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與劍(顯克維支創作長篇小說)

火與劍(顯克維支創作長篇小說)

《火與劍》(Ogniem i mieczem)是波蘭小說家亨利克·顯克維支於1884年創作的長篇小說。

小說在廣闊的畫面上展現了波蘭軍隊和哥薩克韃靼聯軍的血與火的較量,並在硝煙瀰漫、刀光劍影的殘酷戰鬥中插入了斯克熱杜斯基與海倫娜的愛情故事。這兩條線索交織在一起,構成了這部歷史小說的基本內容。圍繞著這兩條主線又派生出許多支線,每條支線都寫得脈絡分明、錯落有致,而且與主線緊密相聯,使故事情節跌宕起伏、曲折生動。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火與劍
  • 外文名稱:Ogniem i mieczem
  • 文學體裁:長篇歷史小說
  • 作者:【波蘭】顯克維支
  • 發表時間:1883年
  • 字數:770000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歷史背景,時代背景,人物介紹,作品鑑賞,作品主題,藝術特色,作品影響,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火與劍》描寫17世紀中期波蘭王國軍隊與哥薩克叛軍的戰爭,著重在揭露烏克蘭貴族、查波羅日部隊的一名書記官赫米爾尼茨基的叛國活動,表彰主戰派雅里梅親王的赫赫戰績與愛國行動,小說中穿插親王的騎兵統領斯克謝圖斯基與年輕美貌的公主海倫娜的愛情故事。

創作背景

歷史背景

大約在公元九世紀,在維斯瓦河第聶伯河之間,居住著古斯拉夫人。由於北歐諾曼人的入侵,這個地區便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基輔羅斯國家,烏克蘭全境都處在這個國家的疆域之內。波蘭人屬西斯拉夫人,於十世紀末建立國家。立陶宛也在十二世紀形成強大的勢力,不斷向羅斯地區擴張,其疆土除立陶宛本土外,還包括白俄羅斯和烏克蘭。十三世紀中葉,東部和西部斯拉夫人都遭到蒙古軍隊的入侵。據史料記載,1232年蒙古的拔都曾率領二十萬大軍長驅直入,攻占了莫斯科公國、基輔羅斯,一直攻到波蘭的首都克拉科夫,但在瓦爾斯塔特遭到波、德聯軍的阻擊,損失慘重,蒙古軍隊不得不退回到伏爾加河下流,並以薩萊為都城,建立了橫跨歐亞的欽察汗國。十四世紀中葉,立陶宛打敗了欽察汗國,從蒙古韃靼人手裡解放了包括基輔羅斯在內的整個第聶伯河流域。波蘭在這期間,也收復了沃侖、加利奇利沃夫等城市。1385年為了抗擊騎士團的侵略,立陶宛與波蘭在克列沃簽訂協定,兩國實行聯合,立陶宛大公雅蓋沃與波蘭女王雅德維佳結婚,並加冕為波蘭國王,立陶宛併入波蘭,這樣隸屬於立陶宛的白俄羅斯和烏克蘭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聯合王國的一部分。
莫斯科公國卻一直受到欽察汗國的統治,達二百五十年之久,直到1480年,伊凡三世時期才結束韃靼人的統治,其時的欽察汗國也因內部矛盾,分裂成克里木汗國、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諾蓋汗國、大帳汗國等汗國。而以克里木汗國勢力最強,後來它又與土耳其結成聯盟,經常騷擾波蘭立陶宛聯合王國,特別是與其接壤的烏克蘭地區。1547年伊凡四世把莫斯科公國改為沙皇俄國,並加冕為沙皇。在吞併了喀山汗國、阿斯特拉罕汗國和諾蓋汗國之後,伊凡四世便於1563年率領俄軍進攻立陶宛。面對俄國咄咄逼人的擴張侵略,波蘭和立陶宛於1569年簽訂《盧布林條約》,正式合併為一個國家——波蘭共和國。波蘭共和國便成了一個包括波蘭、立陶宛、白俄羅斯、烏克蘭和一小部分俄羅斯的多民族共和國。
波蘭共和國成立後,大批波蘭貴族擁向烏克蘭,他們在那裡圈田劃地,建立勞役制的大莊園,迫使當地農民淪為農奴。茹凱夫斯基、波托斯基、扎莫伊斯基等家族便成了烏克蘭地區的豪門望族,其占有的土地甚至超過西歐某些封建公國。而原有的烏克蘭王公貴族,也仿效波蘭豪門,成了擁有大地產的封建領主,與波蘭豪門享有同等的政治地位和特權。烏克蘭農民不堪豪門貴族的壓迫,便紛紛採取逃亡的形式,逃到第聶伯河下游誰也管不到的地方。他們以捕漁、狩獵和墾荒為生,被稱為哥薩克。十六世紀末,他們在第聶伯河的著名險灘扎波羅熱的托馬科夫卡島上安營紮寨,建立了哥薩克中心營地——謝契。為了防禦土耳其和克里木韃靼人的侵犯,他們建立了自己的軍事組織——民團,並民主選舉出自己的統領。由於哥薩克驍勇善戰,波蘭國王巴托雷便把他們登記在冊(只限一千人)、委以戍邊任務,被稱為“在冊哥薩克”,波蘭政府給予固定的薪餉,並對其上層哥薩克授予貴族稱號。隨著逃亡農奴的人數的增加,哥薩克隊伍不斷擴大,哥薩克要求增加在冊人員的數目,波蘭政府不僅不增加,反而因財政困難剋扣他們的薪餉,並不斷限制他們的自由,這常常引起哥薩克上層和民眾的不滿,武裝暴動時有發生。這些暴動雖然被政府鎮壓下去了,但哥薩克勢力並沒有被削弱,反而越來越壯大、以至於威脅到波蘭共和國的安危。1648年是波蘭歷史上不幸的一年。就在這一年的五月,爆發了由赫米爾尼茨基策動和領導的大規模的哥薩克暴動,暴動立即演變成有農奴、城市平民和其他階層參加的聲勢浩大的遍布烏克蘭全境的戰爭。

