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灰麝鼩體型中等大小,為麝鼩屬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吻尖、須較短硬。四肢各具5趾,趾端生銳爪。後足長為12-14mm。尾較長,其長略短於體長。尾基1/2處較粗壯,全尾長有稀疏長毛。
灰麝鼩背毛深灰色、沾棕,毛尖略呈白色。腹毛淡灰色。四肢足背覆以白色短毛。尾毛稀疏、全呈灰色。冬毛較夏毛淡,全身銀灰色。
灰麝鼩頭骨外觀粗壯堅實,顱全長20mm左右,腦顱部上面觀略呈長圓形。吻部突出但較短鈍。人字脊較低,但尚顯露,且在枕骨部相遇。矢狀嵴存在,但不明顯。
灰麝鼩上頜前門齒主尖粗大,後尖較小;第1單尖齒最大,第2、3單尖齒較小,且近乎等大;前臼齒較大,呈三角形,有一較小的前尖;臼齒3枚,第3臼齒較小。下頜門齒亦較粗大,斜向前上方伸展,其餘各齒齒尖均較尖銳。上下頜齒尖全白色。齒式=28。
棲息環境
灰麝鼩系熱帶的種類,從海拔300m左右的草地到1000m的灌叢均可發現,但以低山為多。棲于山地森林,尤其喜歡在多岩石、樹叢、灌木叢、草叢中活動,在溪水邊、耕地旁或荒草地中也能見到。
生活習性
灰麝鼩在農田主要以蚯蚓、蠕蟲及其他昆蟲為食,但亦食農作物的種子,如苕種、麥、稻等。主要為夜間活動,不越冬,善於游泳,常見母獸為先導,仔獸緊咬母獸尾尖,其他仔獸亦互咬尾尖,成一列“拖駁式”游過3m以上的溝渠。夏季多在田坎穴居,窩巢簡單,多為稻草或麥稈築成。秋冬季各種草垛下為其良好的棲息環境。
分布範圍
灰麝鼩在中國以內分布於四川、陝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西、雲南、海南、台灣。中國以外分布於緬甸、印度、不丹、原錫金。
繁殖方式
灰麝鼩繁殖期為3-10月,年繁殖1-2次,每胎2-8仔。
亞種分化
拉丁學名 | 中文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Crocidura attenuata aequicaudata | 灰麝鼩蘇門答臘亞種 | Robinson and Kloss, 1918 |
Crocidura attenuata attenuata | 灰麝鼩指名亞種 | Milne-Edwards, 1872 |
Crocidura attenuata grisea | 灰麝鼩福建亞種 | Howell, 1926 |
Crocidura attenuata grisescens | 灰麝鼩東南亞種 | Howell, 1928 |
Crocidura attenuata kingiana | 灰麝鼩印度亞種 | Anderson, 1877 |
Crocidura attenuata rubricosa | 灰麝鼩阿薩姆亞種 | Anderson, 1877 |
Crocidura attenuata tanakae | 灰麝鼩台灣亞種 | Kuroda,1938 |
(內容來源:)
種群現狀
灰麝鼩這一物種數量豐富和穩定的,沒有這個物種作為一個整體所面臨的主要威脅,局部有一些數量下降,在南亞是在本地受到棲息地的喪失和物種入侵的威脅。
保護級別
灰麝鼩已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灰麝鼩可消滅大量害蟲,有益農作物和森林保護。
危害特點
灰麝鼩亦盜食作物種子、並傳播鼠疫。在中國
黃胸鼠疫源地內的灰麝鼩體內曾檢出鼠疫菌,也可作為鉤端螺旋體病原體攜帶者,有一定危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