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英格蘭總是輸

《為什麼英格蘭總是輸》是西蒙·庫珀創作的書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為什麼英格蘭總是輸
  • 地方:英格蘭
  • 類型:足球
  • 屬性:書籍
  • 作者:西蒙·庫珀
  • 出版社: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 ISBN: 9787501973705 
簡介,內容,評論,

簡介

西蒙·庫珀的這本書是用統計數字來分析英格蘭足球,他認為:“英國的頂尖球員大多來自單一的或不斷縮小的社會群體——傳統的工人階級。職業足球的大門並不對英國中產階級開放,這是國家隊落後的原因所在。”庫珀說,他並不想總結工人階級的惡習,但英格蘭的教練和球員就是不愛用頭腦踢球,就是不善於思考和學習。
這也許是英格蘭隊的毛病。在南非世界盃上,魯尼被寄予厚望,自上次世界盃之後,C羅、梅西、卡卡三位年輕人都拿過“世界足球先生”,年輕的魯尼還需要證明自己,在這位英格蘭頭號球星的胳膊上有一處文身,上面寫著“學的東西夠用就得了”,這是他最喜歡的一個樂隊的專輯的名字。西蒙·庫珀說,世界上很多優秀球員,蘇格拉底、古力特、卡卡等都受過很好的教育,甚至上過大學,英國球員好多人到16歲就退學了,沒錯,魯尼16歲從利物浦的德拉沙學校退學,加入埃弗頓隊。

內容

書中,庫珀把英格蘭的世界盃征途歸納為八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相信英格蘭一定能捧杯。
這一點不用說,從英格蘭在歐洲區預選賽突圍後卡佩羅和魯尼等人的豪言壯語中就能了解到。南非世界盃開賽時,魯尼接受一次採訪的結束語就是:“我希望英格蘭奪冠,這樣我才有機會去爭奪世界盃最佳球員,甚至‘足球先生’之類的榮耀。”
第二個階段,是英格蘭遭遇一支以往戰爭中的敵國球隊。
在過去7次世界盃比賽中,英格蘭有5次是被德國隊或阿根廷隊打敗出局的,這次南非他們第一場比賽打美國,然後淘汰賽就遇到了德國。
第三個階段,英格蘭人會開始抱怨運氣不好。
英德比賽之前,卡拉格就說:“無論如何,提前接觸‘普天同慶’讓德國人受益匪淺。毫無疑問,德國隊占大便宜了。”
第四個階段,是被裁判欺負。
英德這場比賽,英格蘭人的第二個進球就是被裁判忽略的。
第五是被淘汰,然後第六是恢復平靜;第七是找到替罪羊;第八階段是進入下一屆世界盃了。
這個總結是不是很詭異,天知道庫珀到底是不是穿越時間回來的人。如果這樣的假設不成立,那么只能說明英格蘭人每次世界盃之旅都太過雷同。
不過,庫珀不僅僅是個預言家,還是一個分析師,他指出了英格蘭總是輸的幾個原因:
首先是英超聯賽大批外援的引入,對本土球員帶來衝擊,不利於年輕天才的發掘和成長。我查資料發現,參加南非世界盃的736名球員中,有118人來自英超,在歐洲五大聯賽中人數最多。
其次,本土賽事頻繁,強度太大,球員到了大賽已近身體極限;
最重要的是,英格蘭球員往往文化教育水平偏低,在比賽中更多憑藉天賦而不是頭腦,不能很聰明地貫徹戰術,無謂地透支體力和注意力,而不是像德國、義大利那樣,可以用很機械但很有效的方式踢球……
庫珀說的沒錯,英國球員好多人到16歲就退學了,魯尼16歲從利物浦的德拉沙學校退學,加入埃弗頓隊。