時代背景

1870年的普法戰爭和巴黎公社的成立,標誌著世界歷史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時期過渡,在這以後到十九世紀末三十年的時間中,波蘭各地區出現了新的情況。地主階級和廣大農民與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交織在一起。無產階級日益壯大,並受到馬克主義思想的影響,在俄國革命運動的推動下,使之在民族解放運動中越來越起著領導作用。在這樣的新形勢下,俄普奧三個占領國加強了對波蘭人民的統治和壓迫,俄羅斯化和普魯士化的殖民政策甚至不準波蘭母親用本族語給自己的孩子唱搖籃曲。顯克微支對異族的奴役壓迫十分憤慨和激烈反對。他主張“以民族自豪感去反對今天的民族奴役”。他企圖從祖國過去的光榮歷史中尋求克服現實生活苦難和與外國侵略者作鬥爭的力量。於是他以十七世紀波蘭歷史事件為題材寫成了著名的三部曲:《火與劍》、《洪流》和《伏洛竇耶夫斯基先生》。

人物介紹

赫米爾尼茨基
顯克維支筆下的赫米爾尼茨基與歷史上的赫米爾尼茨基原型較為一致。他原是扎波羅熱哥薩克部隊的一位文書,因與波蘭貴族有私仇,便策動哥薩克叛亂,其真實目的是為了實現他割據稱王的野心。顯克維支在刻畫赫米爾尼茨基這個人物時,並沒有將他簡單化,而是從多方面去揭示他的性格。他兇狠殘暴、殺人如麻,但他天生是個將才,善於審時度勢、運籌帷幄,能一呼而百應,一起事便打了幾個大勝仗,讓許多身經百戰的波蘭老將軍都成了他的敗將和俘虜。他報復心很強,對他的仇敵往往斬盡殺絕,不留活口。但他又很講義氣,斯克熱杜斯基救過他的命,便對他格外開恩,幾次落入他的手中都沒有將其殺掉便是這種義氣的證明。他專橫跋扈,權欲薰心,總想稱王稱霸。為了達到目的,他不惜與外國勾結,讓韃靼軍隊蹂躪自己的同胞,更可惡的是他與沙皇俄國簽訂密約,使烏克蘭成為沙俄的藩屬,導致俄軍大量入侵,開始了長達十三年的波俄戰爭,並讓俄國奪走了第聶伯河東岸的大片土地,也使波蘭的元氣大傷,而赫米爾尼茨基就是這一切的罪魁禍首。小說作者從維護國家主權的愛國主義立場,對赫米爾尼茨基的叛賣行徑進行了淋漓盡致的揭露。
雅內梅·維希遼維茨基
與赫米爾尼茨基不同,小說中的雅內梅·維希遼維茨基則是個被作者理想化了的人物,與歷史上的原型大相逕庭。他原是烏克蘭的一個大領主、大軍閥,在羅斯地區以殘酷而聞名。他對農民的剝削和欺壓,勝過在烏克蘭的波蘭貴族。作為軍事長官,他倒是波蘭軍隊中最堅決的主戰派,但他不是常勝將軍,也不是運籌帷幄的將才,不過茲巴拉日一戰使他聲威大震,成為十九世紀許多作家所歌頌的對象,稱他為“鐵公爵”。而顯克維支在小說中更是把他譽為“英豪蓋世,韜略雄才”。如同中國著名小說《三國演義》那樣,劉備羅貫中心目中的理想化人物,而《火與劍》中的維希遼維茨基也是顯克維支的理想化人物。在他的筆下,維希遼維茨基成了一個既具政治遠見,又深得民心的傑出統帥,他具有民眾領袖的胸襟和軍事統帥的素質。他對部下仁愛和藹、關懷備至,對敵人殘酷無情、格殺勿論。