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害預警是指災害發生前的應急網路的建立和災害信息的發布。為便於應對特大自然災害的發生,中央和地方(縣級以上)政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自然災害預警機制,責任要落實到具體人頭上,減少災害造成的各種破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災害預警
- 災害特點:受災面積大,人員傷亡巨大
- 災害預警:災害發生前的應急網路的建立
- 行政管理:市、縣(區)、鎮、村
災害預警是指災害發生前的應急網路的建立和災害信息的發布。為便於應對特大自然災害的發生,中央和地方(縣級以上)政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自然災害預警機制,責任要落實到具體人頭上,減少災害造成的各種破壞。
災害預警是指災害發生前的應急網路的建立和災害信息的發布。為便於應對特大自然災害的發生,中央和地方(縣級以上)政府,要逐步建立和完善自然災害預警機制,責任要落實...
預警是指在災害或災難以及其他需要提防的危險發生之前,根據以往的總結的規律或觀測得到的可能性前兆,向相關部門發出緊急信號,報告危險情況,以避免危害在不知情或準備...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種類由原來的3種增加到16種,為人們所熟悉的黑色颱風預警信號將退出歷史舞台,而廣東則保留一級白色颱風預警信號(關於廣東省自行制定並實施的氣象災害...
災害預警信號,是指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台站向社會公眾發布的預警信息。預警信號由名稱、圖示、標準和防禦指南組成,分為高溫、道路結冰、霾、大霧、霜凍、冰雹...
我國災害監測預警網已“網”遍全國,地震、海洋、氣象、水文等監測網每天將各種信息實時傳輸到後方處理中心。記者近日從中國國際減災委員會了解到,目前,我國已建立了...
2007年中國氣象局公布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已施行。共十八條,對各類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進行了規定。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辦法》是中國氣象局為了規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而制定的辦法。...
建立山洪災害預警系統,是國家防治山洪災害的一項重要的非工程性措施。...... 建立山洪災害預警系統,是國家防治山洪災害的一項重要的非工程性措施。中文名 山洪災害預警...
北京此次“7 21”特大自然災害的重災區,積水、山洪、土石流三種災情疊加,受災面積大。直接經濟損失超百億,人員傷亡巨大,災區重建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災害過後...
暴雨預警信號分四級,分別以藍色、黃色、橙色、紅色表示。在大陸,紅色暴雨預警信號為最高級;在香港,有三級,黑色暴雨預警信號為最高級,表示在剛過去的3小時內本地...
災情預警 【注音】zaiqíngyǜjǐng 【釋義】指根據氣象、水文、海洋、地震、國土等部門的災害預警、預報信息,結合人口、自然和社會經濟背景資料庫,對災害可能影響...
地質災害氣象預警是指地質和氣象部門依據當前環境發布的災害預警。地質災害氣象預警預報信息每年汛期(5-9月)在中央電視台天氣預報節目中和中國地質環境信息網上發布,...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強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信息發布工作的意見》是國務院辦公廳於2011年發布的一個意見。...
突發事件預警是指突然發生或可能發生的,已造成或可能造成嚴重社會危害的,需要採取應急處置措施予以應對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公共衛生事件等預警信息。...
金信石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系統,又稱“地質災害防控信息系統”,簡稱“地質災害預報預警系統”。...
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應急指揮大數據平台是武漢地大信息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研發的技術產品。...
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由前端數據採集設備、供電設備、傳輸設備和監控中心組成,前端安裝在水庫或水電站的數據採集主機將採集到的視頻圖像、水位、降雨量、水溫、氣壓等...
“地震預警”是指突發性大震已發生、搶在嚴重災害尚未形成之前發出警告並採取措施的行動,搶在地震波傳播到設防地區前,向設防地區提前幾秒至數十秒發出警報,以...
地質災害黃色預警信號是指24小時內地質災害發生的風險較高。地質災害黃色預警信號是地質災害預警信號中的第一級。...
災害的嚴重性和緊急程度,新版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總體上分為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個等級(Ⅳ、Ⅲ、Ⅱ、Ⅰ級),分別代表一般、較重、嚴重和特別嚴重,同時以中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