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十月事件(十月事件(1956年匈牙利民眾和平遊行))

匈牙利十月事件(1956年匈牙利民眾和平遊行)

十月事件(1956年匈牙利民眾和平遊行)一般指本詞條

匈牙利十月事件(英文:Hungarian Event,Hungarian Revolution of 1956;又譯匈牙利事件或1956年匈牙利革命)是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發生在匈牙利的由民眾和平遊行而引發的武裝暴動。在蘇聯的兩次軍事干預下,事件被平息。事件共造成約2700匈牙利人死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匈牙利十月事件
  • 外文名:Hungarian Event
  • 時間: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
  • 地點匈牙利
  • 結果:蘇聯出兵干涉,2700匈牙利人死亡
背景,起因,過程,納吉上台,蘇聯第一次干預,事件擴大,蘇聯第二次干預,教廷反應,結果,評價,

背景

1947年以後,匈牙利勞動人民黨(即共產黨與社會民主黨合併後的名稱,事件後改稱匈牙利社會主義工人黨)的主要領導人拉科西·馬加什不顧本國的歷史傳統與現實,一味照搬蘇聯模式,並且大搞個人崇拜和集權政治。拉科西的所作所為不僅損害了國家的利益,更傷害了匈牙利人民的感情。
事件中布達佩斯市中心的史達林像被推倒事件中布達佩斯市中心的史達林像被推倒
1953年3月,史達林逝世後,在蘇聯新領導人的推動下,蘇聯對東歐國家的內政外交政策做出了一系列調整。在匈牙利,時任部長會議主席的納吉·伊姆雷實施了“新方針”,比其他東歐國家更早地開啟了“非蘇聯模式化”進程。
但由於蘇聯的干預,“新方針”實施了22個月就被迫中斷。此後,納吉以著述的方式進一步提出以匈牙利社會主義道路取代蘇聯模式、以主權獨立與民族平等反對蘇聯控制,這些思想在黨內知識分子中產生了共鳴。“新方針”中斷後,匈牙利向舊政策復歸,國內的政治、經濟形勢隨之惡化,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但拉科西等人不僅對過去的種種錯誤一味加以掩飾,甚至打算用暴力手段鎮壓黨內外要求改革的聲音。

起因

1956年10月19日至21日,波蘭統一工人黨二屆八中全會召開,波蘭頂住了蘇聯的壓力,選舉了主張走波蘭式社會主義道路的哥穆爾卡為第一書記。這極大地鼓舞了匈牙利的大學生和知識分子,在22日的集會上,他們提出了以反對蘇聯模式和蘇聯控制為主要內容的“十六點要求”,同時決定在23日舉行靜默遊行聲援波蘭人民。
1956年10月23日,布達佩斯的大學生拉開了匈牙利事件的序幕。中午12點,內務部長通過電台廣播禁止任何公眾集會和示威遊行的通告,但學生更加憤恨。不久,電台又廣播取消禁令,令民眾增長了對政府的蔑視和不滿。下午3點,10000多名學生從藝術學院和技術大學出發,向匈牙利革命詩人裴多菲的雕像和波蘭將軍約瑟夫·貝姆的紀念碑行進。沿途不斷有人加入,到目的地時人數已高達二十萬。遊行人群高呼“是匈牙利人就站到我們這邊來”、“俄國佬滾出去”、“把拉科西投入多瑙河”、“我們要納吉”等口號。遊行隊伍到國會大廈後,人群要求納吉出來講話。經反覆勸說納吉勉強來到了遊行人群前面,勸說人們保持冷靜。
匈牙利十月事件中參加反蘇入侵的16歲女孩匈牙利十月事件中參加反蘇入侵的16歲女孩
但接替了拉科西·馬加什任匈牙利勞動人民黨第一書記的格羅·艾爾諾於晚上8點在電台發表了措辭嚴厲的講話。他把幾十萬示威民眾稱為“匈牙利人民的敵人” ,將人們對匈蘇不平等關係的指責斥為“卑鄙的謊言,懷有敵意的杜撰”。這番講話令示威人群由不滿轉為憤怒,9點30分,人群推倒了位於布達佩斯市中心史達林廣場上的史達林銅像。隨後示威者衝進電台,要求向全國廣播他們的要求。遭到拒絕後,他們開始向電台大樓發起攻擊。流血衝突開始了。

過程

納吉上台

為了緩和矛盾和穩定局勢,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中央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對黨和國家最高領導機構的人事做出了調整:黨的第一書記仍由格羅擔任,納吉取代了赫格居斯重新出任部長會議主席。24日中午,納吉在通過電台發表的“告匈牙利人民書”中向人民承諾:政府將在“1953年6月決議”的原則基礎上,全力實現國家在黨的生活、國家生活、政治生活、經濟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徹底民主化,“走符合我們民族特點的建設社會主義的匈牙利道路”。