他既能從大局出發,忍辱負重,又能從小處著想,以身作則。他治軍嚴格,賞罰分明,能與手下官兵同甘共苦。作戰時,能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成了令波蘭人信心倍增、令哥薩克聞風喪膽的軍事天才,成了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仿佛國家安危、人民性命都繫於他一身。總之,維希遼維茨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的化身,儘管他與真實歷史人物有較大出入,但卻刻畫得栩栩如生,頗受讀者的讚賞,但卻引起評論界的爭論不休。
斯克熱杜斯基
斯克熱杜斯基是顯克維支最欣賞的一位騎士,賦予了他許多高尚的品德。他熱愛祖國,對雅內梅公爵也忠心耿耿。他聰明機智、武功超群、勇敢善戰,而且盡忠盡職、愛憎分明,他對部下溫和愛護,對朋友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總之,在他身上集中反映了波蘭騎士的種種美德。
包洪
顯克維支對包洪這個人物也沒有醜化,只是把他刻畫成瑕瑜互見的人物。據歷史記載,包洪在十七世紀就是個著名的哥薩克,“他有著獅子的勇猛,蛇的狡猾,狐狸的奸詐,狂風的輕浮”,“自由、草原和戰爭是他的生命。”在顯克維支的筆下,他生性粗暴,喜怒無常。他參與了叛亂,卻反對赫米爾尼茨基投靠沙俄,表明他還有點民族氣節。他英俊魁梧,作戰勇敢,常常不顧性命。有時他非常殘暴,有時有一種俠義精神,被哥薩克譽為俠客,在民歌和傳說中廣受讚揚。他又是個不死的鳳凰,多次被人殺得奄奄一息,以為他必死無疑了,可是他又活了過來,依然神氣地出現在戰場上。他對海倫娜的愛情是執著的、忠誠的,而且尊重她的感情,不以暴力相向,表現了他的騎士風度。
米哈烏·伏沃迪約夫斯基
米哈烏·伏沃迪約夫斯基是位身材矮小的騎士,卻武藝超群,他的刀術在波蘭軍隊中堪稱一絕,連身高力大的包洪都敗在他的刀下。他對祖國忠誠不二,對朋友俠肝義膽,而且謙虛和善,從不居功自傲,更不喜炫耀自己。他機敏矯健而又富有童趣,但他也有苦惱:渴望愛情而難以得到。
龍金·波德
龍金·波德比平塔無論在外形還是性格上都與伏沃迪約夫斯基有所不同。龍金身材高大,臂力過人,而且性格內向,不善言辭,也不夠機敏,但他敦厚、善良、慷慨,作戰勇猛,常常令敵人聞風喪膽。他對祖國赤膽忠心,對朋友友愛坦誠,是位令人崇敬的騎士。
查格沃巴
查格沃巴是位貫串三部曲全過程的人物,也是作者精心刻畫的喜劇性人物。他出身貴族,在哥薩克暴動之前,他混跡於各地,是個好酒貪杯的老頭。不過他閱歷豐富,見多識廣,三教九流都有交往。他的性格直到救走海倫娜之後才真正展示出來,他機智過人,鬼點子很多,而且多才多藝,能彈會唱。他對朋友忠誠相待,很講義氣,每當朋友遇到危難時,他竟能不惜赴湯蹈火,百方營救。在他帶領海倫娜逃亡到巴爾城的一路上,前有燒殺成性的匪徒,後有包洪的追兵,可謂困難重重,危機四伏,但他憑著過人的機智和化裝的技術,總能化險為夷,渡過難關。