1.2厘米,高約8毫米,內壁有灰色絲質絨毛;苞片寬卵形,頂部收縮成一小鈍頭,除鈍頭外均有灰色細絨毛。堅果卵伏橢圓形至長橢圓形,直徑0.8—1厘米,高1-2厘米,果臍凸起。花期5月,果熟期翌年10月。
烏岡櫟

生長環境

產滇東南海拔1100-1700米陽處山脊或岩石上。我國長江流域中下游和南部各省區,北至陝西均有分布。日本亦有。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保護樹種
生態習性:適應性強,喜光,抗乾旱,耐瘠薄,生長偏慢。樹幹略有彎曲。

分布範圍

產於遼寧華北華中華南及西南各省

主要價值

綠籬綠籬是園林綠化中的一種重要配置手段,早在數千年前,我國就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榆莢車前蓋地皮,薔薇蘸水苟穿籬”等詩句的寫照。而選作綠籬的植物必須具備壽命長、枝葉繁茂、適應性強、耐修剪等特點,這樣才能使綠籬起到分隔空間、範圍,襯托景物,美化環境及防護作用等。烏岡櫟屬於常綠植物,其葉呈深綠色,枝繁葉茂,枝葉的顏色在四季輪換中沒有太大的變動,景觀效果較為穩定;它萌櫱性、再生性強,適合於各種綠籬造型的修剪,並且具有較強的抗病蟲害能力;此外,烏岡櫟的葉、花、果均小而密,適合於綠籬作為背景牆的功能。因此,選擇烏岡櫟種植於庭院四周、一般建築物邊緣、噴泉、背景圖等,具有極佳景觀效果。我國目前使用的綠籬植物較為單調,烏岡櫟不僅綠籬植物增添了選擇,而且其造型、養護等各方面均不亞於目前106常用的綠籬植物。
盆景盆景起源於中國唐朝,它是風景園林花木景觀的藝術縮製品,能在咫尺空間集中體現山川神貌和園林藝術之美,被譽為“無聲的詩,立體的畫”。作為盆景藝術主材之一的植物選材,除了基本的生物學特性要求(如生長緩慢、耐剪耐扎等)以外,還要求其具有一定的藝術美學性,即樹姿力求古樸、秀雅、蒼勁、奇特等。烏岡櫟大多生長於山勢陡峭的懸崖或山脊上,土壤瘠薄、保水性差,環境十分惡劣,因此其具有極高的耐貧瘠的特性;其次,烏岡櫟的枝條一般多集生於主幹,樹頂收得順,並可做極佳的藝術造型;另外,它的根系十分發達,顯示出它的蒼老古樸、姿態奇特之美。經過合理的養護,一盆精美的蒼老、懸根、枝展、葉茂的盆景就會展現在人們的眼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