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成立於1987年7月20日,是全國惟一的烏孜別克民族鄉,也是一個居住分散,以牧為主,牧農結合,綜合發展的牧業鄉。該鄉位於木壘縣城北13千米處。全鄉轄阿克喀巴克、南溝、東溝3個村,聚居著以烏孜別克族、哈薩克族為主的6個民族,有1 113戶3367人。其中烏孜別克族997,占總人口的30.92%。2010年,全鄉人口出生率1.26%,死亡率0.57%,自然增長率0.78%。全鄉總面積1 393平方千米,境內由山區、丘陵、平原戈壁、沙漠等4個地貌單元組成。有可耕地面積1 000公頃,已開墾種植800公頃(山旱地80公頃),人均占有耕地0.34公頃,配套防滲渠道25.4千米,機電井17眼。有可使用草場69 333公頃,退牧還草13 200公頃,占總面積的49.76%,人均占有草場22.5公頃。北部草場與蒙古國交界,國界線長24.3千米。全鄉林業總面積458.7公頃,森林覆蓋率2.8%。全鄉有學校1所,教師46名,在校生277名,有衛生院、所3家,醫務人員14人,公路通行里程13千米。
歷史
木壘哈薩克自治縣的烏孜別克族主要分布在水磨溝、英格堡山區,也就是現在的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烏孜別克族的族源,是很早就生活在中亞的當地居民,如粟特人、花喇子模人、費爾乾人和後來進入的部分操突厥語部落的人。十六世紀之後,在鄰近我國新疆的中亞地區先後形成了以烏孜別克人為主體的哈布拉、希瓦、霍汗(浩罕)三個汗國。這幾個汗國與我國政治文化交往密切,商業貿易往來尤為頻繁。烏孜別克民族原大多以經商為主,常來新疆交流社會文化及經商。就是因為有了經商活動,烏孜別克族人才來到了新疆定居。據一些烏孜別克族老人講,他們的祖先大約在1835年至1840年之間,陸續離開了現在的烏茲別克斯坦國的安江城郊庫勒托別的地方,來到了中國新疆阿勒泰地區。一段時間後,這些人又遷徙到了現在的蒙古人民共和國科布多省(當時這裡都是中國的地方,蒙古國尚未建國)。大約在1885年時,又來到了烏魯木齊南部山區。後來慢慢向東轉移,最後落腳於木壘縣、奇台縣的一些地方。當時,烏孜別克族人主要是從事商業。後來,由於與哈薩克民族雜居,大部分人逐漸由經商變成從事畜牧業。來到木壘的烏孜別克族人依靠自己的雙手和辛勤的勞動,依賴當地的資源,漸漸地解決了生活和生存問題。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木壘的烏孜別克族人夏季在大南溝、東溝以及開墾河以南的斯特克薩依、塔依唐巴拉乾、瓊塔斯、喀因得布拉克、吐孜托磙、開恩加依拉克這些曾被稱作“商人們的夏牧場”的山區放牧。冬季以博斯坦鄉東部的歷史上曾被稱為“商人們的五條溝”為冬牧場。“商人們的五條溝”即薩爾賽爾克、哈夏霍勒、甘溝、薩馬勒薩依和大郎薩溝。春季以奇台縣現在所屬的喀拉布拉克、巧拉克巴斯陶等地為春牧場,在那裡接羔育幼,並獲得了上述各地的草場所有權和使用權。可惜的是博斯坦公私合營牧場建場時,將“商人的五條溝”劃歸了博斯坦牧場;而1959年的一紙協定又將開墾河以南的約14平方公里的草場,即“商人的夏牧場”使用權被奇台縣拿走了。
烏孜別克族有自己的語言文字。其語言屬於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西匈語支,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拼音文字。由於長期與維吾爾族、哈薩克族雜居,所以大部分烏孜別克族人都用維吾爾文或哈薩克文。烏孜別克族的文化教育水平較高,很多人從事文化教育工作。
