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風鸌

灰風鸌

灰風鸌(學名:Procellaria cinerea)是鸌科、風鸌屬海洋鳥類。體長48厘米,體重約1000克,是一種大型的灰色和白色海鳥。有棕灰色的上體、背部、上尾羽和上翅,深灰色的內羽與白色腹部形成對比。虹膜黑褐色;喙大多為象牙色,但可呈綠色、黃色、灰色或黑色;腿和腳角質肉色但暗淡,有時呈黃色或綠色,蹼呈粉紅色。

很容易從高達10米的高度俯衝下來,並用翅膀在水下游泳。主要以烏賊和魚為食,通過捕捉水面和潛入追擊來捕獲它們。灰風鸌的巢位於有陡峭植被斜坡的島嶼上的洞穴中。繁殖後,灰風鸌沿著寒冷的洪堡洋流和本古拉洋流散布到南大洋,到達亞熱帶地區。在南大洋環極地分布,繁殖地從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和戈夫島向東穿過印度洋到達坎貝爾島和安提波德斯島。這些海鳥儘管這些鳥類沒有受到全球威脅,但它們很容易受到外來掠食者和人類干擾的影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灰風鸌
  • 拉丁學名:Procellaria cinerea
  • 外文名:英文 Grey Petrel, Gray Petrel, Grey Shearwater, Pediunker
    法文 Puffin gris, Pétrel gris
    西班牙文 Pardela Gris
  • 同義學名:Adamastor cinereus (J. F. Gmelin, 1789)
  • 國際瀕危等級:近危(NT)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鸌形目
  • 鸌科
  • 風鸌屬
  • :灰風鸌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亞綱今鳥亞綱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Gmelin, 1789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行為,聲音,食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

動物學史

灰風鸌於1789年由德國博物學家約翰·弗里德里希·格梅林(Johann Friedrich Gmelin)正式描述,其二項式名稱為"Procellaria cinerea"。格梅林的描述是基於英國鳥類學家約翰·萊瑟姆(John Latham)在1785年描述的“Cinereous fulmar”。該屬名來自拉丁語"procella",意思是“風暴”或“大風”。特定的種名加詞"cinerea"來自拉丁語"cinereus",意思是“灰色”或“灰顏色”。"petrel"這個詞源自聖彼得和他在水上行走的故事。這是指鸌鳥似乎在水面上奔跑以起飛的習慣。

形態特徵

灰風鸌體長48-50厘米,體重760-1520克,翼展115-130厘米。身體通常顯得粗壯,頭頂部灰色,腹部白色,翅膀相對狹窄。頭部呈深灰色或棕灰色,頸背和上體的其餘部分變得更淺灰色,近距離時出現微弱的鱗片,上翼稍深,尾部更是如此;翅下,包括腋窩,純棕灰色,基部幾乎不蒼白,與側面和腹部形成強烈對比;頭部低於張口水平的顏色要淺得多,但仍然呈灰色或棕灰色,根據光線和距離的不同,可能會出現頂蓋或被罩住的情況,下頦和其餘下體呈白色(但不是純白色),大腿和尾下覆羽部分呈棕灰色。虹膜黑褐色;喙大多為象牙色,但可呈綠色、黃色、灰色或黑色;腿和腳呈角質肉色但暗淡,有時呈黃色或綠色,蹼呈粉紅色。
兩性相似,但雌性平均略小,例如,雄性平均翅膀長度為342毫米,雌性為337毫米,平均尾長分別為116毫米與113毫米。幼鳥與成鳥相似,特徵大多是蒼白的喙、純黑色的下翼和大部分呈白色的腹部。

棲息環境

生活在溫帶至亞南極海域,從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戈夫島東部穿過南印度洋到坎貝爾島安蒂波德斯群島繁殖。在海洋和中上層,主要出現在冷水域中。在亞南極島嶼上繁殖,占據陡峭的植被斜坡,面向大海或近海岸的土層深厚的斜坡上的早熟禾草叢草地。

