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頸鵐

灰頸鵐

灰頸鵐(學名:Emberiza buchanani):體重19-22克,體長147-175毫米。嘴、腳紅色,眼先和眼周白色,額、頭頂至後頸、頭側和頸側灰色。背灰褐色具細的黑褐色縱紋,腰和尾上覆羽縱紋不明顯或無縱紋。顴紋、頦和上喉白色,胸和兩脅淡紅褐色或棕栗色。兩脅沾灰色,其餘下體白色或皮黃色,兩翅和尾黑褐色。最外側兩對尾羽內翈大部分白色,翅具淡棕色羽緣。

棲息于海拔1900米以下的山地灌叢,或山坡多石礫和石壁的荒野,有時也到耕地中。秋後遊蕩時結群,且多結成同性群體。秋季遷徙前結群並與其他鵐類混群。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動。經常在地面單個活動,以野生植物種子、穀物、幼芽和昆蟲等為食。繁殖期在地面或灌叢內築碗狀巢。分布於俄羅斯東部、蒙古西北部、土耳其、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克什米爾、印度和中國新疆。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灰頸鵐雌雄羽色相似。成鳥,頭部除眼先、眼周及頰紋蒼白外,餘部和頸灰色,背至尾上覆羽淡灰褐;具淡色羽緣和暗色羽乾紋;翼羽、初級覆羽、飛羽和尾羽暗褐,小覆羽及初級飛羽具淡褐色羽緣,其餘各羽均緣以淡紅褐色,外側二對尾羽的外翈具白色羽緣,內翈具白色楔狀端斑。頦及上喉污白沾褐,下喉及胸為淡紅褐色,腹部轉淡,至尾下覆羽幾近白色。胸側橄欖灰色,腋及翼下覆羽污白色。
虹膜暗褐色或褐色,嘴和腳為橙紅色或淡褐色。
大小量度:體重♂21-22克,♀19-22克;體長♂156-175毫米,♀147-173毫米;嘴峰♂11.2毫米,♀11-12毫米;翅♂82-89毫米,♀78-84毫米;尾♂73毫米,♀67-74毫米;跗蹠♂18.6毫米,♀19-21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裸露的荒山、岩坡、生長有稀疏灌木和植物的乾旱荒漠和岩石地帶,海拔高度多在2000千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腳地帶,遷徙期間和冬季也下到平原和耕地中。

生活習性

夏候鳥。春季在4月下旬北遷,秋季在10-11月南遷。繁殖期間多成對或單獨活動,其他季節多成群。在地上活動和覓食,性活潑而機警,較為膽小怕人,見人立即躲入草叢、灌叢或者飛走。飛翔輕快而敏捷。多貼地面在灌叢間短距離飛翔。飛行叫聲為輕柔的“tsip”,也作“tchcup”叫聲。鳴聲從高棲處發出,聲似圃鵐,為“ti-ti-ti tiu-tiu-tiuu u”,第二音音調最低。
主要以草子、種子、果實、幼芽嫩葉等植物性食物為食,也吃少量昆蟲和穀物。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富汗、亞美尼亞、亞塞拜然、中國、喬治亞、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哈薩克斯坦、蒙古、巴基斯坦、俄羅斯聯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
旅鳥:不丹、中國香港、阿曼、俄羅斯聯邦和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灰頸鵐分布圖灰頸鵐分布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雄鳥常站在高手岩石上或灌木頂端鳴叫,分別成對在地上草叢或灌木下凹坑巢築。巢呈杯狀,結構較為粗糙,大而疏鬆。外層用枯草莖和枯草葉等材料構成,內層墊有細的小草葉或草莖,偶有些獸毛。營巢主要由雌鳥承擔。巢的大小為外徑18厘米,內徑7厘米,高6厘米,深4.5厘米。每窩通常每產卵4-5枚。卵色差異很大,從白色、乳白色、淡綠色、粉色到淡灰色,多被有黑色和紫紅色斑點和縱紋,卵的大小為18.4-20.3毫米×14.8-16.7毫米。雛鳥晚成性。

亞種分化

灰頸鵐(3亞種)
中文名稱學 名命名者與年代
1
Emberiza buchanani buchanani
Blyth, 1845
2
Emberiza buchanan cerrutii
de Filippi, 1863
3
Emberiza buchanani neobscura
Paynter, 1970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7年 ver 3.1——無危(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