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什起義

烏什起義

烏什起義,清代乾隆年間新疆維吾爾族的一次農民起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烏什起義
  • 地點:新疆南部重鎮烏什
烏什起義,清代乾隆年間新疆維吾爾族農民起義。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軍平定大小和卓叛亂、統一西北地區後,為加強對天山南北的統治,於當地置屯田、建立軍府制度,派伊犁將軍、都統、參贊大臣、辦事大臣等分別統兵駐伊犁、烏魯木齊、喀什噶爾(今喀什)、塔爾巴哈台(今塔城)等地,復保留原有的伯克制度,以加強對維吾爾人民的控制。隨著統一局面的實現,派駐新疆的軍政官員日漸腐化。烏什辦事大臣素誠、阿奇木伯克阿布都拉,更是恣意暴斂,殘虐民眾,姦淫婦女,廣大民眾怨聲載道。乾隆三十年(1765)二月,烏什四品伯克額色木圖拉子賴和木圖拉,奉素誠和阿布都拉命,運送沙棗樹苗,定於十五日起程。時因其妻曾遭素誠污辱,遂謀反抗,於十四日晚聚集奉差者240人圍攻素誠衙署,執殺阿布都拉。素誠被迫自盡。義軍奪取烏什城後,共舉賴和木圖拉為阿奇木,復將附近鄉村民眾遷入城內,構築防禦工事,以備清軍反攻。阿克蘇辦事大臣阿桂排列大炮,發動猛攻。賴和木圖拉在戰鬥中陣亡,其父額色木圖拉領導義軍繼續守城。清軍堅壁清野,卞塔海、喀什噶爾參贊大臣納世通、伊犁將軍明瑞聞訊,相繼領兵前往鎮壓,戰敗。清廷令阿桂率兵往助剿。把烏什城東門水磨和積糧全部投入水中,斷絕義軍糧源。七月九日,清軍逼城,掘溝築牆。義軍糧盡,謀突圍,未果。八月十日,因叛變者投敵,額色木圖拉與子阿穆爾拿拉、婿塔伊勒及起義重要將領被擒獻清軍。持續半年的反封建壓迫和民族壓迫起義失敗。起義民眾大都遭屠殺,幸免於難的則被分為四起押往伊犁,受嚴密監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