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是由國家發改委於2008年8月批准的全國唯一的一個災備領域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實驗室由北京郵電大學牽頭,聯合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共同建設。實驗室現任主任楊義先教授是北京郵電大學博士生導師、首批長江學者特聘教授、首屆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實驗室現有技術研發人員65人,正高職稱占27.7%,副高職稱占46%,具有博士學位者占72.3%,63%以上的技術人員年齡介於30 到40 歲之間,是一支知識結構合理、富有創新精神的研發團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外文名:National Engineering Lab fo DBR
  • 成立時間:2008年8月
  • 任務:災備研發、實驗、人才培養
  • 研究方向:災備技術測試驗證等。
成立時間,定位,任務,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學術交流,

成立時間

2008年8月,作為容災備災領域全國唯一的一個國家級實驗室,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簡稱“工程實驗室”)在北京郵電大學正式成立,聯合單位包括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以及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工程實驗室主任由北京郵電大學信息安全及密碼學專業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委員、首批長江學者特聘學者楊義先教授擔任。

定位

工程實驗室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科研實體,其定位包括:完善信息災備技術和產品的研究、驗證、測試平台,開展信息災備標準體系和關鍵技術的研究,解決自主創新中的瓶頸問題,提供相關技術服務,建設成為信息災備行業自主創新源頭技術支撐平台,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任務

工程實驗室以國家信息系統災備體系建設的需求為基礎,努力提升我國災備行業自主創新能力,重點完成以下幾個方面的任務,實現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災備研發、實驗、人才培養、技術轉移基地的總體目標。具體包括災備核心技術攻關、研究成果轉換、標準體系制定以及為國家或企業的信息內容安全管理提供技術支持。

研究方向

實驗室主要研究方向為數據備份技術、數據恢復技術、數據可靠性技術、災備標準體系和災備技術測試驗證等。

研究成果

實驗室自成立以來,已申請專利35項,獲授權專利10多項,軟體著作權2項,獲得了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5項,承擔了50餘項科研項目,其中包括國家重點基礎研究規劃“973”項目、國家高技術計畫“86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畫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國際科技合作項目等。

學術交流

在國內外學術交流方面,實驗室每年派出20餘人次赴國外進行學術交流以及參加各類國際學術會議,組織並參加國內外災備學術會議20餘次。實驗室成員每年在國內外重要的學術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不少發表在國際權威刊物與國際重要會議上,如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ster Recovery and Business Continuity,Applied Mathematics & Information Sciences以及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等。
實驗室建立了較完整的管理和運行制度,實行了理事會領導下的實驗室主任負責制,實行“獨立建制、開放、流動、聯合、競爭”的運行機制。積極與行業內相關研發機構及企事業單位展開合作交流,為行業提供研發、試驗基地,借鑑吸收IBM、EMC等國外知名企業災備諮詢與解決方案的經驗,與國內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科聯合建立“北郵-創新科雲存儲與雲災備技術聯合實驗室”,建立深圳與北京互聯的容災系統,加快對國內相關企業的產業化進程推動。
實驗室通過產學研合作、成果轉換、產業輻射機制,提高我國信息系統容災備份領域的自主創新能力,提升信息災備技術產業核心競爭力,規範、促進我國信息災備市場的健康發展,為我國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服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