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麝鼩

灰麝鼩

灰麝鼩(學名:Crocidura attenuata),是鼩鼱科、麝鼩屬的動物。

灰麝鼩體型中等,比小麝鼩大,體長65-80mm。吻尖,髭毛較長。體毛灰褐色。尾長在50mm以上,約占體長的70%左右或更長。

灰麝鼩系熱帶的種類,從海拔300m左右的草地到1000m的灌叢均可發現,夜間活動,不越冬,善於游泳,分布於緬甸、印度、不丹、原錫金、中國。

灰麝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概述圖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灰麝鼩
  • 拉丁學名:Crocidura attenuata
  • 別稱:藥老鼠、地老鼠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哺乳綱
  • 食蟲目
  • 鼩鼱科
  • :麝鼩屬
  • :麝鼩
  • 命名者及年代:Milne-Edwards, 1872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主要價值,危害特點,

形態特徵

灰麝鼩體型中等大小,為麝鼩屬中體型最大的一種。吻尖、須較短硬。四肢各具5趾,趾端生銳爪。後足長為12-14mm。尾較長,其長略短於體長。尾基1/2處較粗壯,全尾長有稀疏長毛。
灰麝鼩背毛深灰色、沾棕,毛尖略呈白色。腹毛淡灰色。四肢足背覆以白色短毛。尾毛稀疏、全呈灰色。冬毛較夏毛淡,全身銀灰色。
灰麝鼩頭骨外觀粗壯堅實,顱全長20mm左右,腦顱部上面觀略呈長圓形。吻部突出但較短鈍。人字脊較低,但尚顯露,且在枕骨部相遇。矢狀嵴存在,但不明顯。
灰麝鼩上頜前門齒主尖粗大,後尖較小;第1單尖齒最大,第2、3單尖齒較小,且近乎等大;前臼齒較大,呈三角形,有一較小的前尖;臼齒3枚,第3臼齒較小。下頜門齒亦較粗大,斜向前上方伸展,其餘各齒齒尖均較尖銳。上下頜齒尖全白色。齒式=28。

棲息環境

灰麝鼩系熱帶的種類,從海拔300m左右的草地到1000m的灌叢均可發現,但以低山為多。棲于山地森林,尤其喜歡在多岩石、樹叢、灌木叢、草叢中活動,在溪水邊、耕地旁或荒草地中也能見到。

生活習性

灰麝鼩在農田主要以蚯蚓、蠕蟲及其他昆蟲為食,但亦食農作物的種子,如苕種、麥、稻等。主要為夜間活動,不越冬,善於游泳,常見母獸為先導,仔獸緊咬母獸尾尖,其他仔獸亦互咬尾尖,成一列“拖駁式”游過3m以上的溝渠。夏季多在田坎穴居,窩巢簡單,多為稻草或麥稈築成。秋冬季各種草垛下為其良好的棲息環境。

分布範圍

灰麝鼩在中國以內分布於四川、陝西、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廣西、雲南、海南、台灣。中國以外分布於緬甸、印度、不丹、原錫金。
灰麝鼩

繁殖方式

灰麝鼩繁殖期為3-10月,年繁殖1-2次,每胎2-8仔。

亞種分化

拉丁學名中文名命名者及年代
Crocidura attenuata aequicaudata
灰麝鼩蘇門答臘亞種
Robinson and Kloss, 1918
Crocidura attenuata attenuata
灰麝鼩指名亞種
Milne-Edwards, 1872
Crocidura attenuata grisea
灰麝鼩福建亞種
Howell, 1926
Crocidura attenuata grisescens
灰麝鼩東南亞種
Howell, 1928
Crocidura attenuata kingiana
灰麝鼩印度亞種
Anderson, 1877
Crocidura attenuata rubricosa
灰麝鼩阿薩姆亞種
Anderson, 1877
Crocidura attenuata tanakae
灰麝鼩台灣亞種
Kuroda,1938
(內容來源:)

種群現狀

灰麝鼩這一物種數量豐富和穩定的,沒有這個物種作為一個整體所面臨的主要威脅,局部有一些數量下降,在南亞是在本地受到棲息地的喪失和物種入侵的威脅。

保護級別

灰麝鼩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主要價值

灰麝鼩可消滅大量害蟲,有益農作物和森林保護。

危害特點

灰麝鼩亦盜食作物種子、並傳播鼠疫。在中國黃胸鼠疫源地內的灰麝鼩體內曾檢出鼠疫菌,也可作為鉤端螺旋體病原體攜帶者,有一定危害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