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姓源於職業,出自遠古時期人類敬祀之炊母神,屬於以宗教信仰為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炊姓
- 注音:ㄔㄨㄟ)
- 讀音1:chui
- 讀音2:cuàn
基本介紹,姓氏淵源,第一個淵源,第二個淵源,遷徙分布,郡望堂號,郡望,堂號,
基本介紹
炊[炊、爨,讀音作chuī(ㄔㄨㄟ,亦可讀作cuàn(ㄘㄨㄢ)]
姓氏淵源
第一個淵源
炊母神,是古代氏族社會人們敬祀的神祉,為女神,當是母系氏族社會的遺留文化。史學大家司馬遷在史籍《史記·封禪書》中這樣描述:“炊母神,先炊之屬。”在典籍《正義通·注》中更詳細地解釋:“先炊古炊母之神也。<前漢·郊祀志>作族人炊之屬。”
實際上,炊母神就是在古代氏族部落中為族人們作大鍋飯的女性,是她使外出勞作的族人和孩子們有可口的飯菜食用,人們因以為“炊母之神”,倍受族人崇敬和景仰。後有人以炊母神為姓氏,稱炊氏、或爨氏,讀音作chuī(ㄔㄨㄟ),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第二個淵源
源於姬姓,出自周王朝時期爨官,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爨官,為西周時期在宮廷內為王室成員制膳之士中的灶官,就是俗稱的火頭倌,專職掌管炊火。爨,就是今天稱作的灶,用於安置無足器皿進行煑食物,“大羹湆在爨”,就是烹煮肉食、肉湯。無足之器皿就稱作鍋。在典籍《周禮·天官·亨人》中記載:“爨官,職外內饔之爨亨煑。”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爨氏家族,是從中原遷徙到南中地區的大姓之一,始顯於蜀漢時期,強盛於晉朝時期,直至唐朝天寶五年被南詔蒙氏所滅,前後大約輝煌了有七百年,創造了聞名於世的爨文化。
在爨官的後裔子孫中,有以先祖的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爨氏。在古文中,“爨”即“炊”,因此亦有簡筆為炊氏者,讀音仍作cuàn(ㄘㄨㄢ)。
遷徙分布
炊氏是一個古老的多源流姓氏群體,但在今中國大陸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灣省則沒有,多以洛陽、牂牁、文山為郡望。
郡望堂號
郡望
洛陽府:亦稱洛陽郡。戰國時期,秦國的秦襄王始置洛陽縣,縣城以設在在洛水之陽(北岸)而名,當時屬於三川郡。西漢時期,洛陽開始成為河南郡治。東漢時期建為都城。三國時期的曹魏國及後來的西晉、北魏、五代後唐皆建都於此,南北朝時期東魏置郡,故城轄地在今河南省洛陽市白馬寺東漢水北岸。隋、唐兩朝,洛陽郡的轄境曾一度抵達今韓國漢城市以西九公里處,大唐王朝的大周皇帝武則天曾以洛陽為都城達十四年。由於新莽、唐朝、五代後唐、後粱、後晉、後漢、後周、北宋、金國也都以洛陽為陪都,故而歷史上多稱洛陽為“六朝古都”。
牂牁郡:四五千年前,鱉人就生活在貴州高原烏江南北兩岸的廣大地區。在後世人文學者的記憶里。他們有雙重的身份。他們既是遠古的鱉巴人,也是古代蜀人魚鳧部落的重要支系。鱉人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水利工程大師,貴州境內乃至中國境內眾多偉大的早期水利工程系統都留下了鱉人的身影。公元前二十二世紀,堯舜命令鱉人鯀治水,未獲成功。稍晚,鯀的兒子大禹治水成功,禪讓以獲天下。公元前二十一世紀,大禹的兒子啟開創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政權夏朝。公元前十五世紀,魚鳧人建立古蜀國魚鳧王朝。公元前七世紀初,鱉靈協助蜀王杜宇治水成功,禪讓以獲蜀國,建立蜀國開明王朝。