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事件(炮打白宮事件)

十月事件(1993年俄羅斯“炮打白宮”事件)

炮打白宮事件一般指本詞條

十月事件,又稱炮打白宮事件,是1993年10月葉爾欽下令軍隊包圍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所在的議會大樓,隨後進行炮轟,以武力強行解散俄聯邦最高蘇維埃的事件。1993年10月3日,俄羅斯總統葉爾欽宣布在莫斯科實行緊急狀態。4日凌晨,俄政府軍奉命進入莫斯科。8時許,政府軍的數十輛坦克和裝甲車包圍了議會大廈,隨後發起進攻。政府軍同忠於議會的戰鬥隊進行了長達10個小時的激戰。最後,議長魯斯蘭·伊姆拉諾維奇·哈斯布拉托夫、議會任命的代總統亞歷山大·弗拉基米羅維奇·魯茨科伊以及支持議會的幾名將軍被捕。據官方宣布,這場流血衝突造成142人死亡,744人受傷。事後,新聞媒介稱之為“十月事件”。

基本介紹

事件背景,事件結果,

事件背景

蘇聯解體之後,俄羅斯政權分裂成兩個權力機構。一方是總統葉爾欽掌控的國家權力,有人稱之為“總統派”,其實,它與西方的總統體制有很大差別,莫如稱之為“克林姆林宮派”。另一方是魯斯蘭·哈斯布拉托夫領導的俄羅斯聯邦立法機關,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最高委員會,有人把它稱為“議會派”,更是與西方的議會大相逕庭,因為它與“最高蘇維埃”配合的立法機構是“人民代表大會”,這是1978年蘇聯憲法規定的最高權力機構。在1993年10月,這還是箇舊憲法,所以,這個“最高蘇維埃”就是最高權力機構,叫它“議會派”有點容易混淆,莫如用它當時的辦公地莫斯科“白宮”將之稱為“白宮派”。在改革政策、國內經濟形勢評估、新憲法內容、俄羅斯政體以及對外政策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產生嚴重分歧。主要集中在經濟上是否執行葉爾欽的“休克療法”,政治上是否走總統權力高於立法機構的總統制
由於葉爾欽的“休克”改革造成俄羅斯經濟的極度睏乏,最高蘇維埃的領導人從1991年八一九事件葉爾欽的支持者,漸漸變成葉爾欽的反對者。到了1993年,昔日的戰友變成了勢不兩立的敵人。
9月,兩派權力鬥爭進一步升級。9月1日,葉爾欽宣布解除魯茨科伊副總統職務。9月3日,俄羅斯議會通過決定,否決總統有關解除副總統魯茨科伊職務的命令。9月18日,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宣告成立,準備取代最高蘇維埃。同日,葉爾欽重新任命蓋達爾為第一副總理兼經濟部長。
根據國家杜馬關於莫斯科1993年9月21日——10月5日“十月事件”調查委員會委員會的結論,該事件起因,是當年9月21日葉爾欽總統簽署了1400號法令。葉爾欽宣布中止俄羅斯人代會和最高蘇維埃的全部權力,並宣布俄羅斯聯邦新的立法權力機關聯邦大會的選舉將在12月11—12日舉行。這些措施無疑是要摧毀哈斯布拉托夫和魯茨科伊的權力基礎。
1400法令名稱是“關於俄羅斯聯邦憲法改革期”,法令前言是:1、該法令以1993年4月25日人民公決同意修改憲法的意願為基礎;2、1993年4月25日全民公決決定製訂新憲法;3、新憲法制憲期間最高蘇維埃和人民代表大會嚴重阻礙了改革進程,阻礙了制憲進程,已經成了“非建設性的反對派的總部”;4、為了維護俄羅斯的統一和完整,為了國家走出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等等。實際上,這是強調在舊憲法已經被公投決定重寫、新憲法尚在制定的“特別時期”,舊憲法已經不適用這一法理要素,因此,總統才有權解散最高蘇維埃和人民代表大會,而不是相反。
1400法令的第一條就是“在新的兩院制議會建立之前,取消俄羅斯聯邦和俄羅斯聯邦最高蘇維埃人民代表大會行使立法,行政和控制國家的功能。
