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民

災民

災民是指因為各種災害(泛指自然災害)而被迫撤離家園的當地居民以及需要救助的人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災民
  • 拼音:zāimín
  • 釋義:遭受災害的人
  • 出處:《女神·棠棣之花》
詞目:災民
拼音:zāimín
基本解釋
[sufferer; victims of natural calamities and war refuges] 因為各種災害(泛指自然災害)而被迫撤離家園的當地居民。
給水災災民的緊急救援
詳細解釋
亦作“災民”。遭受災害的人。
郭沫若《女神·棠棣之花》:“我們的眼淚切莫灑向此時,你明朝途中如遇著些災民流黎,骷髏骴骨,你請替我多多灑雪些吧!”
(1).悲鳴的鴻雁。 南朝 宋 謝惠連 《泛湖歸出樓中望月》詩:“哀鴻鳴沙渚,悲猨響山椒。” 唐 韓愈 《酬裴十六功曹巡府西驛途中見寄》詩:“哀鴻鳴清耳,宿霧褰高旻。” 清 孫枝蔚 《泊舟毘陵觸目有述》詩:“傍晚朔風急,哀鴻斷幾行。”
(2).《詩·小雅·鴻雁》:“鴻鴈于飛,哀鳴嗸嗸。”《序》云:“《鴻鴈》,美 宣王 也。萬民離散,不安其居,而能勞來還定,安集之。”後以“哀鴻”比喻流離失所的人們。 清 洪升 《長生殿·收京》:“流離百室,哀鴻滿路悲戚。” 劉國鈞 《辛壬之間雜詩》:“胡盧依樣君休問,中澤哀鴻血未枯。”
比喻哀傷苦痛、流廓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鴻”一語出自“鴻雁”。《詩·小雅·鴻雁》曰:“鴻雁于飛,哀鳴嗷嗷。維比哲人,謂我劬(qú,勞苦)勞。”詩歌寫使臣行於四方,見流民如鴻雁飛集於野,流民喜使者到來,皆合詞傾訴,如鴻雁哀鳴之聲不絕。後來以鴻雁在野、哀鴻遍野喻指百姓流離失所。龔自珍《己亥雜詩》:“三更忽軫(zhěn,悲痛)哀鴻思,九月無襦淮水湄。”寫的就是人民痛苦流離的生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