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防治措施,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10—45厘米。莖通常由基部分枝,平鋪或斜升;有暗綠色或紫紅色條紋,葉互生有短柄。葉片厚,帶肉質,橢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2—4厘米,寬5—20毫米,頂端急尖或鈍,邊緣有波狀齒,基部漸狹,表面綠色,背面灰白色、密被粉粒,中脈明顯;葉柄短。
分布範圍
我國除台灣、福建、江西、廣東、廣西、貴州、雲南諸省區外,其它各地都有分布,同時廣布於南北半球的溫帶。
主要價值
幼嫩植株可作豬飼料。
食用部位:嫩苗、嫩莖葉。
食用方法:用沸水焯後換清水浸泡,炒食、涼拌、做湯。
民族植物學資料:全草人中、蒙藥,味、性、功能同藜。
防治措施
農田雜草的防治方法主要有人工防治、 化學防治、機械防治、替代控制和生態防治等方法。
(一)人工防治
1.控制雜草種子入田人工防除首先是 儘量勿使雜草種子或繁殖器官進入作物田, 清除地邊、路旁的雜草,嚴格雜草檢疫制度, 精選播種材料,特別注意國內沒有或尚末 廣為傳播的雜草必須嚴格禁止輸入或嚴加控制, 防止擴散,以減少田間雜草來源。 用雜草漚制農家肥時,應將農家含有雜草種子的肥料經過用薄膜覆蓋,高溫堆漚2-4周, 腐熟成有機肥料,殺死其發芽力後再用。
2.人工除草結合農事活動, 如在雜草萌發後或生長時期直接進行人工拔除或剷除, 或結合中耕施肥等農耕措施剔除雜草。
(二)機械防治
結合農事活動, 利用農機具或大天型農業機械進行各種耕翻、耙、 中耕鬆土等措施進行播種前、 出苗前及各生育期等到不同時期除草, 直接殺死、刈割或剷除雜草,
(三)化學防除
主要特點是高效、省工, 免去繁重的田間除草勞動。 國內外已有300多種化學除草劑,並加工不同劑型的製劑, 可用於幾乎所有的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地的除草。
(四)替代控制
利用覆蓋、遮光等原理, 用塑膠薄膜覆蓋或播種其它作物(或草種) 等方法進行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