21日晚8點,葉爾欽在電視上發表了講話,宣布1400法令。一個小時之後,時任最高蘇維埃主席的魯斯蘭·哈斯布拉托夫在白宮召開全體成員的緊急會議,宣布葉爾欽的講話是一個政變。
晚10點,緊急會議主席團通過一項“關於立即終止俄羅斯聯邦總統鮑里斯·葉爾欽的權力”的決議。同時,俄羅斯聯邦憲法法院宣布葉爾欽違反憲法,因此罷免其總統職位,任命亞歷山大·魯茨科伊代行總統權力。從這一天開始,俄羅斯的兩個權力的矛盾迅速升級。同日,魯茨科伊宣布接任俄羅斯總統,並任命弗拉基斯拉夫·阿列克謝那維奇·阿恰洛夫上將為國防部長。次日,又任命維克托·柏夫涪維奇·巴蘭尼科夫為安全部長、杜納耶夫為內務部代部長。哈斯布拉托夫號召舉行全國總罷工。
9月23日晚10點,第十次非常人民代表大會開幕。但是,蘇維埃大廈即白宮被切斷電話和電源。於是,莫斯科湧來了大批市民保衛白宮。其中有警衛部隊的成員,擁有武裝部隊發出的特別許可證,所以攜帶了大批槍枝。但是,這成了克林姆林宮武裝保衛白宮的理由。從9月24日開始,議會大廈已被政府軍警包圍,與外界電話聯繫被切斷,所有通往議會大廈的道路亦被政府軍警封鎖。接著,政府停止了對議會大廈的供電、供水。新成立的議會武裝小組則向議會警衛部門和志願保衛人員分發了武器彈藥, 準備抵抗。武裝衝突一觸即發。
在雙方對峙加劇的形勢下,俄羅斯憲法法院院長佐爾金·瓦列里·德米特利耶維奇9月24日提出了解決俄政治危機的零點方案,建議總統撤銷9月21日解散人代會和最高蘇維埃的命令,議會也撤銷有關決定,使局勢恢復到9月21日前的狀態;同時建議在12月21日同時舉行總統和議會選舉。這一建議得到了一些政治力量的支持。俄羅斯東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謝二世也奔走於葉爾欽和議會領導人之間。呼籲雙方舉行和談。
9月27日最高議會大廈即白宮被包圍。
9月29日,葉爾欽總統和切爾諾梅爾金總理要求哈斯布拉托夫和魯茨科伊撤離白宮。但是,直到10月4日,白宮和捍衛白宮的志願者才自願交出武器。
剛剛重歸俄羅斯社會生活的東正教也積極活動,在雙方力量之間斡旋。雙方也同意談判。
10月1日,在聖丹尼爾修道院,在牧首阿列克謝二世主持下,雙方代表舉行談判。克林姆林宮方面同意重新供水供電,最高蘇維埃方面同意階段性撤出。但哈斯布拉托夫、魯茨科伊和一部分議員堅決拒絕葉爾欽提出的“必須無條件交出武器”的條件。
但是,談判的結果卻被街頭的衝突破壞。
10月2日,在莫斯科距離白宮不遠的斯摩棱斯克廣場附近,下午1點,白宮支持者與防暴警察發生衝突。騷亂中處於此地的外交部被封鎖了幾個小時。
10月3日,衝突激化。反對派舉行集會,下午,十月廣場聚集了數萬人群,他們突破防暴警察的障礙,遊行到白宮。
“炮打白宮”事件“炮打白宮”事件
大約下午4點,據說亞歷山大·魯茨科伊在陽台上號召占領市政廳和“奧斯坦金諾”電視台。
下午5點,示威者衝進市政大樓。警察開始對突破防線的示威者開槍。
晚7點左右,示威者衝進奧斯坦金諾電視中心。
晚10點,葉爾欽在電視上宣布莫斯科進入緊急狀態。
3日晚到4日晨,“克林姆林宮派”做出了選擇。據當時的安全負責人回憶,葉爾欽先是在國防部部署,軍事人員認為,只需要十幾輛坦克,就能解決問題,坦克發出的巨大射擊聲音會震懾抵抗者。隨後,葉爾欽回到克林姆林宮,睡了一會兒,然後召開了一個被稱為“阿爾法”的緊急會議。有人問:你果真要簽署總統令?葉爾欽停頓了一會兒,然後發表了演說。
4日凌晨4點,葉爾欽簽署了書面命令,並由專使送達,10輛坦克和20輛裝甲車開進白宮區域。
10月4日晨7:30,武裝部隊開始用大口徑武器射擊白宮。
大約10:00,坦克開始炮擊最高蘇維埃,引起火災。
13:00左右,最高蘇維埃的捍衛者開始從蘇維埃大樓向外運送傷員。
約18:00,白宮保全切斷電阻。亞歷山大·魯茨科伊、魯斯蘭·哈斯布拉托夫和其他領導人,以及武裝抵抗的支持者被逮捕。

事件結果

據調查委員會公布的數字,在十月事件中死亡人數是200人,受傷逾千人。最後官方的數據是157人,受傷384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