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果間作花生栽培技術規程》(DB45/T 1865-2018)是2018年11月20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地方標準,由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地方標準《火龍果間作花生栽培技術規程》(DB45/T 1865-2018)規定了火龍果園間作花生的果園選擇、種植區整地、品種選擇、備種、間作規格、播種、田間管理、收穫與晾曬、秸稈還田、儲藏等技術要求。該標準適用於廣西境內火龍果間作花生栽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龍果間作花生栽培技術規程
- 外文名:Technical standard for the peanut intercropping cultivation in pitaya orchard
- 標準號:DB45/T 1865-2018
- 發布日期:2018-10-20
- 實施日期:2018-11-20
- 中國標準分類號:B33
- 國際標準分類號:65.020.20
- 批准發布部門: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 行業分類:農、林、牧、漁業
- 標準類別:通用
- 性質:推薦性地方標準
- 狀態:現行
制定過程,制定背景,編制進程,制定依據,起草工作,標準目次,內容範圍,引用檔案,意義價值,
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自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種植以來,廣西水果部門因勢利導,“優果工程”強力推進,火龍果由零星種植不斷向規模化發展。截至2015年,廣西火龍果種植面積近16萬畝,遠遠超過廣東、貴州、雲南、福建等省種植之和,成為中國種植火龍果面積最大的區域。僅南寧市火龍果種植面積就超過7萬畝,產量突破10萬噸。南寧、欽州、防城港、北海、百色等市均引種成功且呈擴大之勢。在廣西最適宜種植區,火龍果畝產普遍達2.5噸以上,畝產值可達1~2萬元。由於火龍果行距達2.5~3米,其莖葉覆蓋面小,適合間作一些矮桿作物,減少雜草與火龍果搶肥爭地,提高其產量和品質,同時可以多生產一種作物,可進一步提高農業種植效益。鑒於此,制定了地方標準《火龍果間作花生栽培技術規程》(DB45/T 1865-2018)。
編制進程
- 標準計畫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檔案(桂質監函[2015]號)“關於下達2015年第三批廣西地方標準制定(修訂)項目計畫的通知”精神,《火龍果間作花生栽培技術規程》列入2015年廣西地方標準制訂計畫。該標準由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提出。
- 起草階段
在查閱文獻、生產調研和田間試驗基礎上,標準起草小組完成了該標準的徵求意見稿。
- 發布實施
2018年10月20日,地方標準《火龍果間作花生栽培技術規程》(DB45/T 1865-2018)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西壯族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18年11月20日,地方標準《火龍果間作花生栽培技術規程》(DB45/T 1865-2018)實施。
制定依據
地方標準《火龍果間作花生栽培技術規程》(DB45/T 1865-2018)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GB/T 1.1-2009)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業科學院經濟作物研究所。
主要起草人:唐榮華、唐秀梅、蔣菁、吳海寧、黃志鵬、賀梁瓊、熊發前、鐘瑞春、韓柱強、劉菁、賀貴柏、黃文武、韋德斌、費永紅、王葫青、向英、黃鳳珠、李龍承、李英、黃蓮花、勞艷紅、羅賽雲。
標準目次
前言 | Ⅱ |
---|---|
1 範圍 | 1 |
2 規範性引用檔案 | 1 |
3 果園選擇 | 1 |
4 種植區整地 | 1 |
5 品種選擇 | 1 |
6 備種 | 2 |
7 間作規格 | 2 |
8 播種 | 2 |
9 田間管理 | 3 |
10 秸稈還田 | 3 |
11 儲藏 | 3 |
附錄A(資料性附錄)花生常見病蟲害化學防治方法 | 4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地方標準《火龍果間作花生栽培技術規程》(DB45/T 1865-2018)規定了火龍果園間作花生的果園選擇、種植區整地、品種選擇、備種、間作規格、播種、田間管理、收穫與晾曬、秸稈還田、儲藏等技術要求。該標準適用於廣西境內火龍果間作花生栽培。
引用檔案
GB 4407.2 經濟作物種子—第2部分:油料類 | GB/T 8321(所有部分)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 |
NY/T 855 花生產地環境技術條件 | - |
參考資料:
意義價值
地方標準《火龍果間作花生栽培技術規程》(DB45/T 1865-2018)的制定,為農民提高科學的間作花生技術,促進農業增效,對促進廣西花生和火龍果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火龍果園間作花生栽培起到指導作用,可以擴大花生種植面積,提高火龍果產量和品質,培肥地力,經濟和生態效益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