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口綜合徵

​灼口綜合徵是指發生在口腔黏膜,以燒灼樣疼痛感覺為主要表現的一組症狀,常不伴有明顯的臨床損害體徵、也無特徵性的組織學改變。以舌部為主要發病部位,又稱為舌痛症、舌感覺異常、口腔黏膜感覺異常等。該病臨床並不少見,在更年期或絕經期婦女中發病率高,女性患者約為男性患者的7倍。

基本介紹

  • 西醫學名:?灼口綜合徵
  • 其他名稱:舌痛症、舌感覺異常、口腔黏膜感覺異常
  • 所屬科室:五官科 - 口腔科
  • 發病部位:舌部
  • 主要症狀:燒灼樣疼痛感覺
  • 主要病因:殘根殘冠,真菌感染,更年期綜合徵,糖尿病
  • 多發群體:更年期或絕經期婦女
  • 傳染性:無傳染性
疾病簡介,發病原因,發病機制,病理生理,臨床表現,好發群體,疾病症狀,疾病危害,診斷鑑別,疾病症狀,輔助檢查,鑑別診斷,疾病治療,對症治療,全身治療,中醫中藥治療,其他治療,疾病預後,疾病預防,併發症,飲食注意,疾病忌口,飲食調養,疾病護理,

疾病簡介

灼口綜合徵(BMS)是一種表現為口腔黏膜灼痛,但不伴有明顯口內檢查異常、臨床損害體徵及組織學改變的良性病變。約2%-3.7%的人群患有該病,其中女性的數量約為男性的7倍。絕經後女性患者占絕大多數,當然男性,絕經期前、圍絕經期女性也可能受到該病的困擾。灼口綜合徵的症狀多樣,燒灼感也會出現在口腔內的任何一個部位,但是對大多數病人來說,燒灼感通常位於舌尖和舌側、舌背、上齶、唇內側黏膜。病人可能會覺得有被熱的食物燙過的感覺,可能出現酸、苦、或金屬味覺。還會感到口乾。灼口綜合徵的發病通常是漸進的,沒有已知的促發因素或者行為。

發病原因

病因複雜。目前認為可能的誘發因素有局部、系統、精神和神經因素等多方面。傳統的觀點認為精神因素占突出位置。局部因素包括殘根殘冠、真菌感染等;全身因素包括更年期綜合徵糖尿病、醫源性菌群失調、維生素缺乏等。

發病機制

發病機制不明,目前更傾向於被認為是神經性疼痛的一種形式。

病理生理

無明顯異常表現。

臨床表現

好發群體

在更年期或絕經期婦女中發病率高,女性患者明顯多於男性。

疾病症狀

臨床上有三個典型特點:
1.最常見的表現:持續症狀在醒來後整個一天的時間。
2.晨起時沒有或有少許的燒灼感,症狀在白天隨時間推移加重,晚上症狀最重。
3.最不常見的表現:間歇性的症狀,存在無症狀日。

疾病危害

灼口綜合徵是較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但相對是一種良性病變。部分患者可因口腔黏膜燒灼感妨礙飲食及言語,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診斷鑑別

疾病症狀

診斷灼口綜合徵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口腔黏膜(以舌表面為主)燒灼樣疼痛,或具有異常感為主訴;
2.舌部以及口腔黏膜五器質性病變;
3.無全身性器質性病變,如貧血糖尿病、結締組織病等;
4.未服慢性病藥物,如心血管等常用藥;
5.不符合神經分裂症等心因性神經障礙的診斷。

輔助檢查

無特異性的實驗室檢測指標和病理檢查依據,但需要實驗室檢查除外全身系統性疾患。

鑑別診斷

灼口綜合徵是較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目前尚缺乏統一的診斷標準。灼口綜合徵需要與灼口相關症狀相鑑別:舌部潰瘍、三叉神經痛、葉狀乳頭炎、舌癌

疾病治療

BMS病因尚不明確,目前仍缺乏特異的特效方法。治療主張全身和局部、中醫和西醫、生理和心理相結合。

對症治療

消除局部刺激因素,積極疼痛明顯者可局部套用止痛藥物。

全身治療

1. 積極治療全身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貧血、維生素缺乏等。
2. 失眠、抑鬱明顯者可用谷維素、維生素B1等藥物,氯硝西泮等抗抑鬱藥物可能對於該病的治療有一定幫助。
3.認知療法等心理治療

中醫中藥治療

1.中藥治療:以疏肝解郁等為基本治則,成藥可選用加味逍遙丸、坤寶丸等。
2.其他療法:穴位注射療法、雷射治療等。

其他治療

非藥物治療方法,可以單獨使用或作為藥物治療的輔助治療,包括:壓力管理、瑜伽、運動、與心理治療等。

疾病預後

預後良好。三分之二的的患者在6至7年內局部症狀改善。少數病人就會恢復正常。不能恢復正常的患者,症狀傾向於穩定在相同的強度。

疾病預防

1.更年期前後女性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過度疲勞;
2.避免過度勞累和緊張,生活起居有規律,保證充足的睡眠;
3.保證飲食均衡,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水果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
4、避免伸舌自檢習慣.

併發症

無確切併發症的報導。

飲食注意

疾病忌口

少食或不食辛辣或刺激性食物。

飲食調養

營養狀況不良者可適當補充維生素類、葉酸等。

疾病護理

心理硫導治療,消除恐癌心理。糾正患者伸舌自檢的不良習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