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烈祖
- 創作年代:商代末期
- 作品出處:《爾雅·釋親》
- 文學體裁:雜言體
- 讀音:Liè Zǔ
- 含義:建立功業的祖先
篇名,出處,朝代,體裁,原文,題解,注釋,譯文,賞析,
篇名
烈祖
出處
朝代
商朝
體裁
雜言體
原文
嗟嗟烈祖!有秩斯祜。①
申錫無疆,及爾斯所。②
既載清酤,賚我思成。③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④
鬷假無言,時靡有爭。⑤
以假以享,我受命溥將。⑧
自天降康,豐年穰穰。⑨
來假來饗,降福無疆。⑩
顧予烝嘗,湯孫之將!
題解
注釋
1、祜:《鄭箋》:“祜,福也。”《經義述聞》卷七:“秩,大貌。”
2、申:《傳疏》:“申訓重,重下也。”《集傳》:“爾,主祭之君,蓋自歌者指之也。斯所,猶言此處也。”
3、賚(賴lài):《毛傳》:“賚,賜也。”
4、和羹:《鄭箋》:“和羹者,五味調腥熟得宜。”《通釋》:“詩承和羹言,戒當訓備……濟其不及,以泄其過,此詩所謂平也。”
5、鬷(宗zōng):《集傳》:“鬷,《中庸》作奏,正與上篇義同。族聲轉平而為奏耳。無言、無爭,肅敬而齊一也。”
8、溥將:《集傳》:“溥,廣。將,大也。”
9、穰穰(攘ráng):《鄭箋》:“天於是下平安之福使年豐。”《集傳》:“穰穰,多也。”
10、假:《釋文》:“假,音格,王云:至也。”
譯文
啊,烈烈先祖神在上,不斷降下大福祥。無窮無盡多賜賞,到達時君這地方。先祖神前設清酒,賜我太平長安康。還有五味紅燒肉,陳設齊備又適當。默默向神來祭告,執事肅穆無爭嚷。神靈賜我百年壽,滿頭黃髮壽無疆。車轂裹皮轅雕花,八個鸞鈴響叮噹。祭告神靈獻祭品,我受天命廣又長。太平幸福從天降,今 年豐收多米糧。神靈光臨受祭饗,降下幸福無限量。冬祭秋祭神賞光,湯孫至誠奉酒漿。
賞析
《毛詩序》云:“《烈祖》,祀中宗也。”經歷代學者研究,比較一致的看法認為是“祀成湯”之詩。
清人《詩經通論》的評論是“《小序》謂‘祀中宗’,本無據,第取別於上篇,又以下篇而及之耳。然此與上篇末皆雲‘湯孫之將’,疑同為祀成湯,故《集傳》云然。然一祭兩詩,何所分別?輔氏廣曰:‘《那》與《烈祖》皆祀成湯之樂,然《那》詩則專言樂聲,至《烈祖》則及於酒饌焉。商人尚聲,豈始作樂之時則歌《那》,既祭而後歌《烈祖》歟?’此說似有文理。”
方玉潤《詩經原始》進一步申說:“周制,大享先王凡九獻;商制雖無考,要亦大略相同。每獻有樂則有歌,縱不能盡皆有歌,其一獻降神,四獻、五獻酌醴薦熟,以及九獻祭畢,諸大節目,均不能無辭。特詩難悉載,且多殘闕耳。前詩專言聲,當一獻降神之曲;此詩兼言清酤和羹,其五獻薦熟之章歟?不然何以一詩專言聲,一詩則兼言酒與饌耶?此可以知其各有專用,同為一祭之樂,無疑也。”
這首詩的功利目的非常明顯,就是通過祭祀烈祖,祈求“綏我眉壽”、“降福無疆”。它是典型的宮廷祭歌(又叫“廟堂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