在對敵作戰時,他常常會懦弱得令人發笑,但一旦需要他參戰,他又會表現得無比的英勇。每當他被敵人逼迫得無路可退,或者處在千鈞一髮的危急時刻時,他又能急中生智,不僅能使自己絕處逢生,還能克敵制勝。查格沃巴還是個幽默風趣的人,而且能說會道,每當他說話時,總是滔滔不絕,繪聲繪色,使聽眾聽得入迷。他又是個愛吹牛的人,處處好表現自己,吹噓自己,每當他講述事件時,總愛真真假假,添油加醋,說得天花亂墜。他能把不體面的事情說成是他的英雄業績,甚至貪別人之功為己功,把別人的功勞算在自己的賬上,他儼然成了天下無敵的英雄,處處都有他立下的不朽的功勞。他若是讚美起一個人來,能用誇大的言辭,說得聽眾對他讚美的人肅然起敬。但當他諷刺人、挖苦人時,他的言辭又是那樣的尖酸刻薄,使被挖苦的人難以忍受,不過他倒有一顆金子般的誠摯之心。他嗜酒如命,只要有酒,便會不分地點、場合、生人或朋友,總要喝得酩酊大醉不可。由於他在三部曲中所處的重要位置和性格的風趣,查格沃巴便成了波蘭家喻戶曉的人物。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主人公們愛國主義的獻身精神,首先表現在面對貌似強大、不可一世的叛軍和侵略者,敢於挺身而出,進行無所畏懼的殊死戰鬥,這是這些英雄們為國捐軀、萬死不辭的革命膽略的生動寫照。他們目睹叛亂分子和侵略者鐵蹄踐踏著祖國的河山,深切感到祖國、民族處在危難之中,復仇念頭震撼著他們的心靈,他們渴望著象“三百支矛刺,象三百個雷霆,殺向前去”。他們響亮地提出了“英雄的民族寧可戰死,絕不該卑躬苟活”的戰鬥戶號。在瑪克赫諾夫卡激戰中,在康斯坦可諾夫的大壩上,在暴雨如注的伊巴里傑保衛戰中,這些英雄們出生入死,勇敢作戰,殺得敵人人仰馬翻,鮮血成河,終於一次次擊退了敵人的進攻,為祖國立下了不朽的功勳,表現了氣壯山河的英雄氣概。
面對反侵略鬥爭的暫時困難和挫折,毫不氣餒,具有無論在什麼艱難困苦的時刻,誓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這是他們愛國主義獻身精神的另一個表現。
斯克謝圖斯基和海侖娜公主的愛情描寫,從另一個側面表現了英雄們的愛國主義的獻身精神。海侖娜公主可算是命運多舛。她的父親瓦西里公爵蒙受冤案,最終昭雪,可是“苦難的報償來之過晚了”。海侖娜對斯克謝圖斯基始而一見鐘情,爾後歷經艱難,始終不渝,這是純潔而崇高的愛情。由於賣國贖挑起了侵略戰爭,海侖娜為叛亂分子包洪所擄,然而她堅貞不屈,寧死不折,表現了對崇高愛情的無限忠誠。斯克謝圖斯基愛海侖娜,同時也深愛著自己的祖國,正是這種愛的力量,鼓舞他去奮勇作戰。當他聽到誤傳的海侖娜公主的噩耗時,臉色煞白,甚至生了一場大病,然而他還是以全部的生命投入了伊巴里傑保衛戰,為王軍關鍵性勝利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他們的愛情生活中,“播下的是眼淚,收穫的是幸福”,他們“經歷了和祖國一樣的苦難”,在勝利的時刻終於重新聚首,結成幸福的伉儷。

