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雄性成鳥:上體從頭至上背石板灰色,頭和頭側的羽尖煙褐色;肩羽褐,羽緣黃褐而先端有黑褐色斑點;下背、腰和尾上覆羽純菸灰色;尾羽黑褐,中央一對的邊緣栗色,最外一對尾羽內翈淡灰,羽尖近白色;翼覆羽和三級飛羽深褐色,覆羽羽緣石板灰色,先端紅褐,內側次級飛羽羽緣和先端均紅褐;飛羽石板灰色,外緣棕色;下體菸灰色,腹部中央灰白色;尾下覆羽暗灰,具白色邊緣;腋羽和翼下覆羽均菸灰色。
雄性成鳥(秋羽):上體各羽具銹褐色羽緣,腹面淺灰色。
雌性成鳥(春羽):上體黃褐色,頭部二條縱帶和耳羽均為銹褐色,背上有黑色縱紋,尾上覆羽呈銹紅色;尾羽褐色,中央一對尾羽沾銹紅色,其餘尾羽具銹色窄緣;飛羽角褐,羽緣褐色,中和大覆羽的羽端色較淺,內側次級飛羽的羽緣銹色;下體污白,具橄欖褐色斑紋,兩脅的斑紋較寬,在胸部形成橄欖色胸帶。
虹膜褐色;嘴暗黑色,下嘴肉褐色;腳肉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165-4170g,嘴峰♂12-13.5mm,♀11-15mm;翅♂83-91mm,♀74-90mm;尾♂65-71mm,♀60-81;跗蹠♂20-22mm,♀19-324mm。(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繁殖期棲息于山地針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和林緣灌叢,冬季多棲息於竹林、灌叢和亞熱帶常綠闊葉林。
生活習性
繁殖期間多成對或單獨活動,非繁殖期成3至8史小群活動。生性隱秘,藏匿於山區森林中的竹林及多蔭的林下覆蓋。鳴聲為簡單的短句接輕柔的拖長音。叫聲為偏高的zhii聲似灰頭鵐。以植物種子為主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日本、韓國、俄羅斯聯邦和美國。繁殖於日本北部及堪察加南部,越冬至日本南部及琉球群島。有記錄偶見於中國東部沿海、台灣及寧夏的賀蘭山。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6至7月,營巢於地上草叢中或灌木低枝上,巢呈杯狀,用細的枯枝、枯草、細根、樹皮等材料組成,內墊有獸毛。每窩通常產卵5枚,卵白色或灰白色,被有小的黑褐色、灰青色或紫灰色斑點。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