鱉靈後裔治理蜀國十三世,並締造了蜀文化的中心成都城。春秋時代,鱉國為周楚屬國。鱉國的統治中心位於烏江北岸今貴州省遵義市綏陽縣城附近。秦漢時代為鱉縣治所。春秋時代,在今貴州南境有牂牁國,與北境鱉國並存。牂牁江位於珠江上游北盤江、南盤江、紅水河水域。遠古牂牁人屬於濮越民系,大約于越王勾踐稱霸時代立國。勾踐不僅被早期浙江越人、閩越人、南越人奉為祖先,他顯然也是珠江上游牂牁人的祖先。春秋時代牂牁人的勢力影響達到烏江南岸。漢朝以後在貴州南境長期設有牂牁郡。牂牁國於戰國時代被夜郎所滅。牂牁歷史是貴州早期歷史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夜郎國是繼春秋鱉國、牂牁國之後於貴州高原崛起的又一個部落國。本文主張夜郎人為鱉靈入主蜀國之後的鱉人餘部。夜郎國極盛時控制範圍包括今天貴州全境、四川南部、重慶東南部、湖南西部、雲南東部、廣西北部。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庚辰,公元前221年),將全國劃為三十六郡。貴州北部、西北部,分屬巴郡、蜀郡管轄。貴州南部、東部,分屬黔中郡和象郡管轄。秦漢初年,中央政府於夜郎境內置郡縣,而夜郎部落並未完全瓦解,實為共治時期。郎縣、夜郎縣、郎郡治所位於烏江北岸今貴州省遵義市桐梓縣城附近。西漢朝河平四年(丙申,公元前25年),漢朝擊潰夜郎餘部。西漢初年,貴州分屬益州刺史部犍為郡和牂牁郡。犍為郡管轄今貴州北部、四川南部、重慶南部的大部分地區。牂牁郡管轄今貴州南部及周邊地區。華陽國志·蜀志》記:“犍為郡,孝武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置,時治鏐(今貴州遵義),其後縣十二,戶十萬。鏐,故犍為地也。”西漢朝元光五年辛亥(公元前130年),移治南廣縣,昭帝始元元年(乙未,公元前86年),再遷治覺道城(今四川宜賓)。牂牁郡治蘭且(今貴州貴定、或凱里附近、或安順附近)。西漢中晚期,貴州北部大部分地區劃入牂牁郡管轄。牂牁郡領十四縣:蘭且、鄨縣、平夷、毋斂、夜郎(駐都尉)、談稿、談指、漏臥、漏江、同並、句町、宛溫、都夢、進桑(駐都尉)。這基本上已經是今天貴州全省格局。東漢基本延續西漢區劃。三國時蜀國牂牁郡治且蘭(今貴州凱里),領七縣:且蘭、毋斂、廣談、鄨縣、平邑、夜郎、談指。西晉初年牂牁郡治萬壽(今貴州甕安),領八縣:萬壽、且蘭、鄨縣、平夷、廣談、毋斂、夜郎、談指。兩晉的大部分時期,貴州境內有牂牁、夜郎、平夷三個小郡。南北朝時屬宋國荊、益二州。隋朝時期,貴州大體屬於梁州刺史部和荊州刺史部管轄範圍。境內有明陽郡治明陽(今貴州鳳岡),領四縣:明陽、寧夷、高富、綏陽。羊牁郡治羊牁(今貴州甕安),領二縣:羊牁、賓化。唐朝時期,中央政府開始推行羈縻州制度,在當時的邊疆地區利用地方土著管理地方事務,貴州境內出現了幾個對後來產生深遠影響的地方土司政權。在今貴州省境,僅在烏江以北及黔東北地區一度設有正州,其它地區主要是羈縻州。唐朝大中十三年(己卯,公元859年)南詔大理國酋龍自稱皇帝,派兵侵占播州。安南都護收復播州。唐朝鹹通十四年(癸巳,公元873年)南詔再次攻陷播州。山西太原人楊端應募,與其舅謝氏率令狐、成、趙、猶、婁、梁、韋七姓,明攻婁山,暗渡赤水,收復播州。羅榮五世孫羅太汪偕同征戰,楊、羅子孫遂家於播。楊氏開始世襲統治播州。而到了宋朝時期,由於朝廷面臨來自北方遼國、西夏國的強大軍事壓力而無暇南顧,烏江以北的正州也逐步改為羈縻州。對貴州歷史影響最大的是安、宋、田、楊四大土司政權。彝族先民曾被稱為“羅羅”或“羅蘇”等。唐宋時代,隨著大理國的崛起彝族部落開始越過烏蒙山在今天貴州地區廣泛發展。他們在唐末已形成較大的獨立政權,被稱為“大鬼主羅殿王”。宋朝末期,貴州中部有羅氏鬼國(羅施鬼國),依附於宋朝;南部有羅殿國,依附於大理。元朝至元十六年(己卯,公元1279年)置八番羅甸宣慰司。元朝至元十九年(壬午,公元1282年),設順元等路軍民宣慰司。