藝術特色

總體風格
《火與劍》運用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相互溶合的創作方法,借古論今。
小說的藝術成就首先表現在題材的選擇上。作者截取波蘭近代史上的悲壯的序幕,他用歷史事實和藝術形象昭告於世,波蘭國魂未泯,人民正在覺醒,波蘭人民可以也必須為自己的民族獨立而戰。同時他又深深感到,造成這場兩百多年慘絕人寰的歷史悲劇的,除了賣國賊的叛亂,還有沙皇俄國的入侵。為了揭露這一鐵案如山的血腥罪行,作者在小說中進行了側面描寫,在尾聲中以無比沉痛的心情,意味深長地點出了這個歷史的災難。小說的思想內容實際上可分為這兩個方面,前者寫得酣暢淋漓,使人們為波蘭英雄和波蘭民族的生死存亡而凝神屏息,後著曲筆含蓄,使人們結合著歷史去作很深沉的思索。仿佛是一個巨大的歷史“序幕”,那樣形象鮮明地、急邃地突現在你面前,使你悲痛,使你激動,而那緊接而來的歷史情景,在你讀完全書掩卷靜思之中,尚能想得更多、更遠、更深刻,因而更覺得這顆歷史的苦果苦得簡直令人難以忍受。這就是小說通過題材的選擇和截取,所表現出來的強大的藝術力量。
縱觀全書,大開大闔,變幻多姿,極盡波譎雲絕之妙。最後七章生動地描繪了伊巴里傑保衛戰的生死搏鬥,使全書達到高潮,組成一部震憾人心、響徹行雲的英雄樂章。小說中海侖娜公主的生死命運一直難以預料,它由一個個懸念組成,貫穿在小說的全過程中,仿佛是目迷神離,然又豁然開朗,好象是山窮水盡,而又柳暗花明,極盡鋪陳渲染。這些懸念和戰爭場面的描寫,交錯進行,相輔相成,緊緊地揉合在一起,使小說的情節發展跌宕延綿,張馳有致,使讀者隨著委婉曲折、細緻生動的描寫,步入那個特殊時代的戰爭場景中去。不難發現,海侖娜公主為包洪所擄,而後由薩格羅巴帶領化妝潛逃,日夜兼程,虎口餘生的緊張情節,就是起了延宕故事情節,諧調小說結構的作用。它銜接了十五章至二十七章兩場大戰之間的空隙,使情節的發展猶如波峰浪谷,起伏迴旋。幾乎是這樣,海侖娜公主在小說中每一次出現和消失,都和小說情節的發展,有著密切的關係。
戰爭描寫
《火與劍》是以戰爭為描寫題材的,各種大小戰爭出現了幾十次,但都各具特點。有的是規模宏大的兩軍對壘,有的是小規模的伏擊戰、遭遇戰,有的是單個的搏鬥,但都寫得異彩紛呈。在所有這些戰爭的描寫中,以茲巴拉日保衛戰最為激烈、最為壯觀、最為感人。這裡有大集團軍的攻擊,也有小股部隊的衝殺;有單個騎士的拼搏,也有多個騎士的混戰。這場保衛戰持續時間最長,也最殘酷、最壯烈,但也最充分表現了維希遼維茨基及其麾下官兵的英雄氣概,特別是龍金·波德比平塔的突圍犧牲,寫得悲壯激昂,令人潸然淚下和肅然起敬。而斯克熱杜斯基的水路突圍,更是寫得扣人心弦,不僅表現了這位英雄的大智大勇,不怕犧牲的精神,也讓讀者經歷了一場擔驚受怕、苦盡甘來的感受。
語言
小說在語言方面也富有特色。顯克維支採用了烏克蘭的方言土語和十七世紀的波蘭語詞,使小說既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又有強烈的時代氛圍。作者還非常注意人物語言的個性化,查格沃巴的幽默風趣,小個子騎士的口頭禪“這沒有什麼”都使這些人物的性格更加突出、更加生動。整部小說的語言顯得非常流暢、優美、樸實、明了而又簡潔冼練,使讀者讀來不忍釋卷。
不足之處
當然,《火與劍》也有其不足之處。顯克維支在深刻揭露赫米爾尼茨基挑起哥薩克戰爭所帶來的災難和後果的時候,卻沒有用客觀的觀點去分析烏克蘭的社會問題,沒有把赫米爾尼茨基勾結韃靼侵略者的罪惡行徑,與參加叛亂的廣大農民民眾區分開來,對於造成眾多農民和下層民眾參加叛亂的起因——政治腐敗、貴族專橫、苛捐雜稅繁多等現象也只作了輕描淡寫的敘述,缺乏深刻的揭露,有些地方還對暴動民眾的過火行動作了自然主義的描寫。所有這些都反映出作者的思想局限性。