蘇聯第一次干預

23日事件發生不久,格羅就向蘇聯駐匈牙利大使安德羅波夫請求蘇聯派軍隊對付遊行示威。23日晚10~11點,蘇共中央主席團召開會議,多數成員同意立即出兵。24日下午,在沒有獲得匈牙利政府正式邀請的情況下,蘇聯發動了代號為“行動波”的第一次干預行動。檔案記載,根據蘇聯國防部長朱可夫元帥的決定,由第128步兵師和第39機械化師編成的蘇軍部隊於2時15 分越過國境線進入匈牙利境內。
與此同時,由蘇共領導成員米高揚蘇斯洛夫謝洛夫組成的三人代表團趕赴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他們到後發現,局勢並不像格羅所描述的那樣到了“災難性”的地步。但此時蘇軍已經進入匈牙利,事件變得更為複雜。一些工廠成立了革命委員會,許多工人參加到抵抗蘇軍干預的行列,匈牙利軍隊紛紛倒戈,大批武器流向社會。“一場匈牙利和蘇聯之間的衝突開始了”。25日,布達佩斯發生兩起流血事件:其一,當大批民眾在議會大樓前集會時,有人從附近的屋頂向蘇聯士兵射擊,蘇軍的一輛坦克被燒毀。蘇軍隨即開槍還擊,打死了60名匈牙利人。其二,在匈黨中央大廈前,蘇軍坦克兵把走近的匈牙利警衛部隊當成叛亂者開槍射擊,又有10人被打死。此後,布達佩斯市內槍聲不斷,其他城市的形勢也緊張起來。全國各地掀起了總罷工,要求蘇聯軍隊撤出的呼聲越來越高,遊行示威演變成了騷亂。
布達佩斯街頭被民眾焚毀的蘇軍重型坦克布達佩斯街頭被民眾焚毀的蘇軍重型坦克
當日,納吉在電台再一次發表廣播講話。他說,匈牙利政府將與蘇聯就兩國關係,特別是蘇聯軍隊撤出問題進行談判,匈牙利局勢一旦恢復正常,蘇軍就應被立即召回。蘇聯代表團卻發表聲明說,蘇軍撤出匈牙利是不現實的,“但可以宣布在布達佩斯恢復秩序以後,蘇軍回到自己的駐地”。

事件擴大

25日流血事件發生後,經蘇共同意,匈牙利勞動人民黨中央罷免了格羅的職務,由卡達爾·亞諾什繼任第一書記,當天局勢也趨於平靜。納吉期待著匈牙利事件能有一個“波蘭式”的解決結果。然而此時,蘇聯模式和蘇聯控制帶來的痛苦和怨恨刺激著匈牙利人,南斯拉夫的工人自治吸引著他們,波蘭的成功鼓舞著他們,西方的宣傳煽動著他們,蘇軍的坦克威逼著他們,多年來壓抑在心頭的民族屈辱感在激勵著他們。因此,人們越來越激進。納吉從上任的第一天起就試圖以談判作為解決問題的主要途徑,他開始不停地接待一波又一波的代表團。
此時,匈共黨員紛紛退黨,人數由87.1萬驟降至不到3.8萬,匈牙利社會主義的名譽也受到很大破壞,民眾提出了各種各樣混亂而激進的要求。
在這種情況下,1956年10月26日,納吉向米高揚和蘇斯洛夫表示,鑒於前來與政府談判的各類代表團越來越強烈地提出更換政府的要求,匈牙利黨和政府目前最可行的是改組政府,具體來講,就是從過去的小資產階級政黨以及知識分子、大學生和工人中,吸收五至六名擁護人民民主的著名民主人士參加政府。這一選擇經中央委員會和政治局全體通過,也得到了米高揚等人的認同。1956年10月27日,納吉宣布了新政府的組成名單。
新政府成立後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如何定性這場騷亂。鑒於參與者中雖有一些舊軍官、刑事罪犯,但絕大多數是學生、倒戈軍人以及工人和市民。所以,在當晚召開的內閣會議上,納吉要求改正對該事件性質的提法,承認這是一場“席捲全國的具有人民和民主根源的運動”,建議與騷亂者進行協商以穩定國內局勢。
1956年10月28日下午17點25分,納吉公布新政府宣言,認為這是一場民族民主運動,是“不久以前的嚴重罪行引發了這次聲勢浩大的運動”;他還公布了新政府的施政綱要;做出了兩個有關時局的決定,一是制止流血事件,立即實行全面停火,二是匈蘇兩國政府將就蘇軍儘早撤離達成協定。
1956年10月29日,停火令正式生效,蘇軍開始撤離。然而,這一切來得太晚,近8000名刑事罪犯捲入到混亂之中,他們通過各種途徑得到了武器,四處打砸搶劫。
與此同時,民眾對納吉新組成的政府也不以為然。在他們看來,一個吸收了幾個非黨派人士的政府仍然是由共產黨領導的,他們要求必須在自由選舉的基礎上由多黨聯合組成新政府。

