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民國十七年(1928年),絲綢之路考古的奠基者、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黃文弼在烏什喀特古城調查時曾經發現“漢歸義羌長印”“李崇之印信”兩枚銅印。
1989年,第二次全國文物普查隊調查並建檔。
2008年4月,阿克蘇地區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隊複查。
遺址特點
綜述
烏什喀特古城遺址地處
渭乾河沖積平原,城牆表面泛鹼,為魚鱗狀的硬殼,附近有駱駝刺等耐鹼植物。古城四周為居民點、林帶、農田、道路等,城內有東西向柏油公路、南北向鄉道穿過。東南約1.5千米為玉奇喀特村。烏什喀特古城遺址保存相對完整,分為外城、內城及宮城,中內外三圈圍合,形成三重城結構。在維吾爾語中,“烏什喀特”意為“三重城”。
外城
外城平面呈不規則長方形,大致呈東西向坐落,東西長約1800米、南北寬約800米,殘高約3米;東牆、南牆殘存低緩的牆垣,北牆、西牆以及南牆西段已闢為農田或林帶。鑽探表明,外城牆基寬約22~25米,牆體夯築,外包土坯。外城門位於東牆中部,外帶瓮城。
內城
內城平面近方形,保存尚好。城牆長、寬約350米,面積約122500平方米,牆高2~4米,基寬10米左右,內城門位於北牆中部,門寬約8米。內城牆體同為夯築,外包土坯。已探明有多處大型台基,可能為衙署遺址。
宮城
宮城平面呈長方形,南北向坐落,城牆南北長約100米、東西寬約80米,殘高約5米。早期城門位於東牆正中,後填平,另闢新門。宮城內已探明有多處大型房址與廣場遺蹟,與卓爾庫特古城遺址相似。宮城牆體也是夯築,外包土坯尺寸較大,與卓爾庫特古城相近,是新疆乃至中亞地區考古已發現最大規模土坯。宮城外有一圈環城路,似即文獻所謂“環塗”。
文物遺存
綜述
烏什喀特古城遺址出土了大量帶流陶器。早期彩陶多為夾砂紅陶、夾砂黑陶,均形體較大。後期陶器多為黃衣紅陶,是典型龜茲地區陶器的材質。有一些異型陶器是形制罕見的大型器具,是用作為祭祀一類的禮器。
“李崇之印信”印
“李崇之印信”為橋紐小印,屬私印,其主人應是《漢書》記載的西漢(新莽時期)最後一任都護李崇。“漢歸義羌長印”為羊鈕銅印,原來可能鎏金,是中央政府頒發給部落首領的印信,屬官印。根據其規制,再結合“劉平國治關亭誦石刻”等內容來看,當時活動在龜茲地區的羌人數量相當可觀,影響力頗大。
“漢歸義羌長”印
銅印高3.5厘米,邊長2.3厘米。臥羊鈕,陰刻漢文篆字“漢歸義羌長”五字,是漢朝政府頒發給少數民族官員的印章。漢文古籍記載,西域官員“皆佩漢印綬凡三百七十六人”。
研究價值
烏什喀特古城為西漢後期至東漢時期西域都護府所在地,亦即這一時期代表中央政府對廣大西域地區行使管轄權的最高軍政權力機構駐地,是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有力見證。烏什喀特古城遺址不僅是探索兩漢軍政建置體系和西域都護府的關鍵遺址、研究西域地區早期城鎮發展的重要標本,更提供了觀察不同地理環境下城鎮演化的重要案例,有助於進一步推動中華文明探源工程的持續深化。
保護措施
2013年5月,烏什喀特古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地理位置
烏什喀特古城遺址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新和縣玉奇喀特鄉玉奇喀特村西北約1.5千米。
交通信息
自駕: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新和縣開車前往烏什喀特古城遺址,路程約20.9千米,用時約29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