元朝至元二十九年(壬辰,公元1292年),順元、八番兩宣慰司合併,設八番順元宣慰司都元帥府於貴陽。後來又以烏江上游的鴨池河為界分為水東、水西。明朝萬曆二十八年(庚子,公元1600年),分播州地為二,遵義府屬四川,平越府屬貴州。自唐末楊端至明末楊應龍,楊氏土司治播二十九世,七百餘年。播州楊氏土司管轄範圍相當於今天貴州省遵義地區、黔東南州黃平凱里一帶、及甕安、金沙、綦江等地。元末天下大亂,西南土司紛紛立國稱王。明朝洪武初年(戊申,公元1368年),水西土司靄翠和他的妻子奢香率部擁護朱元璋並協助了明朝平定雲南的戰爭。朱元璋特賜靄翠漢姓安,將順元路改為貴州宣慰司(今貴陽、黔西大方、水城一帶,治所在今貴陽),封靄翠為貴州宣慰使,並賜給他許多金銀和絹帛。明朝洪武五年(壬子,公元1372年),朱元璋特頒詔書,宣布靄翠的地位在其它宣慰使之上。靄翠去世後,奢香繼任貴州宣慰使,並修築了貴州至雲南、四川的驛道,促進了貴州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為貴州行省的建立奠定了基礎。明朝永樂十一年(癸巳,公元1413年3月3日),設定貴州布政使司。廢思州宣慰司與思南宣慰司,保留水東土司與水西土司,同屬貴州布政司管轄。從此,貴州正式成為省一級的行政單位。清朝雍正五年(丁未,公元1727年),將四川屬遵義府,廣西屬荔波及紅水河、南盤江以北地區,湖廣屬平溪、天柱,劃歸貴州管理轄。將貴州屬永寧州劃為四川管理轄。至此,貴州延續至今的行政區劃基本確定。
文山州:雲南文山州境地古代屬古巴國,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居住、繁衍、開拓,盤龍河沿岸發現的石磨工具,青銅器時代的斧、鋤、矛、叉、鑿等與滇文化、夜郎文化有著較強的一致性。秦王政二十六年(庚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成為祖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組成部分。西漢元鼎六年(庚午,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劉徹開發西南邊疆,令馳義侯率兵征討西南夷後置群舸、越寓等郡。胖舸郡轄十七縣,其中十一縣在今雲南東南部,今文山、硯山、馬關縣屬進桑縣地,西疇、麻栗坡屬都夢縣地,丘北屬鐔封縣地,廣南、富寧屬句町縣地。東漢時期文山州仍隸牂牁郡,其中文山、硯山、馬關、西疇、麻栗坡屬進乘縣地,丘北屬鐔封縣地,廣南、富寧屬句町縣地。三國蜀漢建興三年(乙巳,公元225年)春,諸葛亮率兵平定益州、越嵩、群舸、永昌四郡後,將四郡改建為建寧、朱提、雲南、永昌、興古、越嶲、牂牁七郡,隸降都督。今文山州八縣分別隸興古郡的進乘縣地(今雲南文山、馬關、西疇、麻栗坡),鐔封縣地(今雲南丘北),句町縣地(今雲南廣南、富寧)。西晉泰始六年(庚寅,公元270年),設寧州領南中七郡。西晉太康三年(壬寅,公元282年),廢寧州併入益州設南夷校尉。西晉太安二年(癸亥,公元303年)復置寧州,全國設十九州,形成州、郡、縣三級建制。今文山州各縣屬寧州興古郡的進乘縣地(今雲南文山、硯山、馬關),都篖縣地(今雲南西疇、麻栗坡),鐔封縣地,句町縣地。東晉時期將寧州又劃為士氣郡,今文山州各縣分屬興古郡的句町縣地(廣南、富寧),西安縣地(西疇、麻栗坡),梁水郡的鐔封縣地,新豐、建安縣地。自東晉永和三年(丁未,公元347年)到北周大定元年(辛丑,公元581年)的二百餘年間,戰亂頻繁,南中大姓爨氏據地稱雄,郡縣設定經常改變。隋王朝統一全國後,今文山州屬南寧州總管府轄。隋開皇四年(甲辰,公元584年),取消總管府,改州郡縣制為州縣制,設昆州、恭州、協州,廢興古郡。今文山州屬昆州地。唐朝初期,置南寧州都督府(治所曲靖),今文山州分屬嚴州、湯望州、歸武州、奏龍州、英州、聲州、勤州地。