作品影響

《火與劍》自從1883年開始在華沙的《言論報》和克拉科夫的《時代報》上同時連載以來,便受到波蘭讀者的熱烈歡迎和喜愛,一百多年來經久不衰。已經出版了五十多版,同時被譯成數十種外國文字。還多次被搬上舞台和銀幕。1998年《火與劍》被改編成電影。

作品評價

由於種種複雜的歷史原因,對於這部小說的歷史真實性、客觀性以及在思想、藝術上的成就的評價,發生了激烈的爭論。特別是蘇聯文藝界、史學界眾口一辭持否定意見,這種意見一直延續到當代。蘇聯文藝評論家聶姆慶斯基認為,“小說缺乏歷史的真實性和客觀性,“忘卻了人民的苦難和希望”的顯克微支,“把受盡波蘭地主貴族磨難和奴役的烏克蘭人民在十七世紀為了爭取自由和獨立,發動了的英雄的愛國主義起義”,“描寫成了野蠻的農民的暴動”,從而“歪曲了天才的人民領袖波格丹·赫米爾尼茨基”。《蘇聯大百科全書》甚至說這部小說“充滿了反動的民族主義傾向”。顯而易見,蘇聯文藝界、史學界所堅持的觀點涉及到大事大非的間題。
對於這一段歷史現象,不同的歷史學家從不同的階級立場、觀點出發,可能得出不同的結論。但是,只要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站在被壓迫、被欺凌的弱小國家民族的立場上研究分析間題,就能清楚地看到:這場戰爭的開始就是波蘭人民對國賊反動叛亂和外國武裝侵略的殊死決戰,戰則存,不戰則亡,這是不難得出的結論。

作者簡介

亨利克·顯克維支(H.Sienkiewica,1846—1916),波蘭19世紀作家,1846年出身於波蘭一個地主家庭,1872年開始文學創作,擔任《新聞》雜誌的特約撰稿人,開始發表作品。主要著作有《你往何處去》、《十字軍騎士》、政論《旅美書簡》、《火與劍》、《洪流》、《伏洛竇耶夫斯基先生》等大量作品。190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亨利克·顯克微支亨利克·顯克微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