現在大南溝鄉的烏孜別克族主要分屬於哈薩克拜、吐爾遜巴合、和卓、熱掃勒、伊布拉依木、哈斯木等六個家族的後代。因長期與哈薩克族人民生活在一起,又在一起從事畜牧業生產,所以,他們通曉哈薩克語,完全使用著哈薩克族語言文字。同時,其風俗習慣、飲食起居、穿著打扮都與哈薩克族沒有多少區別。由於上述原故,在歷史上有一個時期,他們曾被稱為“洽拉哈薩克”。
烏孜別克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現代烏孜別克人主要生活在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庫曼斯坦、伊朗、阿富汗等國家和我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國烏孜別克族總人口目前有15,000餘人(1990年統計時為14,763人),主要分布在北疆的烏魯木齊、伊寧、木壘、奇台、塔城和南疆的喀什、和田、莎車、葉城等縣、市,是我國人口較少、居住較為分散的民族。
據史書記載,烏孜別克族的族名,最早來源於十四世紀上半葉,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當時,蒙古帝國的屬國欽察(金帳)汗國的第七代君主稱烏孜別克汗。在他執政時,政權一度強盛,被稱為“烏孜別克國”,所屬的臣民被稱為烏孜別克人。《元史》中稱其為“月即別”或“曰祖別”。“烏孜”意為自己,“別克”即伯克(官職名),烏孜別克的意思是“自己的領袖”。
烏孜別克族信仰伊斯蘭教。風俗習慣、衣食起居等和維吾爾、哈薩克族大致相同。他們和維吾爾族、塔塔爾族、哈薩克族有聯姻的傳統。
烏孜別克族的服飾以男女都戴各式小花帽為特色。小花帽有花、素兩種,是用燈芯絨或黑絨製作的。婦女喜歡穿絲綢製作的連衣裙,老年婦女的連衣裙較為寬大、褶多,顏色簡樸;婦女喜歡戴耳環、戒指、項鍊等多種首飾。男子內穿絲綢或布料的長袖襯衣,外穿斜領右開襟很長的長袍,長袍無扣,用三角繡花腰帶束系;一般青年人的腰帶顏色鮮艷,老年人的腰帶較為素潔。
烏孜別克族人的飲食豐富多彩,多吃羊、牛、馬肉及其乳製品。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饢和奶茶,喜歡吃“庫爾達克”(炒肉)和蜂蜜、糖漿。“納仁”是烏孜別克族最具民族風味的食品;烹調時將切碎的熟肉和蔥頭、優酪乳攪拌在一起,澆以肉汁,用胡椒調味,以手抓食,是用以待客的珍貴食品。他們喜飲紅茶和茯茶,也喝馬、牛、羊奶。烏孜別克族熱情好客。他們常用抓飯招待客人,客人至少要吃一點,否則被認為是對主人的不恭。
烏孜別克族人能歌善舞。民族樂器主要有“都它爾”和“彈布爾”以及音色相當優美的“斜格乃琴”。民間音樂曲調婉轉動聽。舞蹈以動作輕巧、富於變化而聞名。另外,烏孜別克族刺繡工藝也很精美細緻,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大南溝和東溝的烏孜別克族人占到了全縣烏孜別克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是木壘烏孜別克族聚居的兩個行政村。1986年3月,木壘哈薩克自治縣人民政府上報了《關於要求將大南溝村和東溝村合併成立烏孜別克民族鄉的報告》,12月26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政廳下達批覆,同意“木壘哈薩克自治縣成立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其行政區域包括從英格堡鄉劃出的東溝村和從西吉爾鄉劃出的大南溝村。共2333人。鄉政府駐大南溝村。”
------------------------------------------------------------------------
