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邯鄲爺

炸邯鄲爺

寒單爺是傳統民間俗稱的流氓神,正確名稱是邯鄲爺,是每年元宵節期間的台灣台東與竹南等地的傳統民俗活動,都會舉辦聲勢浩大、熱鬧非凡的炸“邯鄲爺”活動。活動於元宵節晚上6時許開始,地點一般在廣場、公園或廟宇前的空地上,並逐步延展到各街道。組織者精心挑選出一位勇敢的男青年扮演“邯鄲爺”,其頭上裹黃巾,象徵火焰。

台灣習俗,邯鄲爺來歷,邯鄲爺文化,

台灣習俗

每年元宵節期間,台灣的台東與竹南等地,都會舉辦聲勢浩大、熱鬧非凡的炸“邯鄲爺”活動。活動於元宵節晚上6時許開始,地點一般在廣場、公園或廟宇前的空地上,並逐步延展到各街道。組織者精心挑選出一位勇敢的男青年扮演“邯鄲爺”,其頭上裹黃巾,象徵火焰;面部塗成五顏六色的大花臉,象徵太陽光芒四射,威力無窮;上身赤裸袒露,寓意英勇無畏,所向披靡;胸前掛神明保佑的天師印和護身符籙,以此祈福上蒼護佑天下眾生、萬民平安;下身僅穿一條紅色短褲,打赤腳,意味腳踏實地、不畏艱險、通達四方、財源茂盛。
活動開始後,“邯鄲爺”站在神轎上,手持象徵神靈法器的榕樹枝,揮舞臂膀,雙目圓睜,威風凜凜,氣宇軒昂。轎子由四個頭戴漁夫帽、手持竹掃把的大漢抬著,飛快地穿行於廣場和大街上,以逆時針方向繞著圈接受炮炸洗禮。四周民眾人山人海,待轎子從身邊跑過時,大家會一擁而上,把炮竹投向轎子上的“邯鄲爺”。一時間,各式各樣的鞭炮禮花,在“邯鄲爺”赤裸的身上炸開,情景驚心動魄。面對眾人的轟炸,轎夫和“邯鄲爺”則毫不畏懼地在炮陣中穿梭。夜色來臨後,會有更多的人加入,大家興高采烈,歡呼雀躍,把活動推向最高潮。
台灣的炮炸“邯鄲爺”民俗,實際是迎財神活動。他們認為,鞭炮炸得越狠,那一年的財運也就越旺。大家為了求財,都會爭著拿鞭炮去炸。抬轎的轎夫為防炸傷,從頭到腳都包裹著厚厚的衣褲,而神轎上的“邯鄲爺”,雖然會被炸得皮開肉綻,鮮血淋漓,卻像神靈附體般毫無懼色。如果“邯鄲爺”實在堅持不住了,也會交棒給下一位繼續接受轟炸,民眾會報以下轎的“邯鄲爺”英雄般的掌聲。這項活動多年來從未間斷。
因考慮到安全問題,除了台東、竹南等地依然用真人扮演“邯鄲爺”外,有些地方已不再使用真人,而以“邯鄲爺”的牌位或塑像代之,這也算是移風易俗、與時俱進了。

邯鄲爺來歷

台灣關於“邯鄲爺”的習俗始於何時緣於何故,各界說法不一。早期,全島許多地方都舉辦這個活動。到日本占領時期,此活動因所謂“風俗改良政策”被叫停,只台東及竹南等地保留了下來。
關於“邯鄲爺”的來源,台灣學界說法不一,被大家廣泛認可的說法是:“邯鄲爺”的原型是武官趙公明,他因善於理財而積攢下億萬家產,死後被封為元帥,騎黑虎、執銀鞭,被民間奉為武財神
學者認為,邯鄲一帶是商代的重要發源地,也是趙姓的發祥地,趙公明的老家就在邯鄲。財神趙公明來自古趙邯鄲,也因此得名“邯鄲爺”。此外,邯鄲武安市元宵節期間的“捉黃鬼”儺戲表演,與台灣炸“邯鄲爺”的景況在形式上頗有幾分相似,也為“邯鄲爺”來自邯鄲提供了相應的佐證。
趙公明,在封神台上受封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俗稱武財神,是五路財神里的中路財神,統帥東西南北四路財神,《搜神記》、《真誥》和《搜神廣記》中,均有相關記載。
關於“邯鄲爺”,當地民間還有這樣的傳說:一次,台東地區突然颳起颱風,暴雨驟至,河水猛漲。有位來自台西的養鴨農戶,在避風前請示家中所供神明“邯鄲爺”,詢問他是否與之同行。抽籤結果顯示,“邯鄲爺”表示不必跟隨避難。養鴨人只好讓神像留置原地,他與家人自行離去。颱風過後,養鴨人返回家園,發現家中其它財物均被沖壞,惟獨供奉“邯鄲爺”的屋子依然佇立原地。大家方知“邯鄲爺”竟有如此神通,紛紛前來供奉。養鴨人離去時,應當地村民請求將“邯鄲爺”留在了台東,並交代“邯鄲爺”愛吃火炮,越炸越發,每年元宵節要請出來讓民眾炮炸,於是炮炸“邯鄲爺”的活動就在台東留傳下來,並成為一項重要的民俗活動。

邯鄲爺文化

台灣友人徐希民先生給我們帶來的信息非常及時和必要,“邯鄲爺”故鄉的邯鄲人居然不知道“邯鄲爺”,這無論如何是說不過去的,我們應該循著徐先生提供的信息,做一些具體的事情。
第一,可以由政協相關部門牽頭,組織我市乃至兩岸的專家學者,對“邯鄲爺”文化進行進一步的深入挖掘和考證,整理出系統的學術文字資料,初步建立起“邯鄲爺”文化脈絡體系。
第二,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可結合我市的道教文化建設,選址建設相關的設施,名稱可以叫“邯鄲爺文化園”等,使美麗的傳說落到地上找到依託。要將其打造為一流的旅遊景區,也為廣大居民提供一個很好的休閒活動場所。
第三,“邯鄲爺”在台灣如此被熱捧,作為“邯鄲爺”的家鄉,我們一定要打好這張牌。一方面要編制好有針對性的旅遊線路,向台灣同胞推介我市的旅遊資源,另一方面也可以組織我市遊客赴台觀看炸“邯鄲爺”民俗盛況,形成良好的互動交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