蘇聯第二次干預

蘇聯領導人在如何處理匈事件問題上意見並不統一。莫洛托夫等強硬派主張立即派兵鎮壓;米高揚等溫和派則主張依靠納吉來控制局勢;赫魯雪夫則採取調和立場,一方面迅速派出武裝力量,同時對納吉政府採取了密切關注但暫不干預的政策。但28日以後蘇聯領導人的態度明顯轉變,赫魯雪夫在31日蘇共中央主席團會議上宣布,蘇聯必須立即採取措施“在匈牙利整頓秩序”。
根據歷史檔案等史料,導致蘇聯態度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一是西方的關注以及各媒體報導產生的負面影響;二是中共和意共的支持;三是匈牙利局勢的惡化。1956年10月30日清晨,布達佩斯共和國廣場發生了一周以來最為嚴重的慘案,國家保全局新兵、國防部兩名上校、布達佩斯市委書記被民眾正法;四是蘇共中央領導層對事件和納吉的看法漸趨一致,認為這是一場反蘇、反社會主義的暴亂,納吉已背棄了社會主義。蘇聯領導人決定再次對匈牙利進行干預。
蘇聯時任領導赫魯雪夫蘇聯時任領導赫魯雪夫
1956年10月31日晚些時候,納吉獲悉蘇軍正大規模地越過邊境,向布達佩斯方向行進,就向蘇聯駐匈使館提出抗議。1956年11月1 日19點40分,納吉發表廣播講話,代表政府正式宣告匈牙利中立,同時致信聯合國秘書長哈馬舍爾德,通報匈牙利政府立即廢除華沙條約,要求四大國給予援助來保衛這個國家的中立。
匈牙利政府宣布國家中立後,接到了蘇方同意立即就撤軍進行談判的口頭照會,納吉隨即派代表團與蘇方開始談判。蘇軍入境的訊息使匈各政黨和社會各階層與政府表現出空前的團結一致。與此同時,納吉開始著手改組政府。1956年11月3日早,新的多黨聯合政府在團結一致的氣氛下組成。共產黨、小農黨和社會民主黨分得三個部長席位,裴多菲黨占兩個部長席位。但名單中的共產黨員部長之一、匈黨第一書記卡達爾已於11月1日晚“失蹤”。
1956年11月3日晚10點,帕爾將軍率領的匈牙利代表團與蘇方開始談判。史料表明,談判進行一半即被蘇聯克格勃主席薩羅夫率人打斷,匈代表團成員被抓。1956年11月4日凌晨,以卡達爾為首的匈牙利工農革命政府宣告成立。一刻鐘後,納吉向全國人民發表了最後一次講話,“今天黎明時分,蘇聯軍隊開始進攻我們的首都,其明顯的用意是推翻匈牙利合法的民主政府”。匈牙利軍隊沒有進行抵抗。15分鐘後,蘇軍以17個師的兵力向布達佩斯發動了軍事行動。

教廷反應

1956年匈牙利事件時,教皇庇護十二世連發三個“通諭”,支持愛國民眾。
蘇軍向布達佩斯發動了代號為“強風”的軍事行動,並迅速地控制了匈牙利全境。

結果

歷時13天的事件給匈牙利國家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損失和人員傷亡。據不完全統計,經濟損失200億福林,相當於匈牙利全年國民生產總值的3/4。1991年匈牙利當局公布了一份當年的絕密報告:事件中死亡人數總計2700人,其中體力勞動者1330 人,大專院校學生44名,中學生196人。約13000人受傷,另有約20餘萬匈牙利人成為難民。而蘇聯方面也付出了722人死亡、1251人受傷的慘重代價。
納吉及其政府成員攜家人共47人前往南斯拉夫駐匈使館尋求政治避難。1956年11月22 日,在得到匈牙利方面將納吉等人送回各自家中並保障其安全的承諾後,南斯拉夫同意納吉等人離開使館。可是,納吉等人坐的車剛駛離使館就遭到蘇軍的劫持,1956年11月23日納吉被送至羅馬尼亞,軟禁在靠近布加勒斯特的斯那科夫政府別墅。1958年1月28 日,“納吉案件”的審理在布達佩斯正式拉開帷幕。納吉被指控犯有“發動並領導陰謀推翻人民民主制度的罪行和叛國罪”。 1958年6月16日,媒體公布了《匈牙利人民共和國法務部關於判處納吉·伊姆雷和他的同謀者死刑和徒刑的公告》。

評價

關於匈牙利十月事件,冷戰時期有兩種基本的看法。西方認為這是一場革命,是匈牙利人民對蘇聯的控制和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的反抗,是為了實現從“集權制度”向“民主制度”的回歸;社會主義國家則認為,事件是匈牙利國內敵視社會主義制度的反革命勢力與國際帝國主義相互勾結、裡應外合的結果,目的是要顛覆社會主義制度,復辟資本主義。在匈牙利本土,這一事件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被定性為由拉科西等領導人“嚴重錯誤和罪行”引發的“反革命案件”,但在東歐劇變後又被稱為“人民起義”,“與1848年~1849年的革命和自由鬥爭具有同等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