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什鷹嘴豆

烏什鷹嘴豆

烏什鷹嘴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烏什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托什乾河流經烏什縣縣境中部,形成由西向東開闊的衝擊平原,並呈扇形向東南傾斜,河谷為草甸類型,水分充足,植被良好,土壤自然肥力高,地表鹽漬化程度低,適合鷹嘴豆種植。烏什鷹嘴豆粒外表稜角分明,褐色,豆粒外表形狀圓,上面有個尖尖的嘴,顏色白,皮薄,籽粒體形較小,長0.8厘米、寬0.6厘米,千粒重為160—200克,種皮為黃褐色,外形似鷹頭,頂端具喙,籽粒表面不光滑,半起皺有棱。

2013年9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烏什鷹嘴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什鷹嘴豆
  • 產地名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烏什縣
  • 品質特點:粒外表稜角分明,顏色白,皮薄
  • 地理標誌:國家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國家農業部第1989號公告
  • 批准時間:2013年9月10日
產品特點,品質特性,營養價值,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土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專用標誌使用,

產品特點

品質特性

烏什鷹嘴豆粒外表稜角分明,褐色,豆粒外表形狀圓,上面有個尖尖的嘴,顏色白,皮薄,籽粒體形較小,長0.8厘米、寬0.6厘米,千粒重為160—200克,種皮為黃褐色,外形似鷹頭,頂端具喙,籽粒表面不光滑,半起皺有棱。

營養價值

鷹嘴豆所含的營養成分豐富,無論是從種類,還是數量上,都大大超過其他豆類。維生素B1為0.35—0.58(毫克/100克),維生素B2含量為0.035—0.058(毫克/100克),還原型維生素C含量為8—15(毫克/100克),蛋白質平均可達19.5—23.0(克/100克),灰分含量為2.5%—3.7%,脂肪含量為4.1%—5.4%,胺基酸有18種至多(含人體必須但自身不能合成的全部8種胺基酸),每千克鷹嘴豆所含的鈣760—850毫克,鐵含量達50—70(毫克/千克),鉀9500—11000毫克,磷3100—3600毫克,鋅25—38(毫克/千克),銅5—10(毫克/千克),鎂1400—1700毫克。
烏什鷹嘴豆烏什鷹嘴豆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托什乾河流經烏什縣縣境中部,形成由西向東開闊的衝擊平原,並呈扇形向東南傾斜,河谷為草甸類型,水分充足,植被良好,土壤自然肥力高,地表鹽漬化程度低,適合抗旱耐瘠薄,對土壤要求不嚴的鷹嘴豆種植。
烏什鷹嘴豆烏什鷹嘴豆

水土情況

烏什縣地處阿克蘇河流域托什乾河中下游,境內大小河流8條,天然水資源量38億立方米。塔里木河上游的托什乾河年均徑流量26.38億立方米,其他河流及山泉支流年徑流量總計6.12億立方米,地下水貯量12.6億立方米以上有豐富的水資源,為灌區農牧業生產提供了條件。

氣候情況

烏什縣地處歐亞大陸腹地,南高北低、西高東低,屬溫暖大陸半乾旱氣候區,年平均氣溫7—9.4℃,降水量92毫米,年積溫為3200—3600℃,冬暖夏涼,春季回溫快,秋季降溫緩慢,日照長,年日照時間2750—2850小時。無霜期長,無霜期183—206天。熱量足,光能利用潛力大。鷹嘴豆耐旱喜陰,雨水不能過多,主要種植在山旱地,抗旱性強,綜合抗病性好,適合種植鷹嘴豆。

歷史淵源

鷹嘴豆俗稱桃豆、雞豆、羊頭豆、回回豆,維吾爾語稱“諾胡提”,是世界第三大豆類,因其外形獨特,類似鷹嘴而被稱為鷹嘴豆。在維吾爾醫藥中已套用了2500多年。
2004年,烏什縣被中國特產之鄉推薦及宣傳活動組織委員會授予“中國鷹嘴豆之鄉”。
烏什鷹嘴豆烏什鷹嘴豆

生產情況

2009年,以亞科瑞克鄉鷹嘴豆種植基地為重點,全縣完成鷹嘴豆種植0.58萬畝,平均單產184.8千克,總產1070.7噸。
2013年,烏什鷹嘴豆保護面積750公頃,年產量2400噸。
烏什鷹嘴豆烏什鷹嘴豆

產品榮譽

2013年9月1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准對“烏什鷹嘴豆”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烏什鷹嘴豆烏什鷹嘴豆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烏什鷹嘴豆的地理標誌保護的區域範圍為烏什縣英阿瓦提鄉阿恰塔格鄉依麻木鄉、亞科瑞克鄉、阿克托海鄉、奧特貝希鄉、亞滿蘇鄉鄉、烏什鎮等管轄範圍內的5鄉共37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78°23′41″—80°01′09″,北緯40°43′08″—41°51′12″。

質量技術要求

  • 特定生產方式
烏什鷹嘴豆經過長期的生產實踐,逐漸形成了烏什鷹嘴豆栽培的農藝特色。
1、選地:鷹嘴豆選擇壤土,地勢平坦土層厚度在1米以上,中等肥力pH值(酸鹼度)7.2左右為宜,整地質量達到松、平、淨、碎、直標準。與小麥、大麥等禾穀類作物實行2年以上的輪作制度,避免與其它豆類作物輪作。
2、選種:種子為地方白花鷹嘴豆籽粒及阿米娜1號籽粒,選擇具有高產、抗旱、耐旱能力強、抗病、抗倒伏、生育期短、品質優良的品種。
3、播種:播種前對種子進行精選,播種期一般在土壤溫度達10—15℃(4月10­日—4月20日)。播種量7—8千克/畝,行距30—40厘米,植株不能過密,播種時播種量一定要適當否則造成鷹嘴豆會發生空莢現象。播種深度5—6厘米,播後鎮壓,畝株數量2.2—2.5萬。
4、田間管理:播後70天內能保持田間無雜草,其後迅速生長的冠層會有效地控制住後期雜草的生長。播後第45天和第70天左右中耕除草,對控制雜草、增加土壤通透性和保墒更有效。苗期中耕除草2—3次,後期拔除大大草。,不適用任何農藥,病蟲害的防治一般採用農業、物理措施並結合生物防治方法。
5、鷹嘴豆抗旱:耐旱能力強,整個生育過程均採用集雨方法來滿足植株對水分的需求,不進行人工補充灌溉也不需要施肥,如生長過程中灌水或施肥直接影響生長與產量。
6、收穫、貯存:當全株80%以上豆莢變黃,籽粒與莢之間白色薄膜消失,呈現本品種特徵時,及時進行收穫。經充分晾曬熟後脫粒,揚場,當水分≤12.5%時定量包裝入庫。建立詳細的投入品記錄、田管記錄、加工記錄、出入庫記錄、銷售記錄等。

專用標誌使用

該規定地域範圍內的烏什鷹嘴豆農產品生產經營者,在產品或包裝上使用農產品地理標誌,須向烏什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提出申請,按照相關要求規範生產和使用標誌,統一採用產品名稱和產品地理標誌公共標識相結合的標識標註方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