評論

亨特·戴維斯是英國的足球作家,2006年的某一天,他接到電話,出版商問他是否有興趣給魯尼寫一本傳記。戴維斯剛寫了一篇專欄,說魯尼年滿20歲,就簽約出版5卷本的傳記,並且拿到500萬英鎊的收入,莫扎特和達·文西在20歲的時候也沒能做到這一點。大概出版商看到了這個專欄,索性就讓戴維斯來寫第一本試試。戴維斯很痛快就答應了。他和魯尼第一次見面,洽談自傳事宜,房間裡有經紀人和公共關係專員,還有“總經理”和保鏢,寒暄過後魯尼入場,旁邊的屋子裡是律師。戴維斯最近在《泰晤士報》星期日刊上寫文章說,1970年墨西哥世界盃結束之後,他也給英格蘭隊寫了本書,那時候球星可沒什麼經理、公關人員,每個球星都寫個授權書,同意接受採訪並由戴維斯寫書,他採訪了19個人,稿費自己拿一半,剩下的一半分給那19個人,每個隊員也就拿了100英鎊。當時,球員在俱樂部的周薪平均是200英鎊,大明星才有點兒廣告。《泰晤士報》這組文章意在憶苦思甜,鮑比·莫爾的老照片是一家人坐在桌前吃早餐,在海邊哄著小孩子玩,新球員們是豪宅、跑車,到海邊度假都坐著遊艇。這期雜誌的封面叫Blingland,意思是說英格蘭隊現在有股“Blingland”的氣息。
1966年英格蘭隊在本土獲得世界盃冠軍,那支球隊大部分成員都是15歲就離開學校,加入職業足球俱樂部的。當時他們每年的薪水是1.2萬到1.5萬英鎊,目前,英格蘭超級聯賽中的平均周薪是2萬英鎊,頂尖選手每年能掙1000萬英鎊。世界盃冠軍並沒有給英格蘭球員們帶來多少經濟利益,冠軍隊員每人得到1000英鎊的獎金,球員以經營酒吧、修車廠或者打零工貼補家用。當然,他們更具工人階級的本色——喝酒的風氣更重。在南非世界盃前回顧這樣的老故事,是英格蘭的特有傳說的一部分:這是一個失意英雄的國度,廉頗老矣,他們不再君臨天下。但從另一個層面來說,參加南非世界盃的736名球員中,有118人來自英超,世界盃有半數以上的參賽球員來自歐洲五大聯賽,英超最多,其次是德甲84人,再次為意甲80人,西甲和法甲各有59人和45人。2006年世界盃的同比數據分別是103人、75人、61人、51人和56人。與4年前的德國世界盃一樣,衛冕冠軍義大利隊的所有球員都來自國內俱樂部,英格蘭隊和德國隊的球員也全部來自英超和德甲。奈及利亞隊的23人全部在國外踢球,象牙海岸隊和喀麥隆隊則各有22人,澳大利亞隊、塞爾維亞隊、斯洛伐克隊、斯洛維尼亞隊和烏拉圭隊各有21人。這組數據向我們展示了足球的“全球化”,英超是職業足球的領頭羊,非洲向歐洲輸送著大量優秀球員。
1966年7月那個下午,英格蘭打敗西德,奪得世界盃,比賽結束得稍微有些晚,已經趕不上報紙的星期日刊,等到周一的時候,英國各報紙才做出反應,當時英國最受歡迎的報紙是《鏡報》,頭條新聞是王室新增了一個嬰兒。《太陽報》的頭版是關於英國首相的。《鏡報》內頁用兩個版報導世界盃決賽,《太陽報》的篇幅更小。40年後的德國世界盃,英國的電視台播出的相關節目達幾千個小時,報紙的版面更難以統計。這種體育比賽的狂歡並不只是世界盃,在NBA總決賽、超級碗、奧運會舉辦的時候,它們好像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事。英國拉夫伯勒大學的馬圭爾教授(JoeMaguire)說:“體育成為一種全球現象的原因就是——英國。”馬圭爾教授著有《權力和全球體育》一書,他認為,17世紀和18世紀,英國的板球、賽馬、拳擊開始作為現代體育項目出現,到19世紀60年代,足球、英式橄欖球和田徑比賽在學校體育中得到發展,此後,隨著英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的提高,這些現代體育項目得以傳遍世界。英國皇家海軍的士兵、商人和傳教士把足球帶到了巴西。1945年之後,英帝國的影響力逐漸衰退,美國人更偏重個人運動項目。1948年倫敦奧運會,轉播權只是1000到1500英鎊,2012年奧運會重新回到倫敦,轉播費已經達到25億英鎊,體育全球化最主要的力量就是電視。英超啟動的1992年,天空電視台支付的轉播費用是3800萬英鎊,現在是3.67億英鎊,BBC為賽事精選支付的費用就達到了5700萬英鎊。
安德魯·詹寧斯在《國際足聯的秘密》一書中說,愛迪達和耐克這樣的體育巨頭對全球性的體育賽事有很強的操控能力,而全世界的資本都願意和足球沾邊,阿森納的主體育場被阿聯航空公司冠名,各大俱樂部都被資本家操控。安德魯·詹寧斯說:“當我們享受體育的時候,我們又變成了小孩子,這正是資本家最喜歡的情景,每個俱樂部都有胸前廣告,有官方啤酒,有贊助商,Logo無處不在,這是資本家給我們頭腦中植入的偵察部隊。”
1981年默多克收購《泰晤士報》後,很快就命令編輯,“每天4個體育版”,後來看,每天4個體育版遠遠不夠。《每日電訊報》的編輯說:“體育內容的生產總要得到滿足,1987年我們有38個體育記者和編輯,1995年我們有67個,我們必須保持在體育傳播方面的優勢,不惜任何代價。”這種狀況在網際網路來臨之後有了變數,BBC網站在2006年世界盃時的頁面瀏覽量達到了30億以上,本次世界盃,Twitter、Facebook等社會化媒體將起到更大的傳播作用,如歌手科恩在1988年說的那樣,音樂曾經是60年代年輕人的交流方式,現在體育是他們的交流方式。在生活碎片化的時代,似乎很多人都願意成為“大眾的一分子”,他們願意陷入到體育的狂歡氣氛中。他們忽略這種被誇大的體育狂熱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勝者為王的觀念深入人心,每個行業——美容美髮或者會計,都會有自己的頒獎慶典,毫不疲倦地將人群分為“勝利者”和“失敗者”兩個陣營。
1966年世界盃冠軍隊中的英格蘭球員,活到現在的那幾個都有可能接受電視採訪,對現在這屆世界盃發表看法,他們比當年拿冠軍時受到的關注還要多。等到世界盃結束之時,300多個選手將回到歐洲五大聯賽中繼續效力,不管英格蘭隊最終的成績如何,英超依舊是世界上最成功的足球聯賽,商業機器的運轉是常態,曼聯和利物浦的比賽,皇家馬德里和巴塞隆納的比賽,照舊會被渲染為比世界盃還要精彩的狂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