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雄鳥(春羽):眼先和顴紋黑色;頰和耳羽藍灰,其上緣有一寬闊栗色帶,頭頂兩側栗色帶;頭餘部和頸側、眉紋和胸均藍灰色;上背砂褐,兩肩轉為栗紅,羽具黑軸紋;下背,腰和尾上覆羽栗紅色,後者羽緣發灰;中央尾羽砂褐,羽緣淡棕,外側尾羽黑褐,最外側二對尾羽具楔狀白斑,最外一對白斑較大;小覆羽藍灰;中覆羽黑色,尖端乳白形成翼上橫斑;大覆羽黑色,外緣砂褐,羽端淡灰色;小翼羽和初級覆羽暗褐沾灰;兩翼黑褐;具淡棕色羽緣;頦、喉、上胸和頸側藍灰,下體餘部淡肉桂棕色,腹部中央淺淡;腋羽和翼下覆羽灰白色,羽基暗色。
雌鳥(春羽):與雄鳥相似,唯頭頂多黑色縱紋,後頸淡灰沾褐紙狼符;頭頂兩側的深栗褐色較寬;下體的羽色均較雄鳥差淡。
雌和雄鳥的秋羽均較春羽淺淡。
幼鳥:頭、後頸和上背土黃而沾栗褐,並具黑褐色縱紋;眼先淡灰;頦、喉勸騙汗及胸側淺藍灰色;下體餘部土黃色,胸部多有褐色點斑;其餘體羽似成鳥。
虹膜褐色;嘴紫黑色,下嘴除尖端外呈淡紫黑色;腳肉色。
大小量度:體重♂15-22g,♀16-23g;體長♂145-174mm,♀140-172mm;嘴峰♂9.5-12mm,♀9-11.5mm;翅殼閥淚匙♂72-84.5mm,♀68-81mm;尾♂69-82mm,♀64.5-84mm;跗蹠♂18-20mm,♀17-20mm(華北亞種)。
(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裸露的低山丘陵、高山和高原等開闊地帶的岩石荒坡、草地和灌叢中,尤喜偶爾有幾株零星樹木的灌叢、草叢和岩石地面,也出現於林緣、河谷、農田、路邊以及村旁樹上和灌木上,該鳥一般棲息于海拔800-2100米的山地;常活動于山坡草地、灌叢、岩石草叢間。
生活習性
留鳥。繁殖期催乃船坑為5-7月,鳴聲嘹亮動聽,常在小灌叢枝梢或岩石上昂頭鳴叫,姿態優美,邊鳴邊顫動著身體,並扇動著尾巴。植食性,多半取食收割後遺留在地上的谷籽,其餘為雜草種子。在育雛期間用扎頸法觀察,其食物中,鱗翅目的昆蟲占42%;其次是直翅目和同翅目,如蝗蟲、尖頭蚱蜢和浮塵子,亦吃長腿蜘蛛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東北(西南部的赤峰),河北東北部、山西北部和南部,陝西秦嶺,寧端符抹夏(涇源、固原),甘肅南部白水,四川東北部萬源、東部萬縣、中部寶興,湖北西部(繁殖鳥)。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1年繁殖2窩,營巢於草叢或灌叢中地上淺坑內也在小樹或灌木叢基部地上或在離地1-2.5m的玉米地邊土埂上或石隙間營巢。巢呈杯狀,外層為枯草莖和枯草葉,有的還摻雜有苔蘚和蕨類植物葉子,內層為細草莖、棕絲、羊毛、馬毛等,有的內層全為羊毛或牛毛,偶爾也墊有少許羽毛。巢的大小外徑8.0-11.5cm×10.5-16cm,平均9.1cm×11.5cm,內徑5.0- 6.0cm×5.0-6.5cm,平均5.6cm×6.0cm,高5.5-6.5cm,深3.0-6.5cm。
營巢主要由雌鳥承擔,每窩產卵3-5枚,多為4枚。卵的顏色變化較大,有白色、灰白色、淺綠色、灰藍色或土黃色等,其上被有紫黑色或暗紅褐色點狀、棒狀或髮絲狀深淺兩層不同的斑點和斑紋,尤以鈍端較密,常形成圈狀。卵的大小為19-22.5mm×14.5-16.3mm,平均21.2mm×15.5mm,埋牛邀重2.5g。
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1-12天。雛鳥晚成性,雌雄鳥共同覓食餵雛,每日餵雛時間長達12小時,一般每小時餵2次,最多每小時達4次,雛鳥留巢期歸陵約12天。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低危(LC)。
營巢主要由雌鳥承擔,每窩產卵3-5枚,多為4枚。卵的顏色變化較大,有白色、灰白色、淺綠色、灰藍色或土黃色等,其上被有紫黑色或暗紅褐色點狀、棒狀或髮絲狀深淺兩層不同的斑點和斑紋,尤以鈍端較密,常形成圈狀。卵的大小為19-22.5mm×14.5-16.3mm,平均21.2mm×15.5mm,重2.5g。
孵卵由雌鳥承擔,孵化期11-12天。雛鳥晚成性,雌雄鳥共同覓食餵雛,每日餵雛時間長達12小時,一般每小時餵2次,最多每小時達4次,雛鳥留巢期約12天。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國際鳥類紅皮書,2009年名錄 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