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生活重塑教育:中國的教育創新》系中國教育創新峰會(LIFE)叢書第一輯。
已經普及九年義務教育、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和網際網路時代的中國教育,需要一場深刻的變革,改變在計畫經濟時代形成的教育體制和教育價值,實行以人為本的教育,回歸到生活的教育,保護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發展學生的個性。
首屆“LIFE教育創新峰會”於2015年4月召開,匯聚了眾多教育話題和創新案例,本書從中精選出8個案例進行深入探索,全面展現案例相關個人、機構和學校所做出的努力。正是這些零星的新學校、新教育的出現,昭示著中國教育面臨的轉折,以及一場正在孕育之中、即將席捲全球的教育風暴。
我們相信,教育關乎生命、融於生活、適於終身,教育創新源於社會中每個個體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出點滴改變。
基本介紹
- 書名:為生活重塑教育:中國的教育創新
- 作者:21世紀教育研究院 編
- ISBN:9787300234304
- 類別:教育創新
- 定價:49.80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11
- 裝幀:平裝
- 策劃:源創圖書
作者簡介,目錄,序,
作者簡介
以獨立視角研究教育問題,以社會力量推動教育變革
是一家以教育公共政策研究、教育創新研究為主的民辦非營利性組織,致力於以獨立的立場開展教育研究與政策倡導,聚集教育界內外的民間智慧,推動中國的教育改革與發展,追求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研究院開展了多項教育研究項目和活動,通過高峰論壇、學術研討會、講座、教育沙龍、出版等形式,開展公眾討論,進行教育傳播和推廣。
目錄
序
全人之美,孕育自由人:內蒙古自治區罕台新教育實驗國小
訪談:伍松
遇見自由:深圳市明德實驗學校
訪談:竇瑞剛
傳承民族文化,培育時代新人:青海省吉美堅贊民族職業學校
訪談:梁曉燕
與世界連線,開啟心中泉源:泉源高中實驗班
訪談:張良
點亮人生的星星之火:百年職校
訪談:姚莉
與孩子一同生長:北京日日新學堂
訪談:王曉峰
護送孩子踏上自由的旅程:成都市華德福學校
訪談:郝冰
教育創新來自人與人的尊重和關愛:成都市同輝(國際)學校
訪談:李勇
……
序
教育創新:花開的聲音
2015年4月,在21世紀教育研究院舉行的首屆“LIFE教育創新峰會”上,我們集中展示並交流了一批教育創新的優秀案例。本書所呈現的,就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也許它們只是絢麗的幾朵花兒、幾片段預告瓣,但它們的色彩和芬芳,傳遞的卻是春天的信息。
這樣的認知,似乎與我們的教育現實相距甚遠。我們每天面臨的,難道不是疲憊的學生和焦慮的家長?打而不倒的應試教育至今不是仍在肆虐作怪?也許,圍困和突圍、枯朽和新生這兩個似乎矛盾卻並存的事實,構成了當代教育的真實圖景。正是這些零星的、散漫的、自發的、弱小的新學校、新教育的出現,昭示著季候演化和潮流轉變的信息。其背後,是一場正在孕育之中的即將席捲全球的教育風暴。
無論在中國還是世界,教育創新的基本使命,是要改變已經完全不適應社會發展、在19世紀形成的被詬病為“教育工廠”的學校教育;是在知識經濟和網際網路時代,重新定義知識、學習、教育、學校,培養能夠創造未來的人才。我經常說,在中國,實現這一目標要更為艱巨和困難,因為我們面對的是“三座大山”:不僅要改變19世紀的“教育工廠”,而且要改變延續了1300年歷史的科舉教育傳統,要改變20世紀50年代移植過來的蘇聯高度集中、計畫的教育管理體制。正因如此,在依然堅固的大一統教育體制的邊緣,這些“閒花野草”的發芽生長,就格外令人震驚和欣喜。
僅就本書所展示的這幾個案例而言,正在發生的教育創新的豐富性、多樣性也頗為可觀。地處內蒙古鄂爾多斯高原的罕台新教育實驗國小,秉持新教育實驗的理念,以閱讀為主幹重構課程和教育,探索“全人課程”,締造“完美教室”,使晨誦、午讀、暮省成為校園的獨特風景和師生共同的生活方式;已在國內外創辦了10所學校的百年職校,秉持著“教育照亮人生,技能立足社會”的理念,以企業家的經驗辦學,真實地改變了許多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隨遷子女的命運;青海的吉美堅贊民族職業學校,致力於將傳習藏族傳統文化與現代學校教育相結合,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民族化的特色教育;具有百年歷史、來自德國的華德福教育,從成都進入中國,已經在各地生長、開放。華德福教育是一種按照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重視真善美結合和身心統一的全人教育,在國家化、科學化的主流教育之外,開闢了新的生長方向;成都市作為教育創新最為活躍的地區,同輝(國際)學校融合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融合了農民工子女與城市兒童的教育,形成培養“野性而高貴的人”的育人目標,實行“自然、自主、自信、自強、自由” 以及“有料、有節、有趣、有種、有愛”的教育;北京的日日新學堂是一所家長自助創辦的學校,探索融合西方的理性精神和東方的感悟式智慧的“真教育”,形成了獨特的學校文化和教育品質;泉源高中實驗班則致力於構造網際網路時代的現代學校教育,基於“中央廚房”式的後台,提供大規模教育下定製化、個性化的教學;深圳的明德實驗學校是辦學體制創新的典範,由騰訊基金會與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全新的管理體制和治理方式,奠定了教育家辦學的制度環境。
這些不同體制、不同類型學校基於不同理念和文化資源所做的教育創新,雖然有著不同的操作路徑,但都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育實際,具有可複製可推廣的普適性。這一事實,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沖淡了充斥在我們生活中的無力感和倦怠感?在同樣的體制制度和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中,他們做出了不同凡響的業績。令人感慨和值得深思的問題是,這樣的創新為什麼會發生在那裡?教育變革究竟是如何發生的?其實,答案是簡單而清晰的:每一所案例學校背後,都有一個富有教育理想、變革勇氣和高度智慧的教育家。古往今來,所有的教育進步都來自教育家和教育家精神。這是今天在中國特別珍稀、因而特別需要珍惜和弘揚的資源。21世紀教育研究院有兩個口號:“學在民間”和“教育因你而改變”,強調的就是這種自下而上、自主自發、基於每一個人的主動性的草根力量。
雖然本書介紹的是學校創新的案例,但教育創新的領域並不止於學校。在全球化和網際網路的時代,教育的場域正在迅速擴大,“學校在窗外”已經成為一個共識。就學校教育而言,從教學走向教育是一種創新;打通學校與社會、教育與生活的關係,走向社會化學習、個性化學習,將是一種更為深入的創新。因而,在學校教育之外,我們也在關注生活教育、社區教育、親職教育、在家上學、多元文化教育等等,關注理念和價值創新、體制和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相信在勇於創新的教育家的鼓舞和感召下,會有更多的志士仁人加入這一行列,從而實現為生活重塑教育、進入學習化社會的理想。
2016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