在過去的2013年,凡是到過新疆昌吉州木壘縣鳴沙山旅遊的人們,都會被一幅幅靚麗的風景所吸引,那就是木壘縣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特色牧民新村。
從木壘縣城通往鳴沙山-胡楊林的途中,人們遠遠就可以看到牧民新村豎起的古香古色的木製大門,門楣上題寫著“烏孜別克族民俗村寨”九個大字,大門的左側矗立著一塊巨石,上面雕刻著“絲路文化和烏孜別克族鄉的簡介”。通往新村的柏油馬路兩旁樹立著兩排整齊的路燈,走進大門不遠處右側新建的兩層小樓是牧民新村社區,社區門前是民俗文化廣場,廣場中央有LED顯示大屏,周圍綠樹草坪,花團錦簇,在紅色房屋的映襯下,讓人耳目一新。整個村莊獨特的建築風格,彰顯著烏茲別克族的特色,儼然一處民俗旅遊景點。
烏孜別克族民俗村寨大門 2013年新建成的民俗文化廣場一角
小朋友們在民俗廣場上玩遊戲
據悉,2008年為了讓烏孜別克族鄉牧民定居下來、留得住、能致富,鄉黨委、政府經過多方調研、考證,決定依託南山資源優勢,將“牧民定居新村”作為一個富民示範新村重點建設項目。2013年,木壘縣委縣政府在福建援建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幫助下,以“生態發展、建民俗村寨”為主題,搶抓西域古道“千里黃金旅遊線”機遇,將牧民新村打造成了特色成民俗村寨,烏孜別克族鄉牧民順利定居新村。
定居在新村的牧民大多是從跨度300公里的牧民放牧點搬遷而來,各村牧民混合定居一處,牧民外出辦事,比如到村上開會、報銷合作醫療等,來回就是兩天,非常不方便。面對牧民新村管理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烏孜別克族鄉黨委政府決定打破村級行政區劃界線,在牧民新村建起了全州第一家牧民定居社區,搭建服務平台,各村聯合辦公,零距離服務百姓。
社區內設服務大廳,實行一個視窗受理、一條龍服務、一次性辦結。社區規定,每周由1名科級幹部、3個站所、6名機關幹部輪流坐班,隨時零距離面對面服務牧民。服務大廳還提醒牧民“節假日預約”,為申辦人提供定時、定事、定人服務,做到急事急辦、特事特辦,以前牧民兩天辦完的事,現在家門口僅半小時就搞定。
為解決牧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社區建立了老年活動中心、圖書室、少兒活動室、婦女活動中心等活動陣地,並全天候免費向廣大農牧民開放,全方位服務牧民衣食住行。社會管理模式的轉變,使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生產、生活習慣向半居半牧的方向轉變。牧民阿依木汗說:“我們現在享受著和城裡居民一樣的待遇,我們幸福感越來越強了!”
牧民產業轉型發展第二、三產業
新村牧民由遊牧轉變為定居,發展民族特色旅遊業,創新民族品牌,發展第二、三產業。烏茲別克族鄉提出了“家家有創意,戶戶有特色”的規劃方案,鼓勵並支持新村牧民積極打造精緻型、養身型牧家樂,把“牧家小吃”變成“風味飲食”、“賺錢飲食”,以餐飲業突出“游、購、娛”等旅遊要素,重點推出手抓肉(羊肉、馬肉)、烏孜別克族抓飯、納仁、烤羊肉、烤駱駝等特色選單。2013年籌資500萬元完成民俗村寨的13戶烏孜別克風情家訪點,目前已投入使用並隆重推出這些菜品,初營業月收入1萬元左右。同時,鄉黨委政府還組織專家、能手設計並推出民俗村寨特色旅遊產品、紀念品等。
在中國民歌爭霸木壘海選專場榮獲一等獎的烏孜別克族胡馬爾亞烏斯曼看準了這一商機,辦起了自家的牧家樂“新世紀音樂餐包”。走進胡馬爾亞烏斯曼的牧家樂,取暖設備、民族特色餐桌、統一配套修建的60平方米餐飲用房一應俱全,唯一與其他村裡的牧家樂不同的是,他在自己的牧家樂中多做了一個特色的秀台,在這個秀台上他可以給客人表演民族特色歌舞節目,前來旅遊用餐的客人們可以一邊品嘗烏孜別克美食,一邊感受民族歌舞的魅力。
