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12日,四川龍門山地帶發生8級大地震。山川動搖,人倫驟變。剎那間震撼了四面八方和各色人群,包括原本清淨的校園書生。
一個特殊的群體,一個難忘的時刻,一本特別的文集。這便是本次“文學人類學救災工作組”的行動成果,也是大地震留在我們生命之中的永恆記憶。整個行動時間不長,需要感謝的機構和個人很多很多,但最應該感謝的,是工作組每一位冒著危險參與行動的志願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災難與人文關懷--汶川地震的文學人類學紀實
- 定價:¥32.00元
- 出版社:四川大學出版社
- 作者:徐新建
基本信息,內容簡介,本書目錄,
基本信息
書名:災難與人文關懷--汶川地震的文學人類學紀實叢書:文學與人類學論叢
定價: ¥32.00元 出版/發行時間: 2009-06-01
出版社: 四川大學出版社
作者: 徐新建
ISBN: 9787561443484
版次: 1
開本: 16
頁數: 489
內容簡介
2008年2月12日,四川龍門山地帶發生8級大地震。山川動搖,人倫驟變。剎那間震撼了四面八方和各色人群,包括原本清淨的校園書生。
一個特殊的群體,一個難忘的時刻,一本特別的文集。這便是本次“文學人類學救災工作組”的行動成果,也是大地震留在我們生命之中的永恆記憶。整個行動時間不長,需要感謝的機構和個人很多很多,但最應該感謝的,是工作組每一位冒著危險參與行動的志願者。
本書目錄
前言
上編
第一種在場:沉重與敬畏
家庭與社會
一個成都人的一天:“5·12”實錄
大地震中母親的記錄
知識分子的震災反應——震災中朋友間的通信和交談
救療與關懷
特殊救療——四川大學附屬華西醫院救療之片斷
我們如何為孩子建造心靈堡壘
災難與援助
本土化與國際化:地震災區三個NGO組織的經驗與啟示
抗震救災中的志願者
中編
第二種在場:從關懷到反思
國家與族群
災難與儀式:國殤日之民族志
災民安置與社群重建——都江堰市翔鳳橋社區安置點6月4曰實地調查與思考
災難中的“國族”與“族群”
傳統與現代
災難與媒介社會——來自成都的傳播民族志
災難時期的流行話語
災難與異象——對科學主義的反思
災難中的他人與自我——汶川地震中的利他行為與道德審思
遺產、生態與旅遊
災難與生態文明
災難中的人與建築——從建築功能、建築理念看汶川大地震帶來的失與得
災難與遺產
災難與旅遊
下編
第三種在場:聲音、對話與視角
演講
文學中的災難與救世——四川大學文學人類學災難專題系列講座之一
災難與人類——四川大學文學人類學災難專題系列講座之二
訪談
抗震救災的文學人類學參與——與《中國青年報》記者的問答錄
災難中的“80後”、“90後”——談“5·12”地震時期的流行話語
對話
面對天災,守護天良——“5·12”大地震川籍學者圓桌對話
視角
第三方視角
特別後續
“5·12”汶川大地震對岷江流域生態環境影響:川渝兩地大學生專項考察正式啟動
震後半年祭——回訪桃坪羌寨實錄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