生活習性

行為

研究表明,在安蒂波德斯群島上繁殖的雌性在孵化期內可能會從群落基地向北行進1460千米。分散在南大洋上,大部分在南緯25°-58°之間,但通過跟隨冷的洪堡洋流和本格拉洋流到達副熱帶,在南美洲西海岸達到約南緯18°。據稱取自加利福尼亞州的歷史(19世紀)標本通常被認為起源於該物種的繁殖範圍或附近。在大西洋西南部並不特別常見,在南喬治亞州附近被認為是偶爾發生的,在福克蘭群島很罕見。一些證據表明,在海洋中存在性別隔離,在亞熱帶輻合帶北部覓食的鳥類主要是雌性。
該物種通常單獨覓食或以3-4隻為小群覓食,但偶爾也會以超過50隻的大群覓食。繁殖期在排水良好的地區的洞穴中築巢,通常是以早熟禾為主的草地,那裡的地面可能很陡。覓食範圍在南半球,冬季的繁殖季節,雌性比雄性在亞熱帶輻合帶以北的水域覓食,距離它們在亞南極群島上的居住地長達1460千米。

聲音

灰風鸌白天很少有叫聲,只有偶爾在飛行中才會有,主要是在地面和洞穴內發聲,夜間的叫聲有二個高峰期,日落後1-2小時和黎明前,主要在產卵前季節,月夜叫聲量較低;主要的叫聲是三個音符的呻吟聲,例如“aaargh hoo errhooer”,它會上升和下降,持續1-2秒,嘎嘎聲或嗚嗚聲持續5-22秒,前者經常用作後者的前奏,以及偶爾受到干擾的鳥類發出的“嘎嘎”聲。可能主要是在海上保持沉默。

食性

主要的食物是魷魚和魚,還有一些甲殼類動物、魚內臟和廚房垃圾。研究表明,魷魚(至少有5種,長約50厘米)占食物質量的70.5%,魚類(長約25厘米)占27.8%,其餘由極少量的硬殼動物如巨顎糠蝦和內臟組成,其中至少一些可能是與魚一起偶然攝入的。該物種主要通過水麵捕獲和追擊俯衝來捕獲獵物,有時從水面以上8米處直接潛入水中,並可在水下停留數分鐘。可單獨進食或大群進食,包括與其他海鳥一起進食;與體型較小的鯨目動物混群,吸食糞便,定期跟蹤船隻並在拖網漁船周圍撿拾殘渣。

分布範圍

留鳥:阿根廷、智利、秘魯和烏拉圭;
滅絕(繁殖地):法屬南部領地;紐西蘭、聖赫倫那、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南非;
滅絕(非繁殖地):福克蘭群島(馬爾維納斯)、南喬治亞和南桑威奇群島;
滅絕:澳大利亞;
遊蕩(非繁殖地):巴西;
遊蕩:南極洲、莫三比克和納米比亞;
來源不確定(季節性不確定):布韋島;希爾德島和麥克唐納群島。
灰風鸌
灰風鸌分布圖

繁殖方式

灰風鸌在冬季繁殖,從2-3月開始,在產卵前約45天返回居住地,通常發生在3月下旬至4月初,然後在5月下旬和6月上半月在凱爾蓋倫孵化(但從5月初開始在安提波德島),並在9月下旬至12月初長期離開居住地。一雄一雌制。僅僅在群落中的夜間活動。
它們在繁殖區通常在是在稍乾燥的地面上築巢,挖一個1.5–3米長的洞穴。每窩產1枚白色的卵,平均尺寸80.5毫米×55.6毫米,質量96-145克,孵化期52-65天。雛鳥孵化時具有灰色絨毛,大約1個月大時,45%在夜晚進食,大約2個月後,這一比例下降到31%;幼鳥120-163天,平均重量為1154克(範圍875–1640克),但在平均年齡110天時達到1431克的最大平均重量。幼鳥在9月下旬至12月初成熟。出生日期在地點和年份內的異步性被認為反映了冬季的食物短缺和變異性,而不是產卵的異步性。第一次繁殖的估計平均年齡為7歲。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2020年5月15日——近危(NT)。

種群現狀

灰風鸌2016年的全球種群估計顯示,繁殖對的數量為75610對,相當於151220隻成熟個體,四捨五入到151500隻成熟個體。
趨勢證明:該物種容易受到引入的哺乳動物捕食者的影響,此前曾被貓和老鼠從麥考瑞島滅絕,如今,它是紐西蘭水域延繩釣漁業的副漁獲物之一。由於漁業副漁獲物,凱格倫群島的數量也可能在下降(Barbraud等人,2009年)。來自戈夫島的證據表明,灰風鸌很可能會受到引入的老鼠的大量捕食,而引入的老鼠是其他冬季繁殖海鳥的主要捕食者。因此,人們認為灰風鸌的數量會出現適度快速的下降,但迫切需要進一步的數據,以便更準確地評估其物種數量和趨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