烏茲別克族鄉依託南山資源,引導農牧民通過房屋改造發展家庭式旅遊業,形成“一村一主題”、“一戶一特色”的發展格局,讓遊客住在農牧家屋、吃農牧家飯、喝農牧家茶。牧民把南山上採摘來的野生薄荷、一枝蒿草等野生植物,製作包裝成野薄荷、一枝蒿等養生保健茶,成為遊客非常喜愛的茶品,並銷往疆內外市場。截至2013年底,全鄉共有牧家樂接待點31個,其中:新增17個,實現旅遊收入270萬元,實現人均增收230元。
新村巴扎爾開闢牧民增收新渠道
2013年,為了開闢新村牧民增收新渠道,烏孜別克族鄉申請開辦了首家牧區集市交易日活動,每月逢2日在民俗村寨民俗文化廣場進行商品集中交易。2013年12月12日,舉行首次集市貿易日,以本地牧民為主,奇台縣和木壘縣的商家共同參與,共69家商鋪在民俗村寨交易市場進行商品交易,參與黨員民眾達3000餘人(次),實現商品交易額達4萬餘元。交易活動主要銷售農副產品、農畜產品、特色清真小吃、民族刺繡產品及手工藝品等,新村周邊的牧民也將自己家的食品擺在市場上出售,使定居下來的農牧民的生活更加方便,在保障民族特色商品交易市場的穩定性和持續性的基礎上,實現了經濟效益最大化。
為了鼓勵和帶動新村牧民積極參與集市活動,鄉黨委政府結合“黨員創業帶富工程”,以集市日活動為平台,要求黨員幹部起帶頭作用,帶動新村牧民積極參與,讓新村牧民成為集市日商鋪的“主力軍”,真正使集市日活動成為新村牧民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民俗村寨被納入木壘縣“十個一”旅遊品牌
牧民新村是從木壘縣城通往鳴沙山—胡楊林景區的必經之地,在人們觀賞自然景觀的同時,更要讓人們了解當地的民俗風情、特色文化。木壘縣抓住西域古道“千里黃金旅遊線”機遇,將民俗村寨納入全縣“十個一”旅遊業品牌之一,從挖掘烏孜別克族文化入手,打造民族風情體驗帶、文化美食休憩帶,讓遊客感受獨特的烏孜別克族民俗文化,享受到木壘縣豐富的特色美食。同時,推出民俗村寨至南部山區生態休閒一日游、民俗村寨至嗚沙山胡楊林一日游兩條旅遊線路,將烏孜別克族鄉旅遊文化充分融入“絲綢之路經濟帶”中。
為了讓旅客體驗草原文化,烏茲別克族鄉在民俗村寨馬路邊選擇一處空曠荒野,建起了民間賽馬場,使途徑鳴沙山胡楊林的旅客留置當地觀看民族傳統體育項目。
2014年,該鄉還將建設一座容納萬人的室內體育館,開展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比賽。木壘縣將該鄉作為哈薩克族摔跤項目培訓基地,聘請了2010年90公斤級的摔跤冠軍阿拉甫任培訓基地校長,已經有20名學生在他的輔導下開始訓練。
在冬天旅遊淡季期間,該鄉在民俗村寨旁邊400米的塑膠跑道上建起了溜冰場,吸引了大批旅客前來。
民俗村寨歡迎您
自大南溝烏孜別克族鄉被昌吉自治州確定為特色鄉鎮建設示範鄉後,鄉黨委政府在重視自身建設的同時,不斷加大對外形象的宣傳、推介力度。為了讓更多的人們了解民俗村寨,提高民俗村寨的知名度,進而推動烏茲別克族鄉的社會穩定、經濟建設和文化的跨越式發展,鄉黨委政府在駐地阿克喀巴克村入村處,懸掛著“南有青松,北有胡楊,全國唯一的烏孜別克族鄉在中央”和“大南溝景區歡迎您”大型醒目宣傳牌。
定居新村的牧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展開了熱情的雙臂,親切地呼喚著:來吧,朋友,吃一頓絕佳的特色美食、看一段優美的民族舞蹈、聽一曲動人的烏孜別克民歌、觀一場激烈的民族體育比賽、賞一片美麗的草原風光、購一件別具特色的民族飾品……民俗村寨歡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