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龍出水

火龍出水

火龍出水是我國古代水陸兩用的火箭,與飛空砂筒一樣是一種火箭,也是二級火箭的始祖。發明於16世紀中葉,明朝中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火龍出水
  • 次型/級:二級火箭
  • 研製時間:16世紀中葉
  • 國家:中國
  • 性質:二級火箭的始祖
構造,套用,

構造

《武備志》載文大意為:用茅竹五尺,去節,並用鐵刀刮薄。前後各裝上一個木製的龍頭、龍尾。龍頭的口部向上,龍腹內裝神機火箭數枝,把火箭的藥線總連在一起,由龍頭下部一個孔中引出。又在龍身下而前後各傾斜裝著兩個大火箭筒,把它們的藥線也總連在一起,更把龍腹內裝神機火匍的總藥線連在前邊兩個火箭簡的底部,“水戰’可離水三四尺燃火,即飛水面二三里去遠,如火龍出於江面。筒藥將完,腹內火箭飛出,人船俱焚:這就說明:使用火龍出水時,先由“龍”下四個大火箭筒推送火龍前進;當筒藥將完之後,“龍”內若干神機火箭飛出,以射敵人。
火龍出水復原圖火龍出水復原圖
16世紀中葉,明朝中期,中國人發明了一種新式火箭,叫“火龍出水”,它是我國古代水陸兩用的火箭,也是二級火箭的始祖。
火龍出水復原圖火龍出水復原圖
龍頭下面,龍尾兩側,各裝一個半斤重的火藥桶,將四個火箭引信匯總一起,並與火龍腹內火箭引信相連,水戰時,面對敵艦,離水面三、四尺處,點燃安裝在龍身上的四支火藥筒,這是第一級火箭,它能推動火龍飛行二、三里遠,待第一級火箭燃燒完畢,就自動引燃龍腹內的火箭,這是第二級火箭,這時,從龍口裡射出數隻火箭,直達目標,致使敵船燒毀。

套用

在露梁海海戰中,運用火龍出水重創日軍艦隊。海戰過程:當日本艦隊全部進入露梁海之後,鄧子龍率領俞家軍切斷後路,在日軍前進過程中,李舜臣率領朝鮮水師(很強大,配備世界上最早的裝甲艦“龜”)襲擊日軍艦隊側翼,陳璘在海戰開始後全力支援,而日軍統帥島津義弘卻不戀戰,全速駛離露梁海,意圖穿越貓島,但是他不知道明軍在貓島埋設水雷。不得已只能返回露梁海決一死戰。在激戰中日軍艦隊包圍了李舜臣的旗艦,就在李舜臣萬分危急之時,陳璘趕到,可是日軍艦隊也包圍了陳璘的旗艦,就在這時,陳璘卻鳴金收兵。於是世界上最早的反艦飛彈運用到了實戰上。頃刻間,日軍艦隊傷亡慘重,飛彈發射之刻便是總攻之時。經過激烈的戰鬥,中朝聯軍擊毀日本帝國軍艦400餘艘,一萬日本兵陣亡。日軍統帥島津義弘逃跑,日本精銳第五軍全軍覆沒。
古代的火龍出水古代的火龍出水
選自 當年明月著《明朝那些事兒》:中國友誼出版社,2009年:第五部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