唐朝後期(古南詔)今文山、硯山、西疇、麻栗坡、馬關、丘北為通海都督管轄,廣南、富寧屬嶺南西道(今雲南邕州)安南都護府管轄。宋朝士氣,除今廣南、富寧隸屬廣南西路廣源州(今廣西桂林)的特磨道及廣源州的左江道(今廣西南寧)外,其餘六縣均屬大理國政權範圍內的最寧鎮部地(今雲南丘北)、王弄山部地(今雲南文山)、教合三部地(今雲南馬關八寨、文山古木)、矣尼迦部地(今雲南馬關、西疇、麻栗坡)。元朝至元十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設雲南行省、政區為路、府、縣。元至元十二年(乙亥,公元1275年)、元至元十四年(丁酉,公元1277年),設廣南西路宣撫司,治所在今廣南縣。元至元十五年(戊戌,公元1278年)農曆5月改稱廣南西路宣慰司,後改為宣撫司,轄今廣南、富寧。今文山縣屬教合三部地,馬關、西疇、麻栗坡屬矣尼迦部地,隸寧遠州。元大德四年(庚子,公元1300年),今丘北縣隸屬廣西路(今廣西瀘西)維摩州。廣南、富寧仍屬廣南西路宣撫司轄。文山為教合三部地,馬關、西疇、麻栗坡為矣尼迦部,隸寧遠州。明朝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廣南西路宣撫司改為廣南府,轄今廣南、富寧兩縣。臨安路改為臨安府,轄教化長官司(今雲南文山、硯山)、八寨長官司(今雲南馬關、麻栗坡)。丘北縣屬廣西府維摩州。清朝康熙六年(丁未,公元1667年),在平定教化、枯木、八寨、王弄等土司與滇南諸土司聯合反清的基礎上,改土歸流,以教化、王弄、安南三長官司地設開化府,轄開化、安南、王弄、逢春、永平、東安、江那、樂龍八里。原廣南府轄廣南、富州(富寧)。丘北仍隸屬廣西府維摩州。清康熙八年(己酉,公元1669年)裁廣西府之維摩州,將其部分轄地劃入廣南府和開化府。清雍正八年(庚戌,公元1730年)農曆7月,開化府增設馬白同知及文山縣附郭。開化府轄逢春里(今雲南文山古木鄉、抑井鄉)、東安里(今雲南西疇及麻栗坡)、永平里(今雲南馬關八寨鎮及河口);文山縣附郭管轄開化里(今四川開化鎮、攀枝花鄉、追栗街鄉、平壩鄉及喜古鄉一部)、王弄里(今雲南文山老龍鄉、小街鄉、新街鄉及屏邊、金平部分地區),樂龍里(今雲南文山德厚鄉、紅甸鄉、秉烈鄉、馬塘鄉及喜古鄉、壩心鄉一部)、安南里(今雲南文山樂詩沖鄉及蒙自老寨一帶)、江那裡(今雲南硯山)。清乾隆二年(丁巳,公元1737年),廣南府添設寶寧縣附郭,治所設今廣南縣城。清嘉慶二十五年(庚辰,公元1820年),開化府設安平廳(今雲南馬關),轄逢春、東安、永平三里。清道光三年(癸未,公元1823年),文山縣增設江那(今雲南硯山)縣丞管江那裡。清道光二十年(庚子,公元1840年),丘北縣丞升正縣,隸屬廣西州。清光緒十三年(丁亥,公元1887年),設臨安開廣道轄臨安、開化、廣南三府。同年,《中法續議界務專條》規定將今馬關縣都龍、麻栗坡縣南溫河等南山地區歸中國,設歸仁里隸安平廳。清光緒二十一年(乙未,公元1895年),今麻栗坡猛硐山及猛硐上中下三村劃歸中國,屬開化府安平廳歸仁里轄。清光緒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設麻栗坡交涉副督辦署及河口(安平廳)交涉副督辦署。民國二年(癸丑,公元1913年),裁撤開化府,文山縣附郭稱開化縣;丘北縣增設一員五槽縣佐。裁撤廣南府,改稱廣南縣;富州廳改富州縣;安平廳改安平縣。民國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恢復文山縣名,麻栗坡交涉副督辦公署改為麻栗坡對汛特別區督辦公署,直屬雲南省都督府。安平縣改稱馬關縣,原轄地東安里改設普蘭行政公署,轄西灑、疇陽兩地域,隸馬關縣。民國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廣南縣在維摩設縣佐。民國九年(庚申,公元1920年)西灑、疇陽由馬關析置設正縣名西疇縣。