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麻頭

火麻頭

麻葉是潮汕一種特有的紅麻的葉子,在以前是不吃的,因為潮汕人要等紅麻長老了,拿紅麻的皮來編繩子,現在已經沒有人編繩子了,這種麻葉就上了人們的餐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火麻頭
  • 外文名:Hemp head
  • 產地:潮汕
  • :桑科
拼音,別名,異名,來源,化學成分,性味,功用主治,用法與用量,火麻頭別名麻葉,

拼音

huo ma tou

別名

火葉麻、火麻頭、麻葉(藥名)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nnabis sativa L.
(《瘡科心要》)

異名

麻葉(《藥性論》)

來源

為桑科植物大麻的葉。
麻葉是在紅麻還很小的時候就把它頂尖上的葉子摘下來吃,所以這種紅麻永遠也長不大,也做不成繩子了,但是上了餐桌的麻葉卻是難得的美味,麻葉要過水一遍後去除澀味,再拿來清炒,有點鹹,送粥卻是再合適不過的,珊珊覺得它的纖維很多,吃起來有點象番薯葉,咀嚼後有點滑口,非常保健。

化學成分

大麻葉含Δ2-四氫大麻酚酸、大麻二酚酸、大麻色酸等。。
火麻頭火麻頭
大麻葉、莖、芽中都含極少的植酸鈣鎂,而在木髓和花中,此物質含率較高(相當於150~160毫克%)。
大麻無論葉、花,都含抗菌物質,它(們)是帶酸性、難溶於水、易溶於乙醚、石油醚等油溶劑的樹脂狀物質

性味

《綱目》:"辛,有毒。"

功用主治

瘧疾氣喘蛔蟲
①《唐本草》:"搗葉水絞取汁服五合,主蛔蟲;搗敷蠍毒。"
大麻葉大麻葉
②《東北藥植志》:"有解痛、麻醉、利尿作用。"
③《中國藥植圖鑑》:"夾入菸草中吸之,治喘息。"

用法與用量

內服:搗汁,入丸、散。外用:搗敷。

火麻頭別名麻葉

【出處】《藥性論
【拼音名】 Má Yè
【別名】火麻頭(《瘡科心要》)。
【來源】為桑科植物大麻的葉。
【化學成份】大麻葉含Δ2-四氫大麻酚酸、大麻二酚酸、大麻色酸等。
大麻葉、莖、芽中都含極少的植酸鈣鎂,而在木髓和花中,此物質含率較高(相當於150~160毫克%)。
大麻無論葉、花,都含抗菌物質,它(們)是帶酸性、難溶於水、易溶於乙醚、石油醚等油溶劑的樹脂狀物質
【性味】《綱目》:"辛,有毒。"
【功能主治】治瘧疾,氣喘,蛔蟲。
①《唐本草》:"搗葉水絞取汁服五合,主蛔蟲;搗敷蠍毒。"
②《東北藥植志》:"有解痛、麻醉、利尿作用。"
③《中國藥植圖鑑》:"夾入菸草中吸之,治喘息。"
【用法用量】內服:搗汁,入丸、散。外用:搗敷。
【各家論述】《綱目》:"按郭文《瘡科心要》烏金散治癰疽疔腫、時毒惡瘡。"
【摘錄】《辭典》
《中華本草》:麻葉
【出處】出自《藥性論》
【拼音名】 Má Yè
【別名】火麻葉、火麻頭
【來源】藥材基源:為桑科植物大麻的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nnabis sativa L.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枝葉茂盛時採收,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高l-3m。莖直立,表面有縱溝,密被短柔毛,皮層富纖維,基部木質化。掌狀葉互生或下部對生,全裂,裂片3-11枚,披針形至條狀披針形,兩端漸尖,邊緣具粗鋸齒,上面深綠色,有粗毛,下面密被灰白色氈毛;葉柄長4-15cm,被短綿毛;托葉小,離生,披針形。花單性,雌雄異株;雄花序為疏散的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雄花具花被片5,雄蕊5,花絲細長,花葯大;雌花簇生於葉腋,綠黃色,每朵花外面有一卵形苞片,花被小膜質,雌蕊1;於房圓球形,花柱呈二歧。瘦果卵圓形,長4-5mm,質硬,灰褐色,有細網狀紋,為宿存的黃褐色苞片所包裹。花期 5- 6月,果期 7一 8月。
【生境分布】生態環境:我國各地均有栽培,也有半野生。
資源分布:分布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
【化學成份】含大麻酚(cannabinol),大麻二酚(cannabidiol),△9-反四氫大麻酚(△9-trans-terahydrocannabi-nol),△8-反-四氫大麻酚(△8-trans-tetrahydrocannabinol)[1],二羥基大麻酚(cannabitrol)[2],大麻環醚萜酚(cannabiglendol)[3],大麻聯苯二酚(cannabiodiol)[4],四氫次大麻酚酸(tetrahydro-cannabivarinic acid),次大麻二酚酸(cannabidivarinic acid),次大麻色酚酸( cannabichromevarinic acid),次大麻萜二酚酸(cannabidigerovarinic acid)[5];黃酮類成分,芹菜素(apigenin),木犀草素(luteolin),大波斯菊甙(cosmosiin),牡荊素(vitexin)[6],異牡荊素(isovitexin),葒草素(orientin)[7],2″-O-葡萄牡荊素(2″-O-glucopyranosylvitexin),2″-O-葡萄糖葒草素(2″-O-glucopyra-nosylorientin)[8];生物鹼類成分,大麻鹼(cannabisativine)[9],脫水大麻鹼(anhydrocannabisativine)[10],大麥芽鹼(hordenine)[11],螺環化合物大麻螺酮(cannabispirone),大麻螺烯酮(cannabispire-none)[12],β-大麻螺醇(β-cannabispirol),大麻螺醇乙酸酯(acetylcannabispirol)[13];芪類成分,大麻異戊烯(cannabiprene),3,4′-二羥基-5-甲氧基聯苄(3,4′-dihydroxy-5-methoxybi benayl)[14];甾醇類化合物成分,菜油甾醇(campesterol),豆甾醇(stigma-sterol),β-谷甾醇(β-stiosterol),5α-豆甾-7,24(28)-二烯-3β-醇[5α-stigmasta-7,24()]
【炮製】洗淨、曬乾備用。
【性味】辛;有毒
【歸經】肺;膀胱;大腸經
【功能主治】平喘截瘧;解毒殺蟲。主瘧疾;氣喘;蛔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搗汁,入丸、散。外用:搗敷。
【附方】治瘧疾:大麻葉,不問榮枯,入鍋內,文武火慢慢炒香,連鍋取下,以紙蓋其上,令汗出盡,然後碾為細末,臨發時以前兩時辰,用茶湯或溫酒濃調下;移患人原睡處。(《普濟方》)
【各家論述】 1.《綱目》:按郭文《瘡科心要》烏金散治癰疽療腫、時毒惡瘡
2.《唐本草》:搗葉水絞取汁服五合,主蛔蟲;搗敷蠍母。
3.《東北藥植志》:有解痛、麻醉、利尿作用。
4.《中國藥植圖鑑》:夾入菸草中吸之,治喘息。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