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政治轉型探路:廣東政治發展30年

為中國政治轉型探路:廣東政治發展30年

基本介紹

  • 書名:為中國政治轉型探路:廣東政治發展30年
  • 出版社:廣東省出版集團,廣東人民出版社
  • 頁數:431頁
  • 開本:16
  • 品牌:廣東人民出版社
  • 作者:肖濱
  • 出版日期:2008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218059990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為中國政治轉型探路:廣東政治發展30年》:廣東改革開放30年研究叢書。

作者簡介

肖濱,1982年於四川大學本科畢業,先後在中山大學獲得碩士、博士學位。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2000.8-2001.8)。中山大學政務學院、行政管理中心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理論、政治思想史及當代中國政治。出版學術專著《傳統中國與自由理念——徐復觀思想研究》(廣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現代政治與傳統資源》(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主編《中大政治學評論》(第一、二集),在各種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數十篇。

圖書目錄

導論 廣東為中國政治轉型探路
一、三個階段的演進歷程
二、“九位一體”的建設框架
三、四大圖景的發展畫面
四、廣東政治建設30年的歷史定位
五、廣東政治建設與中國政治的未來

第一章 省委集體領導鏈條的確立
引言
一、主導改革開放
(一)思想解放第一波:走出“兩個凡是”
(二)爭取“特殊政策、靈活措施”
(三)頂住壓力,實行改革開放
二、推動經濟體制轉型
(一)思想解放第二波:擺脫姓“資”姓“社”爭論
(二)布局“三個三工程”
(三)構建市場經濟體制
三、落實科學發展觀
(一)思想解放第三波:倡導“科學發展”
(二)走向協調發展
(三)探索民主法治
小結

第二章 廣東與中央關係的調適
引言
一、20世紀80年代:放權與自主
(一)“放權共識”的形成
(二)“中央給點權”
(三)讓利放權對廣東經濟的影響
二、20世紀90年代:集權與配合
(一)1990年代廣東與中央關係調整的背景
(二)廣東配合中央順利推進分稅制
(三)分稅制對廣東與中央關係的影響
三、新世紀之初:集權與協作
(一)新世紀之初廣東與中央關係調整的背景
(二)廣東積極回應中央垂直管理改革
(三)廣東與中央協作推進公共財政改革
小結

第三章 讓廣東人大硬起來
引言
(一)人大工作的恢復階段(20世紀80年代)
(二)人大工作的推進階段(20世紀90年代)
(三)人大工作的蓬勃發展階段(2000年至今)
一、人大組織平台的搭建
(一)人大常委會在全省的鋪開
(二)人大常委會內部機構的建設
(三)常委會運作規則的制定
二、人大代表:結構最佳化與功能強化
(一)代表結構的最佳化
(二)代表選舉的民主化
(三)代表活動方式的創新
(四)代表參政渠道的拓寬
三、地方立法的先行者
(一)廣東人大立法的基本情況
(二)立法內容“先行一步”
(三)立法程式“先行一步”
四、重大事項決定權的落實
(一)廣東人大議案審議與督辦情況
(二)重大事項決定權的具體化
五、監督權的深化
(一)人大監督的法制化
(二)人大監督的多元化
(三)人大監督的公開化
六、公共預算的開展
(一)預算監督的法制化
(二)部門預算的推動
(三)財政預算的實時線上監督
(四)財政支出的績效監督
小結

第四章 重構政府體系
引言
一、調整行政區劃
(一)設立經濟特區
(二)撤地(縣)設市與市管縣
(三)撤市設區的區域整合
(四)撤鄉並鎮
二、重組行政架構
(一)以精簡機構為切入點
(二)以不.斷轉變政府職能為切入點
(三)以適應公共服務型政府的新要求為切入點
三、改革幹部人事制度
(一)公務員制度的建立與完善
(二)引入競爭機制,不斷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
(三)改革幹部管理體制,增強制度活力
小結

第五章 走向有限政府
引言
一、放權於市縣
(一)下放財政權
(二)下放審批事權
(三)綜合性放權試點
二、還權於企業
(一)根本目標:政企分開
(二)主線:擴大企業自主權
(三)重要形式:“包”字訣
(四)主要形式:建立現代企業制度
(五)未來方向:國有企業改革與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相結合
三、分權於社會
(一)公益民間組織迅猛發展
(二)互益民間組織蓬勃發展:以行業協會為例
四、受制於法律
(一)全方位規範政府權力
(二)依法推進各領域改革
第六章 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
第七章 攜手政治協商
第八章 以制度抑制腐敗
第九章 基層民眾自治
第十章 公民有序政治參與
第十一章 媒體輿論空間的擴展
後記

文摘

基於這一事業單位改革的思路,廣東各地加快了事業單位的改革步伐。到2007年,深圳已在事業單位構建理事會、管理層和職工大會的“三權分立”治理結構,推行“服務外包”和“職員制”的探索。
與政事分開同步,政府與社會也逐步分離,先前政府與社會的一體結構逐漸被打破。政社分開主要表現為中介機構改革、行業協會的發展以及非政府組織的成長壯大。廣東社會中介機構改革和行業協會的發展,主要得益於政府轉變職能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如《廣東省2005年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廣東省2006年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方案》都把“積極培育、規範行業協會和中介機構”作為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加以推行。從上個世紀90年代後期起,廣東一方面鼓勵和支持中介機構的發展,另一方面則重點抓好中介機構的整頓和規範工作。經過整頓規範,廣東社會中介機構發展極其迅猛,行業協會的發展也成效卓著。從數量上看,上世紀80年代初,廣東省僅有省交通運輸協會、省食品工業協會等幾個行業協會,現在全省已有行業協會792個,其中省級131個,市級408個,縣(區)級253個;自2000年以來,各地成立的協會就達290多個,占行業協會總數的1/3。②從質量上看,廣東先後頒布了《關於規範行業協會工作的意見》、《廣東省行業協會條例》,為建立功能齊全、行為規範、運作有序、作用突出的行業服務組織提供了法律保障。至於非政府組織的發展,眾所周知,由於廣東經濟比較發達,公民的權利意識和參與意識很強,因而廣東是民間組織發展最活躍的地區之一。據官方統計,廣東民間組織的數量居全國第二位,這些組織的成長和發展對於促進社會自主運作、實現公共治理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後記

30年前的197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元年。正是那一年,我高中畢業,通過剛剛恢復不久的高考,幸運地考上了大學。77、78級大學生們的命運與國家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進程緊密相連。因此,記錄這段極不平凡的歷史,敘述其中的故事,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從這一角度來看,本課題雖然屬於“命題作文”,但除了接受和完成這一課題,我確實沒有別的選擇。
本書是廣東政治發展30年課題的結項成果。作為本課題的負責人,我雖然負責設計全書的整體框架、撰寫導論、確定主要章節的標題、就各章提出寫作和修改意見、對一些章節進行刪改和通讀定稿,但它主要是集體合作的產品,是課題組全體參與成員辛勤勞動的成果。

序言

中國的改革開放走過了30年的偉大曆程。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先行地區,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中一直走在全國前列,充分發揮了“試驗田”、“視窗”和“示範區”作用。在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認真研究總結廣東改革開放的成就和經驗,有助於深化人們對改革開放重要意義的認識,對於全省人民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勝利,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第一,研究廣東改革開放,要系統總結廣東改革開放30年的偉大成就,進一步堅定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信心和決心。
30年來,廣東歷屆省委、省政府團結帶領全省人民,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發揚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和“殺出一條血路”的勇氣,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