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灰背隼又叫灰鷂子、朵子,也是小型猛禽。體長25-33厘米,體重122-205克。前額、眼先、眉紋、頭側、頰和耳羽均為污白色,微綴皮黃色。上體的顏色比其他隼類淺淡,尤其是
雄鳥,呈淡藍灰色,具黑色羽軸紋。尾羽上具有寬闊的黑色亞端斑和較窄的白色端斑。後頸為藍灰色,有一個棕褐色的領圈,並雜有黑斑,是其獨有的特點。頰部、喉部為白色,其餘的下體為淡棕色,具有粗著的棕褐色羽乾紋。虹膜暗褐色,嘴鉛藍灰色,尖端黑色,基部黃綠色,眼周和
蠟膜黃色,腳和趾橙黃色,爪黑褐色。
棲息環境
灰背隼棲息於開闊的低山丘陵、山腳平原、森林平原、海岸和森林苔原地帶,特別是林緣、林中空地、山岩和有稀疏樹木的開闊地方,冬季和遷徙季節也見於荒山河谷、平原曠野、草原灌叢和開闊的農田草坡地區。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分布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圭拉島、安提瓜和巴布達、亞美尼亞、阿魯巴島、奧地利、亞塞拜然、巴哈馬群島、巴貝多島、白俄羅斯、比利時、貝里斯、百慕達群島、博內爾島、聖尤斯特歇斯島、賽伯伊王國、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巴西、保加利亞、加拿大、開曼群島、中國、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克羅地亞、古巴、庫拉索、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多米尼加、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埃及、薩爾瓦多、愛沙尼亞、法羅群島、芬蘭、法國、法屬蓋亞那、德國、直布羅陀、希臘、格瑞那達、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匈牙利、冰島、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共和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朝鮮、韓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黎巴嫩、利比亞、立陶宛、盧森堡公國、馬其頓、馬提尼克島、墨西哥、摩爾多瓦、蒙古、黑山共和國、蒙特塞拉特島、摩洛哥、尼泊爾、荷蘭、荷屬安的列斯群島、尼加拉瓜、挪威、巴基斯坦、巴拿馬、秘魯、波蘭、葡萄牙、波多黎各、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聖克里斯托弗和尼維斯島、聖露西亞島、聖馬丁島、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沙烏地阿拉伯、塞爾維亞、荷屬聖馬丁、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蘇利南、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烏克蘭、英國、美國、烏茲別克斯坦、委內瑞拉、越南、英屬維京群島、美屬維京群島。
中國分布
分布於北京、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東、河南、湖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陝西、甘肅、青海、新疆和西藏等地。
生活習性
叫聲:告警時發出一連串快速上升的尖厲刺耳叫聲。幼鳥乞食聲為yeee-yeee。
常單獨活動,叫聲尖銳。多在低空飛翔,在快速的鼓翼飛翔之後,偶爾又進行短暫的滑翔,發現食物則立即俯衝下來捕食。休息時在地面上或樹上。主要以小型鳥類、鼠類和昆蟲等為食,也吃
蜥蜴、蛙和小型蛇類。主要在空中飛行捕食,常追捕
鴿子,所以俗稱為“鴿子鷹”,有時也在地面上捕食。
繁殖方式
繁殖期為5-7月份,通常營巢於樹上或懸崖岩石上,偶爾也在地上。特別喜歡占用
烏鴉、
喜鵲和其他鳥類的舊巢,有時自己也營巢。如果繁殖成功,巢還可以繼續利用。巢的結構較為簡陋,主要由枯枝構成,形狀為淺盤狀。每窩通常產卵3-4枚,偶爾多至5-6枚,有時也有多至7枚和少至2枚的。卵的顏色為磚紅色,被有暗紅褐色斑點。由親鳥輪流孵卵,孵化期為28-32天。雛鳥為晚成性,孵出後由親鳥輪流撫養25-30天后離巢。長大一些的幼鳥常常高興地飛到空中去追逐飄舞的羽毛或者蒲公英的花序,並且向這些東西發動模擬進攻,這也是它們為了將來的捕獵生涯作準備。
亞種分化
| 中文名稱 | 拉丁學名 | 命名人及時間 |
---|
1. | 灰背隼指名亞種
| Falco columbarius columbarius
| Linnaeus, 1758
|
2. | | Falco columbarius insignis
| Clark, 1907
|
3. | | Falco columbarius lymani
| Bangs, 1913
|
4. | | Falco columbarius pacificus
| Stegmann, 1929
|
5. | | Falco columbarius pallidus
| Sushkin, 1900
|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非常大,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中國國家重點保護等級:二級。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低危(LC)。
註:圖冊網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