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詞語釋義)

炎炎(詞語釋義)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炎炎,意思是指火熾盛貌,出處《詩·大雅·雲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炎炎
  • 外文名:scorching; sweltering; blazing
  • 解釋1:指火熾盛貌
  • 解釋2:指威勢烜赫
  • 解釋3:指灼熱
基本信息,基本解釋,詳細解釋,

基本信息

  1. 指火熾盛貌。
    《孔子家語·觀周》:“焰焰不滅,炎炎若何?”
  2. 指威勢烜赫。
    《漢書·揚雄傳下》:“炎炎者滅,隆隆者絕。”
  3. 指灼熱。
    《水滸傳》第十六回:“赤日炎炎似火燒。”
  4. 指火采很盛。
    江淹《麗色賦》:“色練練而欲奪,光炎炎其若神。”
  5. 指興盛。
    《國語·吳語》:“夫越王好信以愛民,四方歸之,年穀時熟,日長炎炎。”
  6. 指言論美盛貌。
    《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

基本解釋

  1. [be burning hot;scorching;sweltering;blazing]
  2. 形容夏天陽光猛烈
    赤日炎炎
  3. 形容火勢旺盛
    炎炎的烈火
  4. [powerful]∶形容威勢、氣焰很盛
    況彼正是炎炎之際,何事不可為?——《于謙全傳》

詳細解釋

  1. 灼熱貌。
    《詩·大雅·雲漢》:“赫赫炎炎,雲我無所。” 毛 傳:“炎炎,熱氣也。”
    焦贛《易林·乾之睽》:“陽旱炎炎,傷害禾穀。”
    水滸傳》第十六回:“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
  2. 火光猛烈貌。
    《史記·天官書》:“﹝天狗﹞所墮及,望之如火光,炎炎沖天。”
    歐陽詹《懷忠賦》:“彼炎炎之原燎,信撲之而不滅。”
  3. 色彩光艷貌。
    班固《東都賦》:“羽旌掃霓,旌旗拂天,焱焱炎炎,揚光飛文。”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色練練而欲奪,光炎炎其若神。”
    唐寅《嬌女賦》:“綦丹縠兮素五綜,麗炎炎兮倫無雙。”
  4. 氣勢興盛貌;向上貌。
    《國語·吳語》:“夫 越王 好信以愛民,四方歸之,年穀時熟,日長炎炎。” 韋昭註:“炎炎,進貌。”
    蘇軾《相度準備賑濟第二狀》:“見今訪聞 蘇 、 秀州 在市米價已是九十五文足,添長之勢,炎炎未已。”
    薛福成《強鄰環伺謹陳愚計疏》:“ 英 、 俄 、 法 皆創國數百年,或近千年,炎炎之勢不始今日。”
  5. 權勢煊赫貌。
    《漢書·揚雄傳下》:“炎炎者滅,隆隆者絕。”
    羅大經《鶴林玉露》卷十一:“﹝ 潘良貴﹞晚年力量尤凝定, 秦檜勢正炎炎,冷處一角,笑傲泉石。”
    毛先舒《孔北海融述志》詩:“炎炎當路客,奕奕朱門開。”
  6. 功勳卓著
    龔自珍《同年生吳侍御傑疏請唐陸宣公從祀瞽宗獻侑神之樂歌》:“炎炎 陸公 ,三代之才。”
  7. 言論美盛貌。
    莊子·齊物論》:“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陸德明釋文引 梁簡文帝曰:“美盛貌。”
    邵雍《無名公傳》:“炎炎之談,甘處其陋。”
    姚華《論文後編·述旨》:“與其詹詹,毋寧炎炎,古今一轍,顛撲不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