民國二十一年(壬申,公元1932年),江那、小維摩兩縣佐轄地合併設硯山設治局,民國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改設正縣名硯山縣。民國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富州縣改稱富寧縣。民國三十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文山、硯山、西疇、馬關、屏邊、丘北、廣南、富寧八縣隸屬雲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治所設於文山縣城,稱雲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民國三十五年(丙戌,公元1946年),雲南省第二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改稱雲南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全司令公署,除麻栗坡對汛督辦署屬省轄外,轄區未變。民國三十八年(己丑,公元1949年),國民政府瀕臨滅亡,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先後解放了文山地區,建立人民民主政權。1949年2月,廣南、西疇、馬關三縣建立縣人民民主政權;3月,成立馬列坡縣人民民主政權;4月,文山、硯山、丘北三縣建立縣人民民主政府;6月,富寧縣成立縣人民民主政府;12月,河口縣城解放,成立縣人民民主政府。6月,於西疇縣西灑成立滇東南行政專員公署。1950年1月7日,文山縣城解放,滇東南行政專員公署進駐文山縣城,3月,改稱文山專區專員公署。1950年3月,將河口縣劃歸蒙自專區,6月將馬列坡縣改稱麻栗坡市;1955年10月,麻栗坡市改為麻栗坡縣。1958年4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建立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實行民族區域自治,文山專區專員公署改稱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委員會。1958年10月,西疇、麻栗坡兩縣合併稱西疇縣,治所西疇興街;硯山縣併入文山縣稱文山縣,治所文山城;全州共轄六個縣。1961年9月文山、硯山兩縣分設;西疇、麻栗坡縣兩縣分設,全州仍轄八個縣。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間實行軍事管制,州軍事管制委員會取代州人民委員會;8月先後成立縣軍事管制委員會,取代縣人民委員會。1968年9月,經雲南省革命委員會批准,成立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員會,各縣也相繼成立革命委員會。1980年11月25日,文山州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根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法規規定,將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革命委員會改為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所轄各縣也先後恢復縣人民政府稱謂至今。
堂號
洛陽堂:以望立堂,亦稱白馬堂。
牂牁堂:以望立堂,亦稱播州堂、遵義堂。
文山堂:以望立堂,亦稱胖舸堂、越嶲堂、廣南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